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家居/ 正文

民國時期,是誰剪掉了末代皇帝的辮子

民國時期,是誰剪掉了末代皇帝的辮子

溥儀

民國政府成立後,要求所有男性公民,不分階級,一律剪去髮辮。大多數國人對於髮辮的廢止都欣然接受,自願剪掉了妨礙行動的“豬尾辮”。

溥儀於1912年2月12日宣告退位後,作為交換條件,年僅6歲的他和他的小宮廷,被允許繼續居留在北京紫禁城中的北半部。而居留在這個小宮廷裡的男人,也繼續保留著頭上象徵末代皇朝的髮辮。

1919年,牛津大學出身的英國前外交官莊士敦,被任命為溥儀的老師。接下來在不到5年的時間裡,莊士敦成功地成為溥儀心目中西方文明的典範和化身。

民國時期,是誰剪掉了末代皇帝的辮子

溥儀

莊士敦除教給溥儀英文外,還教了很多英國上流社會的茶會禮儀,最終導致溥儀把自己想象成一名傳統的英國紳士,而非一位滿族皇室的繼任者。

所以,當莊士敦把滿族男人的辮子比喻成“豬尾巴”時,溥儀便要剪掉這代表名存實亡的清朝的象徵,眾妃子竭力反對,認為他必須保持祖先的傳統。

主意已決的溥儀,最後在命令太監給自己剪掉辮子無果的情況下,拿起剪刀,咔嚓一聲終結了這“祖先的傳統”。

1924年9月溥儀等人離宮後,民國政府任命了一個特別委員會,清點紫禁城中的皇家財產,發現一個帽盒,上面的標籤寫著:宣統十三年閏五月初三日上交辮子一條。

民國時期,是誰剪掉了末代皇帝的辮子

開啟盒子一看,裡面赫然是一根從某人髮根處剪下的辮子,完好無損。這根辮子現在就儲存在故宮博物院。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