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家居/ 正文

“打扮家”的商業模式打了誰的臉?

“打扮家”的商業模式打了誰的臉?

《人類簡史》曾講:歷史的鐵則就是,事後看來無可避免的事,在當時看來總是毫不明顯。

這也成了孔二老師在遇到任何新生事物時所秉持的基本原則,耐心觀察,別下結論。用陳佩斯的話說是:著什麼急嘛,等我一會兒;用姜文的話則是:讓子彈再飛一會兒。

這兩天,一位朋友分享了一篇來自某浪家居的文章,大意是說不看好“打扮家”的新模式,也不認為這個新平臺能夠衝擊5000億。

其實每個行業對於新玩家的態度往往會趨於保守和挑剔,這也是人之常情,就像我們人到中年,總是忍不住想要教育年輕人一樣。不過孔二老師的態度依然是:大膽想象、小心求證,畢竟在瞬息萬變的今天,任何顛覆不破的過往經驗,都有可能瞬間失效。

例如曾經王思聰嘲笑共享充電寶絕不能成、資本巨頭不認為位元組跳動能做成短影片平臺、傳統車企不看好特斯拉的電動路線……諸如此類,都是近些年商業世界中的“打臉”事件。就算把日曆往前翻也不例外,馬化騰曾不止一次的聊過自己當初做QQ只是單純的想賣掉,結果根本沒人要,自己只好“啞巴吃黃連”,卻成就了今天的騰訊帝國。

“打扮家”的商業模式打了誰的臉?

另一樁“打臉”事件就是意氣風發的雷軍,他說:十多年前沒人看好小米模式,也沒人相信我們能在銷量上超過蘋果,如今這些我們都做到了。

這些真實發生的事例都一再提醒我們無法用老思維看懂新事物,不要過度迷信自己的認知,最應該做的是安安靜靜的洞察與分析,別用自己的不明白去解釋他人的正確。

所以,當某浪家居給打扮家打了一個叉,孔二老師則看到的是另一個截然相反的答案。

“打扮家”的商業模式是什麼?

可能很多人對打扮家還不是很瞭解,它涉足的其實是我們最熟悉的領域之一——家裝。

簡單講,打扮家是一個

網際網路智慧裝修平臺

。網際網路我們比較瞭解,但智慧裝修又是指什麼呢?從商業模式上我們能以管窺豹,即以“D2B2C”——設計師To渠道品牌To消費者的模式,讓設計師以最小成本、最快效率將設計圖紙變成量產商品。其運用了一項名為BIM(建築資訊模型)的新技術,透過UE4引擎的實時渲染效果,為消費者快速構建視覺化的裝修效果,實現了使用者端的“

所想即所見

”。

“打扮家”的商業模式打了誰的臉?

如果要評判一個新事物究竟是優是劣,商業模式是唯一的著眼點。只有看懂了商業模式,才有可能給予客觀的評價與期許。而在打扮家所呈現路徑中,都不是一時興起,而是基於很深的需求洞察與解決方案思考。

例如,在整個商業模式中,打扮家顯然構建了

“痛點閉環”

。我們知道,一個平臺或一種模式的成功,一定是以現實需要和使用者痛點為前提,否則就成為空中閣樓,自然一吹就倒。

而打扮家解決了使用者層面一個很致命的痛點,只要裝修過房子的童鞋就明白,我們常常苦於“所想非所見”,設計圖紙與最終的裝修成品大相徑庭,因為我們在二維的圖紙上具體的明晰真實空間中的設計效果,但裝修的試錯成本奇高無比,我們不可能在裝好之後推倒重來,最終只能花著巨大的代價住進自己壓根不喜歡的房子裡。

“打扮家”的商業模式打了誰的臉?

再比如,不同的裝修團隊會有不同的側重與擅長,但我們又沒辦法只買一部分的服務,大多數情況下只能將主要的工序統統打包給同一個團隊,但“整裝”並沒有讓人更放心,反而讓行業更加不透明,整個裝修過程彷彿置身於“黑箱”之中。於是常常造成顧此失彼,難以盡善盡美。而打扮家則對這些痛點統統化解,並提供了相應的完備解決方案,尤其是

“分段式裝修”

,讓家裝的每一步始終是服務於自己的意願,而非讓目標屈從於家裝。

其次,打扮家也構建了

“模組閉環”

家裝行業之所以很難徹底的網際網路化,原因之一就是行業“太重”、涉及太廣,很難適應網際網路思維。

但要知道,現實中有一個比家裝更重百倍的行業——汽車,然而在如今汽車新四化的浪潮中,大眾、豐田、戴姆勒、BMW等主要汽車巨頭們都紛紛採取了“模組化”戰略。

同樣,打扮家對家裝行業也在力圖進行模組化的重塑。例如,我們的日常住所雖然都處於同一空間,實際上卻分屬於不同場景,主臥、客廳、餐廳、浴室、書房、陽臺等肩負著不同的功能與需要,而打扮家則會以“場景屬性”入手,讓該場景的作用更能滿足與服務於“人”在其中的需要與目的。

“打扮家”的商業模式打了誰的臉?

