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家居/ 正文

【新年大福利】除夕夜,燈火通宵不滅,守歲的習俗你知道嗎

農曆新年!是中華民族最盛大的節日,也是一年之歲首。過新年不僅僅是指正月初一這一天,而是從臘月初八就開始了,直到正月十五結束。主要圍繞著感恩過去一年來神明的保佑、為來年祈福以及祭祀祖先、追溯傳統等等,帶著厚重的文化內涵。

【新年大福利】除夕夜,燈火通宵不滅,守歲的習俗你知道嗎

“一夜連兩歲,五更分二年。”這裡的夜,就是中國人說的除夕夜。民間很早就有在除夕夜守歲的習俗,指的是人們在除夕夜燈火通宵不滅,守歲謂之“燃燈照歲”,即大年夜遍燃燈燭,據說如此照過之後,就會使來年家中財富充實。守歲亦指在除夕夜一家人團聚,熬夜迎接黃曆新年的到來。

古時“守歲”有兩種含義:年長者守歲意為辭舊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為延長父母壽命。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一起,吃過年夜飯,點起蠟燭或油燈,圍坐爐旁閒聊,等著辭舊迎新的時刻。通宵守夜,象徵著把一切邪瘟病疫趕跑驅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關於除夕守歲的最早記載見於西晉周處的《風土誌》: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 “饋歲” ;酒食相邀,稱為 “別歲” ;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 “分歲” ;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為 “守歲” 。

隋唐時期,守歲之風極為盛行,歷史上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守歲詩。在《秦中歲時記》有這樣的記載:“守歲之事三代前後典籍無文,至唐杜甫的《杜位宅守歲》詩云 ‘ 守歲阿戎家,椒盤已頌花 ’ 疑自唐始。”在唐朝時候,白居易曾經寫過一首《客中守歲》:“守歲尊無酒,思鄉淚滿巾”。孟浩然也曾寫過 “續明催畫燭,守歲接長筵” 的詩句。

【新年大福利】除夕夜,燈火通宵不滅,守歲的習俗你知道嗎

到了宋朝的時候,守歲的習俗便席捲全國了。蘇東坡也有詩云:“兒童強不睡,相守夜歡譁……坐久燈燼落,起看北斗斜。”除夕守歲的熱鬧景象躍然紙上。范成大在《賣痴呆詞》中吟道:“除夕更闌人不睡,厭禳鈍滯迎新歲;小兒呼叫走長街,雲有痴呆召人買。”詩意是:在除夕直到午夜時分人們還沒有睡去,都在祈求神靈除災降福、呆滯地等待新年的到來。宋時吳中民俗:世傳吳人多呆,除夕小兒繞街呼叫賣痴賣呆,意謂將痴呆移走,永葆聰慧。讀來讓人發笑,十分生動。

而在《東京夢華錄》第十卷《除夕》記載:“士庶之家,圍爐團座,達旦不寐,謂之守歲。”後來,守歲便成為了中國除夕夜的一種習俗,並流傳到了今天。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