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家居/ 正文

胭脂的起源和主要製作方式,一起來品味屬於中華盛世的美妝. . . .

文丨南閣水哥

導言

中國古代先人化妝的歷史已有5000多年,人類對於美的追求是永無止盡。其中胭脂佔據了極其重要的地位。匈奴人曾哀嘆“失我焉支山,使我婦女無顏色”。胭脂的不同原料和製作方式極大地豐富了古人的生活,讓這個世界變得千嬌百媚。本文重要講述胭脂的起源和幾種主要的製作方式,我們一同來品味屬於中華盛世的美妝。

胭脂的起源和主要製作方式,一起來品味屬於中華盛世的美妝. . . .

起源:匈奴歌聲裡的焉支山

胭脂在古書中大體上有三種起源。

第一種據《中華古今注》的記載,起源於燕國,由紅藍花凝制而成,所以叫做“燕脂”。

第二種說法來自崔豹的《古今注》所指出的也是紅藍花,不過這種花可能來自更遠的波斯地區,而後到了中原。名字叫做燕支。

第三種是在晉人習鑿齒《與燕王書》曰: “此下有紅藍 ,足下先知不? 北方人採取其上黃鮮者作煙肢 ,婦人將用為顏色。”

胭脂的起源和主要製作方式,一起來品味屬於中華盛世的美妝. . . .

總結一下三種說法,大體上可以得到一種可信的來源,即所謂的“胭脂”源於一種叫做紅藍花的原料所製成。最早出現在西方後來傳入甘肅、青海一帶,至少在漢代之後就在北方地區廣泛地使用。這也讓胭脂真正進入了人們的視野。

到底有哪些原料可以做成胭脂,他們的製作方式又是如何呢?別急,古人的智慧是無窮的,許多自然界有用的礦物和動植物都被做了化妝品,這愛美之心真太強了。

紅藍花:最重要的胭脂

既然大家都說胭脂由有紅藍花製成的,那麼咱們就從它入手。

胭脂的起源和主要製作方式,一起來品味屬於中華盛世的美妝. . . .

這種花原產於甘肅一帶,在南北朝時期在中原地區開始廣泛種植。紅藍花有個特性,含有紅花素和黃色素。只要想辦法把黃色素給去掉,那麼就能得到紅色了。

幸運的是紅色素溶於鹼性水,黃色素溶於酸性水。人們就利用這個特性將色素進行分離,經過多個步驟之後得到純淨的紅色,這就是最初的胭脂。

胭脂的起源和主要製作方式,一起來品味屬於中華盛世的美妝. . . .

晉代張華所著的《博物志》中有一段關於胭脂的製作方法。

取藍花搗以水,洮去黃汁,作餅如手掌,著溼草臥,一宿便陰乾。欲用燕支,以水浸之,三四日,以水洮黃赤汁,盡得赤汁而止也。——-《博物志》

這種簡單易行的方式很快就成了婦女在家中自制胭脂的方法。而所謂的胭脂粉,就是將紅色素倒入白粉中形成的。這種粉餅的缺點也是很明顯,塗在臉上很快就會乾裂。到了南北朝後期,人們在粉中加入牛髓、豬胰等油脂類變成濃密潤滑的油膏,這樣就不會乾裂,看上去也滋潤得多。所以後世有一個成語“油頭粉面”基本上是將這種情形。

胭脂的起源和主要製作方式,一起來品味屬於中華盛世的美妝. . . .

當然時代在進步,胭脂製作的方式也會進步,無論是《齊民要術》還是《王禎農書》中都有不少胭脂製作的方法。其目的一方面是提高紅色素脫色的問題,還有就是增加粘性。但基本工序仍然是要經過採摘、殺花、揉花、晾曬等數道工序。而為求 色澤鮮麗 ,還要以清汁形式反覆淋取灰汁十餘次 ,最後 , 再用布袋絞取淳汁晾曬才能成型。

硃砂:最流行的口脂

如果說紅藍花所做的胭脂是用來塗臉,那麼硃砂做的就是塗口。硃砂又叫丹砂,化學成分為天然硫化汞,大多數情況下呈現紅褐色。早在三星堆文化中就有發現當時的人形青銅器具上就在臉上和嘴唇間有硃砂塗抹的痕跡。

胭脂的起源和主要製作方式,一起來品味屬於中華盛世的美妝. . . .

以硃砂為原料做的口脂從漢代一直盛行到明朝。在唐宋之間也是出口國外的重要的產品,按今天的話來說,那可以出口換外匯的神器。當然硃砂更重要的作用在於製成染料,這就是後話了。

其他植物花卉皆可做胭脂

人們不會侷限於紅藍花一種,只要有色彩的花卉都會想辦法研究研究是否能製作成胭脂來使用。

胭脂的起源和主要製作方式,一起來品味屬於中華盛世的美妝. . . .

於是在歷史上紫草、蘇方木、紫茉莉、玫瑰、月季、石榴花、紫鉚等等都成了胭脂的重要原料來源。

特別是紫茉莉,它的果仁中含有大量的澱粉,古人將其磨成粉用來敷面。在明朝的宮廷裡這些粉被稱作“珍珠粉”。很多人以為用的是珍珠,其實不過是植物的果實而已。

結尾

美人紅妝色正鮮。在歷史的長河裡,我們有幸還能尋到眾多的 胭脂製作方法,都是先人們的經驗傳承和智慧的結晶。當愛美成為風尚,那麼化妝品就成了一個時代最尖端的產品。自古以來如是。

胭脂的起源和主要製作方式,一起來品味屬於中華盛世的美妝. . . .

當匈奴人痛惜失去焉支山而悲歌的時候,我們就不難想象,“無顏色”的景象。

愛美真好。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