就像現代化的客廳不單單是用來看電視追劇,也可能是遊戲、健身等多功能的複合,打扮家便能根據每位家庭成員的需求,進行模組化的組合與迭代,讓房子更是“生活”,而非只是居住。

再而,打扮家也構建了

“鏈路閉環”。

以往,我們的家裝路徑是:我→家裝公司→設計師→材料公司→施工團隊→家居賣場……整個資訊鏈漫長無比,溝通成本也居高不下,因此常常造成溝通不暢、資訊不對稱等諸多問題。例如當你對一項裝修不滿意去問責施工隊,他們也常常十分委屈,因為家裝公司就是給他們那麼交待的……而你再深究之下,才發覺原來是多方在資訊傳遞中會錯意或漏了某個關鍵資訊點,於是造成了資訊流失。但這樣往往由於更改成本太高,我們也就只能選擇“那就這樣吧”。

“打扮家”的商業模式打了誰的臉?

而在打扮家中,使用者可以直接與設計師、裝修團隊、家居家裝等每一方直接連線。更重要的是,基於

“所想即所見”

的追求,打扮家更是嫁接了上游工廠資源、物料供給資源與裝修施工資源。其精算服務不僅可以讓設計師的設計方案透過BIM系統展現出來,更可以與施工圖紙進行資料聯動,並同步呈現物料與施工等環節的相關的資料、耗材和報價。整個流程既整合了所有的供應鏈資源,又構建了交付末端的閉環。

換言之,打扮家為使用者構建了一個個與整個家裝環節無縫對接的“最短路徑”,如此一來就能以更低的成本獲得較高的效率。傳統模式中使用者只是“資訊鏈”中的一環,而在打扮家的模式中,使用者則是“資訊環”的中心,所有服務商都圍繞著使用者,也就是網際網路所說的以使用者為中心。

認知邊界不等於世界邊界

上述無論哪一種服務,不都是正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需要的嗎?

但為什麼既然如此,還有人要倉促下結論呢?

答案其實也很簡單,那就是隻見樹木不見森林。

因為打扮家要實現上述的任何一種服務,都要以龐大的生態為依託。而事實上,打扮家除了整合整個家裝行業及產業生態外,也是依託國美的平臺與資源賦能。

“打扮家”的商業模式打了誰的臉?

種一棵樹容易,但創造一套生態又豈是一日之功。蘋果的IOS生態從出生到成熟花了3年、中國電商生態從誕生到普及走了10年……特斯拉2003年成立,但關於汽車的智慧生態至今還在奮鬥的路上。

我們不能用一個生態的“基礎時態”來評判它的整個模式價值,這不公平也不客觀。試問,在2003年對特斯拉嗤之以鼻的那些言論,如今我們看來豈不是無比可笑?

哪怕現實世界也是如此。人類觀測外太空的智慧生命並不是要去找哪個星球建成了摩天大樓,而是看是否有“水和微生物”這兩個看似微不足道的物質。

因為

評判一個生態,

不能以初始形態作為標準,而是要以“飛輪效應”的動態眼觀來審視

。飛輪效應告訴我們:為了使靜止的飛輪轉動起來,一開始我們必須使很大的力氣,一圈一圈反覆地推,每轉一圈都很費力,但是每一圈的努力都不會白費,飛輪會轉動得越來越快。

“打扮家”的商業模式打了誰的臉?

當年,喬布斯就是智慧手機行業的“飛輪”,因為當時全球有二十多個知名的國際手機品牌,但執著於系統生態的只有佔比不足5%的蘋果,幾乎就是“自不量力”。

“打扮家”的商業模式打了誰的臉?

飛輪奇蹟在網際網路的發展史上屢見不鮮,所以我們決不能用自己認知的邊界來充當世界的邊界,因為每一個行業的顛覆和變革都告訴我們同一個道理——

那些將自己的認知邊界視作世界邊界的人,最終都被時代踢出了界。

無論是對於網際網路還是現實生活,我們需要越多越多像打扮家這樣的模式嘗試和創新,因為這個時代歡迎飛輪,飛輪也正在成就時代本身。

“打扮家”的商業模式打了誰的臉?

END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