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家居/ 正文

突破!4所高校發Nature

突破!4所高校發Nature

近日,

暨南大學

吉林大學

燕山大學

華僑大學

4所高校分別在全球頂級科研期刊《Nature》雜誌發表了最新的科研成果。

暨南大學

11月24日,暨南大學醫學部生物醫學轉化研究院

尹芝南教授團隊

在Nature雜誌線上發表了題為“IL-27 signaling promotes adipocyte thermogenesis and energy expenditure”的論文。

研究突破了傳統觀念中白細胞介素IL-27專一性調節免疫系統的認知,

首次發現

IL-27可以直接靶向並促進脂肪細胞棕色化和產熱,透過燃燒脂質以減輕肥胖和改善2型糖尿病。

文章連結:

突破!4所高校發Nature

吉林大學

11月25日,吉林大學

劉冰冰教授團隊

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Nature上發表了題為“Ultrahard bulk amorphous carbon from collapsed fullerene”的新成果。

課題組近年來潛心攻關,首次利用國產的硬質合金壓砧突破了商用Walker型大腔體壓機的壓力極限,實現了高達37萬大氣壓的超高壓力,並藉此技術

首次成功實現

了毫米級近全sp3非晶碳塊體材料的合成。

文章連結:

突破!4所高校發Nature

燕山大學

11月25日,燕山大學國際研究小組

緱慧陽教授團隊

作為合作單位在頂尖科學雜誌Nature上發表題為“Synthesis of paracrystalline diamond”的文章。該國際研究小組在高溫高壓條件下,合成了一種新形態的金剛石——次晶(Paracrystalline diamond)金剛石,這種新形態的結構填補了非晶結構和晶體結構之間原子排列尺度上的缺失環節。

次晶金剛石

的發現為豐富的碳材料家族增加了一種新的結構形態,並且有利於進一步開發新型類金剛石材料。這種次晶態的發現,在結構拓撲上鍊接了非晶態和晶態,對於揭示非晶材料複雜的結構本質具有深遠意義。另外,次晶態金剛石具有綜合優異的機械效能、熱穩定性以及獨特的光學特性,在高階技術領域和極端環境下具有重要的應用前景。

文章連結:

突破!4所高校發Nature

華僑大學

11月25日,華僑大學發光材料與資訊顯示研究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魏展畫教授團隊

與多倫多大學電子與計算機工程系Edward H。 Sargent教授團隊,合作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Nature線上發表了研究論文“Distribution control enables efficient reduced-dimensional perovskite LEDs”。

該工作透過缺陷鈍化和發光中心維度調控,

實現了

鈣鈦礦LED器件效能和壽命的大幅提升

,未來有望應用於新型顯示和照明等領域。

該篇Nature也是華僑大學自2018年發表首篇以來,再次以通訊單位發表 Nature 正刊論文!

文章連結:

突破!4所高校發Nature

新聞來源:各高校官網、Nature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