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家居/ 正文

【知勝大咖】太極宗師鄒曾徐東山祠夏門普興鄒先生闡經演教之地

鄒曾徐東山祠始建於明代萬曆三十三年(1605年),是夏門普興鄒先生闡經演教、修身成道的鐘靈勝地,迄今已有四百多年曆史。風水絕佳,具有珍貴的歷史研究價值。

【知勝大咖】太極宗師鄒曾徐東山祠夏門普興鄒先生闡經演教之地

鄒曾徐東山祠開祠宗師普興鄒先生(諱如高,字爾上(ěr),別號儒果先生,後人敬稱垞裡公)生於明代萬曆初年,為鄒氏入莆始祖的九世裔孫。爾上鄒修身濟世、道法宏深,是夏門開教初期的得道大師!鄒爾上早年以務農為業,並通曉陰陽地理,後幸逢三一教主四配弟子朱慧虛先生慧眼識賢,遺法顯靈度化。

【知勝大咖】太極宗師鄒曾徐東山祠夏門普興鄒先生闡經演教之地

據傳朱慧虛在平海羽化昇天,臨終前,門人請教後事。他說:“有緣隨遇、順潮且安,自有弟子候迎理辦。”眾人疑惑不解,只好遵囑照辦,移柩上舟。但見靈船自行向西北方向漂移,當船隨潮漂流至鄒曾徐石坪兜(今祠址右側100多米、明清時代該地帶俱是海灘),船首恰與欲往打海的爾上漁舟相碰。

【知勝大咖】太極宗師鄒曾徐東山祠夏門普興鄒先生闡經演教之地

爾上見對面船上裝是棺槨,頗覺晦氣,依俗上前理討彩錢。隨船扶柩人道:“朱先生一生濟世救人,兩袖清風,焉有錢財?”爾上早聞慧虛先生大名,今日巧遇,心想一試,便說:“朱先生若能顯靈示異,我就拜他為師,併為先生執孝造穴。”話音剛落,忽見靈柩緩緩前行三步,而後又再慢慢退後三停。面見朱先生遺法神通,爾上即刻下跪三磕,誠心禮拜朱慧虛先生為師,之後披麻執孝,率領眾人,移柩駕舟青嶼島。時青嶼周邊岩礁遍佈,舟船難以近靠。爾上常年在此打海謀生,熟悉地形水勢,因此輕舟熟路,順利登達;擇地坐巽朝乾,面向三江口,安葬朱先生遺體。隨船人眾面觀每日潮浪擁舟綿綿不斷向朱先生墓塋朝拜的勝境奇觀,頓時明白朱先生遺囑玄機,欽佩朱先生真是得道高人,早已預知未來後事,歸天之後,還顯聖度化一位得意高徒!

爾上先生從此身為朱慧虛先生的遺世承傳弟子,誠心皈依夏門。鄒曾徐東山祠開祠宗師鄒爾上先生畢生修持歸真、終成正果,於清康熙初年正月十二日成道歸天。徒弟遵照爾上先生遺囑,把先生遺體安葬在距祠址東面200多米的煙墩山坡上,以鎮山前龜蛇作怪,庇護鄉民平安。

【知勝大咖】太極宗師鄒曾徐東山祠夏門普興鄒先生闡經演教之地

鄒曾徐東山祠坐落於荔城區黃石鎮東山村安邊片石郡路,坐東南、朝西北、後倚煙墩山坡、前映玉帶溝渠,依山面水、風景優雅。據傳:祠址是一處麒麟穴的風水寶地,地理奇異。

人們把祠堂風水的好壞看作是宗族興衰的關鍵,所以新建祠堂選置十分講究, 一般要求注意龍脈和生氣來源,背山面水,明堂寬大,方正,水口收藏,無衝突,無爭鬥等現象。以及左右互襯,四勢勻和。具有陰陽相濟、虛實相生、剛柔互補、方園相勝、小中見大等涵構。其環境模式最好有四周群峰屏列,前有門戶把守,左右護衛,後有背山所倚的地貌,講究山明水秀,地靈人傑,要求文運亨達,人丁兩興。

現代祠堂從整體佈局上也要講坐勢、朝案。祠堂建築首先必須觀察地形、地勢和麵積,這裡也應該考慮祠堂建築群的體形組合以及空間的處理,以地形、地勢的特點作適當的佈置,因地制宜。把美的建築形式襯托出來,獲得良好的藝術效果。它不僅要滿足祠堂功能的要求還要考慮其它配套設施的相互關係、比例、尺寸等,所以說祠堂選址理想模式,地寬基平,背山依水,交通方便,景色優美,同時考慮順應自然,利用自然,裝點自然。

祠堂的營造過程中 ,風水師無疑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每個修造步驟如出火、起基、代梁、上樑、 安龕、入火。十分講究規矩。如祠堂照壁是正對大門的一堵牆,大門和兩邊的側門限定了祠堂門前廣場的空間,按照風水學說。照壁可以使得祠堂建築內的“氣”能夠聚而不散,是很有講究的。有些祠堂大門前有泮池,即水池。泮池是採用過去學宮中禮儀性的設施,暗中希望自己家族有更多的子孫”進學”、“入泮” 成為科舉人才;另一方面,民間還認為水池是”聚財”的象徵,同時泮池也能起到消防滅火的要求。而鄒曾徐東山祠不得不說,地理風水極好。

歷年來,鄒曾徐東山祠神壇中案下面有兩個漂亮的圓圈,據說是麒麟的雙眼,數百年來永不消失;而且至今地面別具一格,天生土質的表皮漚坎疊垤,狀如麒麟鱗片,頗具奇觀。前廳拜亭正中有一塊麵向神壇、高出地面一尺的黑色拜石,是從遠古時代就保留在原處的自然石,傳說是麒麟鼻,若人有頭暈目眩等症狀,頭碰拜石,虔誠禮拜,症狀就會減輕,直至痊癒。

祠宇兩邊各有水井一口,相互對稱,據說是麒麟的兩鬚。井壁四周和井底都是天然生就的岩石,泉水來自岩層深處、清澈甘甜;水源泓湧豐溢,盡從全村汲水,水位不退,永不幹枯。

【知勝大咖】太極宗師鄒曾徐東山祠夏門普興鄒先生闡經演教之地

還有大廳右側前柱礎之下壓著一塊露出地面的10釐米青綠色岩石,表皮上有三道凹塌鞭痕,若用硬物敲擊,會發出“噗噗”之聲。傳言這塊岩石是青蛇所變,後來被先生施法降服,蛇首壓在此地。諸多神奇的自然景觀,儲存至今,非同一般,令人歎為觀止!

鄒曾徐東山祠是先賢留下的文化遺產,雖幾經滄桑,所幸歷代先民一直努力保護。清末光緒年間,鄉賢信士齊心協力,捐資重修。直至文革期間,鄒曾徐東山祠仍然完好儲存著明清傳統的三進五開間建築格構,文物甚多。

【知勝大咖】太極宗師鄒曾徐東山祠夏門普興鄒先生闡經演教之地

【知勝大咖】太極宗師鄒曾徐東山祠夏門普興鄒先生闡經演教之地

【知勝大咖】太極宗師鄒曾徐東山祠夏門普興鄒先生闡經演教之地

現懸掛在正堂上方的清代壬戌年《統三宗》匾額和奉祀在中廳虛空座上的彌勒佛像,以及保留在前殿底樓的石柱石鬥等珍品古蹟,都是明清時代留下的歷史文物。它們是歷史的見證,是先人留下的無價之寶。鄒氏家人們有機會可以去看一看~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