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家居/ 正文

藉助技術和網際網路,未來的酒店應該是什麼樣的?

華住的組織架構設計原則是:下盤實,上盤活。一線和門店紮實穩固,總部響應迅速,適應變化。

整個華住集團可以概括為四個功能模組:平臺,投資,新品牌,門店管理。按照這四個模組確定不同的組織架構、薪酬架構和考核獎勵機制。

組織原則:三個服從,三個優先。三個服從,是指個人服從組織、小局服從大局、下級服從上級。三個優先,是指團隊利益優先個人利益、整體利益優先區域性利益、長期利益優先短期利益。

藉助技術和網際網路,未來的酒店應該是什麼樣的?

過去的酒店,在最基本的點上,提供了標準可靠的住宿產品;在高階位上,提供了一種奢華的生活方式。未來的酒店依然如此,所有型別的酒店都要滿足“旅人途中的可靠休憩站”這個最基本條件,在高階位上,要體現最先進的生活方式。

未來酒店應該是:既像家一樣可靠、踏實,又有家裡無法體驗的生活和生活方式。

1。 建築和立面

過去獨屬於高檔和豪華酒店的炫目外在不再是它們獨有的標籤,這些外在的華麗會被越來越多酒店應用,包括中檔酒店、經濟型酒店。就像在發達國家,我們從一個人的衣著很難判斷出他的身份、地位一樣。

其實,不管是建築外立面還是室內設計,都是藝術的範疇,都屬於應用藝術。一個好的酒店設計,本身就是一件藝術作品。藝術是一個時代、一個地區思潮的綜合和抽象,是比較高階的意識形態。跟酒店結合,可以很好地演繹、體現酒店的審美情調和價值取向。

藝術不能做成簡單的堆砌——也就是所謂的藝術酒店,那是本末倒置了。酒店的主體功能還是住宿,它不是美術館。藝術作品應該非常和諧、自然地融合在酒店裡,不張揚、不搶風頭。客人在前,藝術在後。

2。 公共區域

過去大部分酒店在空間上都流於浮誇。當首創者這麼做時,是創新,但是,當所有的酒店照搬和抄襲的時候,就是俗套,而這個俗套是以建造成本和空間上的極大浪費為代價的。所以,通常酒店都有一個非常空曠氣派的大堂,配以豪華的水晶吊燈。在配套上也是不遺餘力。

一個標準高星級酒店,往往有三四個餐廳(早餐廳、全日餐廳、中餐廳、西餐廳等)、會議室若干、大宴會廳、健身房、桑拿房、SPA、游泳池、美髮室、小賣部、酒吧、商務中心等。在材料上也極盡鋪張之能事,大理石、水晶燈具、實木傢俱等,怎麼貴怎麼來,什麼高檔買什麼,能用進口就不用當地的材料。總之,可以用兩個字概括:浮誇。

藉助技術和網際網路,未來的酒店應該是什麼樣的?

未來的酒店公共區域同樣也是“高大上”,但不同於原先的正規化。首先,公共區域要充分,還是要用高的層高、奢侈的空間來演繹。比如東京的安縵,在地價如金的地段,生生挖出一個面積為1000平方米×9米深的長方體出來,很震撼!大堂的接待功能退化,前臺儘量小,因為大部分工作都可以在移動端完成,比如選房、繳費等,前臺最多是身份驗證和服務那些不習慣用移動端的客戶。當前臺退化成“盲腸”的時候,社交、審美、休閒等功能就會走上前臺。用酒吧、茶室、戶外休閒座椅等空間來構成社交功能,和一起住店的朋友、不認識的住客鄰居聊天,甚至自己一個人發呆,都可以在這樣的空間裡完成。雕塑、綠化、設計傢俱、創意軟裝將會在這些空間裡扮演重要角色,使得整個公共區域漂亮、氣派、有格調,但不是昂貴材料的堆砌。

將社交功能做到極致的是瑪瑪謝爾特酒店;阿姆斯特丹的美憬閣酒店透過設計傢俱將整個一樓的空間裝點得像豪宅的客廳;新加坡Oasia Downtown酒店則引入了大量的綠化和草坪,給人感覺就是在空中的綠洲;Ace酒店的大堂就像一個網咖,客人們密密麻麻地擠在一起上網、喝咖啡,認識不認識的都會打個招呼,像個大家庭的客廳。全季的大堂雖然空間不大,但是用雕塑、書櫃、迎客松營造出一點禪意、一點書香,還有一些藝術的氛圍,溫馨但不誇張。

