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家居/ 正文

棒打狍子瓢舀魚,野雞飛進飯鍋裡

在清代,黑龍江省東南部(今牡丹江、雞西、七臺河等地區)與吉林省東部、俄羅斯濱海邊疆區是著名的老寧古塔地區。長白山脈東段支脈老爺嶺、那丹哈達嶺與向北伸延的牡丹嶺、張廣才嶺形成茫茫的山海,山海上原始森林十分茂密。尤其是壯丹江上中游地區即今黑龍江、吉林兩省交界的方園三四百里之內,蒼茫林海遮天蔽日,幾百裡連綿不絕,是名聞華夏的大窩集、小窩集。

窩集也寫作烏稽、渥吉等在滿族及其先世女真人語言中意為“大森林”。這一片茫茫原始大森林匯成的林海——窩集,甚至成為1000多年前東北古老民族與地區的名稱。如西漢時期這裡有北沃沮、東沃沮,南北朝時東北中部、東部被稱為勿吉,顯然它們都是窩集的轉音或同音異寫可見,這片黑土地上的山海與原始森林的規模是何等之大。

棒打狍子瓢舀魚,野雞飛進飯鍋裡

清代初期百年間,無數關內各地流人從這茫茫林海走過,許多人或墮落懸崖或被熊虎吞掉丟了性命,吳兆騫等流放文人及其後人,寫詩寫文記述了他們的艱難旅程。吳兆賽的《大烏稽》《小烏稽》二詩,其子吳板臣的《寧古塔紀略》和楊賓的《柳邊紀略》等都真實而生動地記錄下原森林無邊無際、遮天蔽日、虎狼橫行、跋涉其間時刻有生命危險的恐怖情景,讀來令人驚心動魄。流人們甚至把寧古塔人叫作窩集人。大森林是各種野獸、飛禽的生活棲息之地,流人的著作也記載了那時熊、虎、野豬、狼等猛獸數量之多。山區到處都可以見到狗野鹿狐兔野雞等。那時,由於寧古塔地區人煙稀少,獐狍野鹿與野雞(雉)等飛禽不怕人,白天常到有人居住處活動覓食。所以“棒打狍子瓢圖魚,野雞飛進飯鍋裡”在百年前並非誇大之詞。

棒打狍子瓢舀魚,野雞飛進飯鍋裡

早從三四千年前的東北古肅慎人開始,滿人的歷代先人都是以漁獵為生。獸皮是蔽體禦寒的衣服原料,獸肉是主要的食品,所以狩獵是滿族人從祖先那裡繼承下來的生存本領,是經常性的生產活動。《柳邊紀略》記雲:寧人“十月,人皆臂鷹走狗,逐撲禽獸,名曰打圍”《寧古塔紀略》中說:寧古塔入“四季常出獵打圍”,出獵時間長短不一,“有朝出暮歸者,有兩三日而歸者,謂之打小圍,秋天則打野雞圖”寧古塔人多在秋天打圍,除獵取紛紛飛到平原丘陵地吃莊稼子實的野雞之外,以捕鹿取鹿茸為主要目的。鹿茸是貴重之物,秋季裡鹿茸最為飽滿,所以寧古塔地區把秋圍也稱為打“紅圍”。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