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家居/ 正文

“非遺”個個真功夫

國慶假期,古鎮西溪迎來黃金週高光時刻。最值得一提的便是最近火熱草市街、文化園的非遺雜耍、雜技表演,引來眾多觀眾駐足觀看,他們喝彩的是表演者們紮實修煉的武藝,還有表演帶給大家的滑稽與震撼交織在一起的神秘性、娛樂性。

“非遺”個個真功夫

“非遺”個個真功夫

非遺雜耍——活態人文遺產

從過去民間走街串巷的街頭雜耍,到如今走向全國、走向世界。非遺雜耍凝聚了一代代人的艱辛付出,它們顯著的藝術特色以及高超的演出技藝,逐漸融合發展,滿足當今社會人們文化娛樂精神需求。這些非遺雜耍蘊含著中華兒女強身健體、休閒娛樂、修身養性的美好生活品性,對提高人們生活品質有重要的影響。傳承這一活態人文遺產,並不斷創新發展,任重道遠。

“非遺”個個真功夫

“非遺”個個真功夫

耍花壇

也稱“小執士”,中國傳統技藝特色之一,形成於明清時期。2014年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藝人們常用大小重量各不同的壇、缸,輪番採用不同手法將其在頭頂、肩膀、手臂、腿腳上頂、承、滾、踢,展現不一樣的花式技巧,令人目不暇接,好不稱快。

“非遺”個個真功夫

“非遺”個個真功夫

中 幡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休閒娛樂相融合,表演既展示力量,也展示技巧,配以傳統民族服飾以及鑼鼓之聲,豪放中不失典雅,展現中華民族歷史文化底蘊。

“非遺”個個真功夫

“非遺”個個真功夫

耍飛叉/耍關刀

非遺專案,一種傳統雜技。叉本是中國古代作戰、狩獵時使用的兵器,後來成為雜技表演的道具,至今已延續千年,飛叉表演作為民眾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範兒十足,將扔、撩、打、踢、拋、轉表現得淋漓盡致。

“非遺”個個真功夫

“非遺”個個真功夫

“非遺”個個真功夫

氣功噴火

兩手持棍,沾取煤油,氣運丹田,用嘴噴出。整套流程行雲流水一般,一氣呵成,火龍騰飛,喝彩聲不斷。在這精彩表演的背後是多少個辛苦的日夜付出,它所體現鄉土本色與奉獻精神,可敬、可佩。

“非遺”個個真功夫

響 鞭

響鞭在草市街總是歡呼聲最高的一部分,作為一種民間運動,有效防止肩周炎和頸椎方面的疾病。鞭子落地,那威風的響聲充斥著周圍,給觀眾帶來震撼的演出。精彩不容錯過!

“非遺”個個真功夫

還有文化園中的雜技——單槓表演,單手倒立、空中漫步,不由使人感嘆其對身體超強的支配力和忍耐力;雜技雜技晃板翹碗,驚險有趣;頭頂接飛石:民間藝人的巧計博得群眾開懷大笑。

“非遺”個個真功夫

“非遺”個個真功夫

(1—7)號,上述節目輪番上演,精彩、刺激、驚險、有趣。想感受非遺雜耍、民間雜技的魅力,就來西溪景區。

“非遺”個個真功夫

“非遺”個個真功夫

“非遺”個個真功夫

紀錄片《紅色東臺》

“非遺”個個真功夫

擬   稿:居蘇晉 別峰 施蘇駿 周浩

編   輯:王眾

審   稿:嬗禪

發   布:蘇曦

終   審:陳莉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