首頁/ 家居/ 正文

二戰阿道夫的火箭軍:不比喀秋莎差,技術水準堪稱一流!

火箭炮的大發展,是二戰裝備升級的一個重要方面。蘇軍的喀秋莎火箭炮,讓德軍品嚐到了什麼才是鋼鐵的肉湯,而德軍自己也有專門的火箭軍力量,其戰力同樣不容小覷。

二戰阿道夫的火箭軍:不比喀秋莎差,技術水準堪稱一流!

德軍火箭炮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二戰前的30年代,德軍並未把火箭炮的發展放在頭等重要的位置,這似乎給德軍將來的慘敗埋下了伏筆,就像不重視重型轟炸機的發展一樣。德軍首先重視的,是類似喀秋莎一樣的牽引式火箭炮的研究。它要結構簡單,而且方便快速機動,能夠給敵人帶來大範圍的傷害效果。

二戰阿道夫的火箭軍:不比喀秋莎差,技術水準堪稱一流!

經過一系列測試後,德軍設計師陷入了一個怪圈,火箭炮的發射精度得不到保證,為此德軍設計師創造性地將火箭炮的發動機放在了火箭彈的頭部,再經過一些氣動佈局的調整後,德軍火箭炮的精度問題就迎刃而解了。最終打造的成品,是一款包含6個發射管的火箭炮發射車,每一枚火箭彈重量約為34公斤,射程6。7千米,射擊的時候由操作手先標好射擊諸元,然後人員向後隱蔽,透過遙控進行發射,保證了操作人員的安全。

二戰阿道夫的火箭軍:不比喀秋莎差,技術水準堪稱一流!

然而,德軍本部卻對它不太重視,德軍需要的是一種可以投擲煙霧彈的武器,用來掩護坦克裝甲叢集的行動,為此這門火箭炮被改造成了煙霧彈發射器,真可以說是大材小用了。喀秋莎的出現,讓德軍終於意識到了火箭炮的巨大使用價值,為此德軍開始亡羊補牢,大量研發超口徑火箭炮,甚至還有300毫米口徑的。

以210毫米口徑為例,德軍大量打造了這種重量為112千克的重型火箭彈,並建立了十餘個火箭炮團,用來針對喀秋莎火箭炮。德軍甚至研發了最早的自行火箭炮,並將它命名為“希姆萊管風琴”。受到二戰後期資源的限制,德軍的火箭炮部隊更加註重精確打擊。

二戰阿道夫的火箭軍:不比喀秋莎差,技術水準堪稱一流!

到1944年7月,阿道夫突然像醒悟過來一般,下令打造360萬枚火箭彈,以在西線抗擊英美聯軍,火箭炮部隊也因此大量擴充,在阿登戰役等德軍反擊戰中,德軍的火箭炮部隊立下了汗馬功勞。然而,此時戰爭的局勢已經無可挽回了。

大家怎麼看?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