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家居/ 正文

【薦讀】人生就是一場場等待,孩子們的一生,只有一個最好的安排!

細琢磨,人生,就是一場場等待。孩子等待著遊戲,少年等待著長大,老人等待著團圓,就像一棵樹,等待著陽光照耀,一枚花蕾,等待著小風吹拂,一粒種子,等待著雨露滋潤……

等待,使生活呈現出新鮮的意義和圖景。

等待,充溢在每個平常的日子裡:一壺水開,要等;麵包出爐,要等;紅綠燈要等;乘公交要等;候診、購物、看電影,都要等;甚至吃一碗泡麵,也得等足三分鐘。

等待的心情,酸甜苦辛,五花八門。太多的等待,因為過程的空白、單調,使人乏味和焦慮;但在有趣的人那裡,等待,卻能成為一截兒讓心情開花的時光。

汪曾祺在《人間草木》裡說,“如果你來訪,我不在,請和我門外的花坐一會兒”,汪老已預知朋友來訪不遇的微微失落,便細心為他安排了“花坐”——門外花香四溢,花影迷離,花枝搖曳,坐於花前,與花語,花不醉人,人自醉。想必,客人未覺久等,主人便已歸來。

這種等待,實在是一種風雅美好的際遇。

時間,在等待裡行進;等待,在時間裡消磨。我們能做到的,是用心去充實等待的時光,讓它成為一段生命記憶。南宋時,詩人趙師秀約友人下棋,客人久候不到。百無聊賴、落寞孤寂之際,他舉棋閒敲,驚落了燈花;起身聽雨,只聽得“家家雨”際“處處蛙”。在等待中,他寫下了千古名句:“有約不來過夜半,閒敲棋子落燈花。”

《詩經》中,有多種多樣的等待:“挑兮達兮,在城闕兮”,城牆上,一個女子徘徊不停,這是一個沒有約定的等待;“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是一場不知歸期的漫長等待;“靜女其姝,俟我於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踟躕”,城牆一角,等待的女子頑皮地藏起來,偷看男子搔首踟躕的焦急情態……

等待,是一出出或長或短、或悲或喜的摺子戲,被人不間斷地演繹,其間心情有誰知?忐忑、焦灼,喜悅、悲憤,執著、無奈……正因此,生命顯得更有質感,一生的歲月悠揚起來。

等待,其實也是一種專注而強韌的生命狀態。

它不是坐等觀望,不是消極無為,而是默默無聞的持守、厚積和修行,是成功者成功之前的一種虔誠和專注。

據說,大沙漠上有一種叫含生草的植物,沉寂幾十年,只要來一場雨,就能抽芽、生根、開花、結果;短短一週內,就能完成一株顯花植物全部的生命過程。一週後,植株重新歸於等待,等待下一場透雨的到來。也許一年,也許幾年,也許遙遙無期。但只要擁有希望,它便能迎來生命的輝煌。

對含生草來說,等待,是生命的主要存在方式。

在植物界,比含生草還要善於等待的,是古蓮子。它們是真正做到了“千年等一回”的強者,那種堅韌頑健的等待,簡直令人肅然起敬。

對於我們而言,等待是生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靜靜的沉澱、雪藏與醞釀。

當才華還不足以支撐野心,能力還不能夠駕馭夢想,那就意味著,奮發搏擊的時機還不成熟。這時,刻苦歷練,安靜等待,去借助光陰的力量成就自己。

歷史上,姜子牙垂釣江邊,諸葛亮躬耕南陽,楊時“程門立雪”……他們都在或短或長地等待,平和沖淡、不慍不火。那種儒雅沉潛的等待,氤氳成了一縷文化的馨香。

我們熟知的“臥薪嚐膽”,算得上一種悲愴的等待。

越王勾踐欲雪亡國之恨,於是日夜苦幹,積聚力量,晚上睡覺不鋪墊褥,躺在柴鋪上,提醒自己,國恥末雪,不能貪圖舒服;在房樑上懸掛苦膽,睡覺前,拿過來舔舔品品,提醒自己不忘亡國之痛。他還常常扛鋤掌犁,帶頭下田勞動。他的妻子紡棉織布,與百姓同甘共苦。

十年堅持,越國變得強大起來,起兵一舉滅了吳國。

十年面壁,終會“破壁”;十年磨劍,終會拔劍成鋒;三九酷寒的砥礪,終會造就梅香的悠遠。等待,是有力量的。法國作家巴爾扎克說:“人類所有的力量,只是耐心加上時間的混合。”

怎樣等待,就有怎樣的人生。

摘自:2021年06月17日《松江報》

【薦讀】人生就是一場場等待,孩子們的一生,只有一個最好的安排!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