3。 小客房精緻方便但是空間不大的客房是最理想的

公共區域可以大,外立面可以氣派,但是客房不需要也沒必要太大。按照中國的傳統,臥室不能太大。

我們在故宮看清朝皇帝的臥室也只是方寸之地,據說這樣聚氣,太大的臥室顯得空曠、冷清,尤其是一個人出差在外,回到一個空落落的房間,體驗感未必好。把這個做到極致的是Citizen M酒店,房間只有十五平方米左右,床是兩米乘兩米的。如果要顯得豪華,反而要將淋浴間和衛生間做大,要將衣櫃、吧檯(茶桌)做舒服了。

小客房也可以充分利用空間,在寸土寸金的大都市裡,將空間切小,這樣能提升價效比。而整個酒店空間的審美提升彌補了不足,這樣的酒店並不會顯得寒磣、憋屈。傳統星級標準裡的客房標準要求已經過時、落伍。創新的時代對審美和功能提出了新要求。

4。 藝術和人文

人文的事項比較抽象,最重要的是整個佈局設計裡的人文關懷,而不僅僅是冰冷規範的流程和條規。比如有些酒店前臺改成像咖啡店、茶室一樣的佈局和氛圍,就充分體現了設計者對客人的人文關懷。

在酒店中,人們除了良好的睡眠之外,還會需求短暫的安寧體驗。接觸當地傳統細節的入口、適度的社交場景、有分寸的藝術呈現,都是加分項。

未來的酒店,昂貴的材料、鋪張的空間已經不能彰顯先進的審美和生活方式,反而是精神層面的文化和藝術更能夠體現一個酒店的審美和格調。

藉助技術和網際網路,未來的酒店應該是什麼樣的?

5。 高科技

IT技術,尤其是移動網際網路技術,使得酒店在高科技上的投入不僅容易,而且必須。每個人到了酒店,必須連上wifi,才感覺跟這個世界還連線著,感覺親人、朋友、同事近在咫尺。

半島的自動化系統確實令一些人讚譽有加,這個系統將燈光、窗簾、空調、呼叫服務、網路、音響、影片等整合在一個控制面板裡。但是做得比較好的還是Citizen M,用一個觸控板控制所有的系統,下次入住連鎖內的其他酒店,你的偏好就都預存在系統裡,很方便、體貼。

技術能夠改變很多事情。酒店原來最繁瑣的部分,就是前臺登記入住。查身份證、簽字等等,大部分其實不需要人介入。直接在手機上選房間不行嗎?如果是金卡會員,你可以選最好的房間。支付方式可以透過手機進行,可以用人臉識別的機器來檢測身份,這可能比人工確認還要更準確。這些技術都在研發,有些已經投入使用。而且還會要做一個無人前臺的酒店。

下一個五年,技術和人的重新組合搭配,會給大連鎖企業帶來一個翻天覆地的變化。

6。 大資料

酒店行業一方面面臨消費者的需求變化,另一方面面臨著人工成本的上升。機器人將來可以比我們做得更好,因為它有大資料支撐。它還可以識別語音和人臉,比人腦記憶靠譜,因此可以改變整個酒店業的服務品質和方式。

技術不僅可以不冰冷,還可以增加人情味。比如微信,我和朋友的見面頻次可能因此減少,但是交流的深度變高。酒店的未來方向與此類似。未來我們想把“睡”這件事做得更精緻。比如透過研究床、音樂、薰香、枕頭、燈光、空氣的含氧量/溼度/溫度、虛擬現實等各種工具,讓你睡好。

過去銷售需要銷售員登門拜訪,現在不需要。當我開了一家新酒店,只要有足夠多的資料,我就可以向酒店附近的人傳送資訊,告訴你我新開了一家全季,有空過來住住,如果你是老會員,我們還有優惠。

藉助技術和網際網路,未來的酒店應該是什麼樣的?

我們還可以透過資料交換——比如和寫字樓的資料交換,進行更加精準的投放,完全不需要人去銷售,這樣可以省掉非常多的人工成本。

這個時候人做什麼呢?做機器和資料做不了的、更加體現人的特質的事,例如手藝。當我的酒店前臺不需要人幫你辦理登記,我可以安排一個帥小夥為你衝咖啡。客人入住後會記得,我們酒店的前臺有個小夥子,長得特別帥,衝的咖啡特別好喝。這種體驗將令人印象深刻。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