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家居/ 正文

​餘華曾評價魯迅:我這輩子唯一討厭過的作家,36歲時態度卻大變

《覺醒年代》的大火,令許多書本上的人以更立體的形象出現在大家的眼前,曾經遙不可及的人物,現在彷彿對他們也有了更貼近、更深的認知。魯迅先生就是其中之一。

大家一般都是從小便學習魯迅先生的文章,但對於當時涉世未深身為孩童的我們而言,魯迅先生的文章終究是太過深奧的,心下自然也會對魯迅先生多了幾分距離感,更甚的還會生下幾分“憎惡感”。

​餘華曾評價魯迅:我這輩子唯一討厭過的作家,36歲時態度卻大變

《活著》的作者餘華便與我們有著同樣的困擾,孩童時他也是看著魯迅先生的文章長大,但也正是這種貼近感卻讓他心生恐懼,他甚至還曾說魯迅先生是他這一輩子唯一討厭過的作家。不過這一態度卻在他36歲的時候發生了改變。

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讓餘華對於魯迅先生的文章有了這麼大的轉變呢?這一切還得從他小時候說起。

幼時的餘華

餘華出生在那個中國的特殊時期,他的父母都是醫院工作者。家裡的孩子除了餘華以外,還有一個哥哥。

父母的工作給家裡帶來了還不錯的收入,可也帶來了一些壞處——父母沒時間照顧孩子。記事起餘華就經常和哥哥在家,或者到醫院安靜等待父母。

​餘華曾評價魯迅:我這輩子唯一討厭過的作家,36歲時態度卻大變

長時間得不到父母的照顧,餘華在大人的角度看來十分聽話。可在現在看來,餘華越來越孤獨、越來越孤僻。這點倒是和許多作家一樣,言語上不太表達,思維卻十分活躍。

後來為了方便上下班,一家人搬進了醫院的職工宿舍,餘華也得以經常到醫院尋找父母。在搬進醫院附近後,餘華看遍了人間百態。

​餘華曾評價魯迅:我這輩子唯一討厭過的作家,36歲時態度卻大變

醫院最不缺的就是患者,可患者卻各有各的不幸。有錢人家生病可以沒有心理負擔,用最好的藥請最好的醫生。中產家庭小病完全負擔得起,大病就有些捉襟見肘。

至於貧窮人家,連溫飽尚且無法保證,治病更是無能為力,連發燒感冒都來不及醫治最後落下病根的不在少數。

​餘華曾評價魯迅:我這輩子唯一討厭過的作家,36歲時態度卻大變

患者的嚎叫、家屬的哀求、太平間外的哭聲,這一切餘華都以旁觀者經歷過。

或許是這種經歷,餘華的作品中也都展現了人間疾苦,還有些悲觀的情緒。可以肯定的是這段經歷不僅影響了餘華的性格,也影響了他的作品。

​餘華曾評價魯迅:我這輩子唯一討厭過的作家,36歲時態度卻大變

而在這段時間裡,餘華最大的愛好就是看書,可對於彼時的中國而言偏偏書的種類比較少,只有魯迅的書最安全。

餘華與魯迅

餘華出生時中國那艱苦的十年還沒有過去,許多書籍都是禁書,沒有人賣不說,要是閱讀時被抓到絕對沒有好果子吃。

​餘華曾評價魯迅:我這輩子唯一討厭過的作家,36歲時態度卻大變

當時買書還要憑票購買,每人限購兩本。可是這書票短缺不說,書也短缺,書店外早早地就排起了隊。而受時代影響,能買到的大都是魯迅的書。

除了作品之外,人們對魯迅本人同樣十分篤信。一般要是說這句話是魯迅說過的,大家都不再爭論,將其奉為真理。

​餘華曾評價魯迅:我這輩子唯一討厭過的作家,36歲時態度卻大變

看透這一點後,每次餘華與哥哥吵架吵不過時都會說魯迅先生說過……這樣一來就能佔據上風,很多時候哥哥也會認輸。

這種方法對他的同學也十分有用。每次辯論什麼東西,只要餘華提起魯迅先生說過,對方大都會回一句:“這真是魯迅先生說的?你怎麼不要告訴我!看來你是對的。”

​餘華曾評價魯迅:我這輩子唯一討厭過的作家,36歲時態度卻大變

可看到魯迅在大家心中被奉為真理,餘華卻十分不開心,因為他討厭魯迅。

從小看魯迅的作品,餘華很難讀懂其中的內涵,也有沒有人給予引導,從此生澀難懂就成了餘華對魯迅文章的看法。再輔以時代對於年輕人的壓迫,也讓他對魯迅先生“心生芥蒂”。可以說他的這種看法既有時代所造成的外因,又有魯迅先生文章本身深奧的內因,這也讓此後許久的一段時間內他對魯迅先生的看法難有改變。

而這一切到他36歲那年時卻發生了改變。

36歲,讀懂魯迅

隨著文學環境的越來越自由,動盪的結束後餘華選擇了將魯迅的作品全部送人,並且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翻閱過任何一篇魯迅的文章。

​餘華曾評價魯迅:我這輩子唯一討厭過的作家,36歲時態度卻大變

長大後餘華成為了作家兼編劇,逐漸有了名聲,即便在公開場合也不忌諱地說自己討厭魯迅。

在36歲那年,應投資人請求希望餘華改編一篇與魯迅有關的作品。為了自己的工作,餘華不得不重新買來魯迅的書開始研究。這一研究,餘華髮現了與之前不同的地方。

從作家的角度來看,魯迅先生的文字功底十分了得,文章所運用的技巧也遠非餘華所能比擬。更重要的是,魯迅的文章有更深刻的內涵。

​餘華曾評價魯迅:我這輩子唯一討厭過的作家,36歲時態度卻大變

魯迅文章確實尖銳、深刻,可這種文筆卻是為了打破時代壁壘。相比於餘華的悲觀,魯迅的文章更加全面地反映了社會本質問題。

餘華之前不理解,是因為自己不知道魯迅那個年代的真實景象,不明白魯迅文章的意義。以36年的認知來看魯迅,餘華髮現魯迅不愧是一代文學巨匠。

看著今時的自己,再回想往昔的“討厭”,或許正如別人評價餘華那般:“你小時候對魯迅的討厭,和我小時候對易卜生的討厭一模一樣。”

​餘華曾評價魯迅:我這輩子唯一討厭過的作家,36歲時態度卻大變

看完魯迅的作品後,餘華還曾給投資人打電話,勸他不要將魯迅帶到商業中來,而是好好保護他留下來的寶藏。

總結:

36歲之後,魯迅對於餘華來說不再是隱藏起來的名字,而是一位值得尊重的作家。

魯迅的作品確實具有時代價值,在那個黑暗的年代,只有魯迅這種深刻的批判才能喚醒眾人的麻木。想要更多理解魯迅的文章,多瞭解那段歷史同樣十分重要。感同身受才更能領悟魯迅作品的魅力。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