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家居/ 正文

高分紀錄片《爸爸的木匠小屋》

鄭安全是一名木工愛好者,也是女兒鄭若行拍攝的系列紀錄片《爸爸的木匠小屋》裡的主角。

2015年開播至今,該紀錄片兩季播放量近2000萬,收穫豆瓣9。2的評分。

在紀錄片裡,鄭爸爸順應24個節氣做出別具一格的木器,受到萬千網友的喜愛。鏡頭下的鄭爸爸神情恬淡,手裡的木頭宛若起舞;每件木器構思精巧,充滿情調。除了精湛的木工工藝,許多網友也被鄭爸爸一家暖暖的溫情打動。

做木工是伴隨鄭爸爸一生的愛好。女兒鄭若行學導演回到家,覺得爸爸做的東西非常有趣,當時隨手發了一些在網上,沒想到大家都很驚歎,原來傳統木工能做成這個樣子,這些熱情啟發了她拍紀錄片記錄爸爸的手藝。

喜歡琢磨機械的鄭爸爸,外貌卻特別文藝,講一口杭普,慢條斯理,人淡淡的。但說起做木器時的那些“小發明”,一下子就話多人輕快,笑得很開心。女兒不時在一旁“翻譯”杭普的奧義,穿插著小時候和爸爸做的趣事,對談時感受到又萌又暖的氣息。

“木頭是活的”

鄭爸爸出生於50年代,17歲下鄉成為知青後,他想學一門手藝傍身,“我們那個年代不像現在能學的東西這麼多,男的一般都是學木工、建築。”當時正好他身邊有些年長一點的朋友比較熟悉木匠手藝,於是“跟著他們就玩了起來”。從打下手開始,漸漸學會做傢俱、蓋木房,從此對木工特別感興趣。

此後四十餘年,木工雖然不是鄭爸爸的主業,但無論家搬到哪裡,他都會找出一個小空間作為木工房。“當時生活條件挺差的,家裡沒地方,我在陽臺上放一些工具,也可以做一點東西。”

多年以來,鄭爸爸覺得最欣慰的一點就是“沒有把這個東西丟了”。同年齡跟他一起學做木工的人,都沒堅持下去。而他是當成一個愛好,一直“玩”了下來。

在鄭爸爸眼裡,木頭的質感要比其他的材質好,“木頭像一個活的東西”。他覺得每一棵樹木長到成材都很不容易,必須認真對待,“木頭不是越名貴越好,關鍵是因材施用”。他說,“我們這一代剛好是最後一批學到傳統工藝的木工,以前木頭非常緊缺,做東西都要仔細計算拼板,不像現在這樣浪費。”鄭爸爸遺憾的是,“現在的木匠太注重造型,在結構上沒有真正下到功夫。實際上結構才是木工的根本。”

在鄭爸爸那個年代,要變成一個好的木匠,首先要把工具做好。 “那時做木工,工具是很重要的,以前的木工工具都是自己做,好的工具才能做出好的東西。像我們這種傳統木工一定自己做工具,還要經常修理。”他不但愛惜工具,也用出了感情,現在手邊的工具都有30多年了,“鋸子啊刨子啊,要壞了修不了了就自己再做一把。我們那個年代的人不買,自己做的還比你買來的用著順手。”

生活裡沒有“扔”這麼一回事

鄭爸爸將他的木工手藝全部融進了生活,從家裡日常用品的修修補補到設計裝修,他像魔術師一樣,總能給家人帶來新驚喜。很多老物件經過不斷的修修補補,一直用到現在。“我們的生活裡基本上沒有‘扔’這麼一回事。”

家裡人也都習慣了。女兒鄭若行最有感觸:“很多東西爸爸修過之後,常常比原先還要好用。記得媽媽講在老家生活的時候,街坊鄰居有什麼東西壞了修不好,也都會拿來請他修,後來成了標準,這個東西他說修不好,那就是修不好了。”

在女兒眼裡,鄭爸爸是一個安靜的人,“一般都是在做自己的事情,或者思考,他很喜歡動手”。有時媽媽自己抱怨:“哎,我覺得這個鍋鏟沒有那麼好用咧”,爸爸聽到以後就上心了,哪天看到一個合適的木料,他就會給鍋鏟換一個木頭柄,要經久耐用得多。

這樣的記憶能數出很多,“有個水果刀用了大概20年,後來刀柄壞了,爸爸就換了個木頭的,感覺又可以用20年。我爸爸出差的時候買了一個缸回來,媽媽想用它來裝米,爸爸就再給缸補做一個木頭的蓋子。”

鄭爸爸不善言辭,在家裡常常不言不語的,今天這個不太好就改一改,明天那個不太好就弄一弄,就這樣蹦出很多想不到的發明:木頭柄的鍋鏟、刻著“米三兩”的木頭盛米勺、木頭不求人、樹枝晾衣架……這些充滿意趣的物品常常是悄悄地誕生,它們的原材料大多是鄭爸爸不露聲色從十幾年前的裝修餘料中“捕獲”的。

做木工是鄭爸爸向家人傳遞愛的方式。今年七夕,他把去年做的“情人結”項鍊做了改造,給愛喝茶的鄭媽媽做了一批同款小杯墊。

誰都不學了,我還在學

老家有些舊的老傢俱壞掉了,這讓鄭爸爸感到遺憾。這些傢俱年輕人不太喜歡了,有的又修不了,怎麼辦?鄭爸爸想法子把它們留了下來:他頗費心思地做了一套微縮傢俱,當作紀念。這些看起來像小玩具一樣的傢俱,每一件都是按照老傢俱的樣式等比例縮放,用傳統木工真正的榫卯結構做的。其中的金屬部件,也都是用小銅塊一個個銼出來裝上。這麼精細的微縮傢俱,一年只能做一到兩件,最後十幾件“傢俱”放在一起,跟原來的傢俱一模一樣。“以後我女兒就知道原來我們的爺爺奶奶用過的傢俱是什麼樣子的了。”和“老傢俱”對應,鄭爸爸還做了一套傳統木匠工具自己收藏,刨子、斧頭、手拉鑽、框鋸等等一共11件。這些三十年前做的小玩具,如今竟然每一件都還能用。

鄭爸爸覺得,木工非常鍛鍊人的思維,“是最有基礎的工匠”。如果木工做得好,金工就一定不會差。80年代,鄭爸爸從商業單位調到機械廠,剛去的時候,“人家想,你一個商業單位來的人會做什麼呢?可我去了之後,什麼工種幾乎都是拿來就會做。”他笑得有點小得意,“因為我把木工這一塊學好了之後,進到機械單位後,我動手能力也特別強。這個動手能力還是跟木頭有關。”他最有感悟的是:學東西要專注。“一樣東西我一定要學好它、學到位。不能半途而廢。誰都不學了我還在學。”

鄭爸爸從小就出了名的愛鼓搗東西,“拆了裝,裝了拆”。聽家裡學醫的親戚說手術器具不適用,他在80年代曾發明過一款股骨頭固定器,將機械原理結合到傳統固定夾板中,這項發明後來獲得了專利,並且投入到日後的治療使用。90年代,大家還不知“霧霾”為何物,他就設計出了一款車載“空氣清淨機”,“車裡總是有人抽菸,我想也許需要這麼一個東西。那時候人們還笑我,‘開窗通氣不就行了嗎,要這個幹嗎?’”

對於傳統手藝的傳承,鄭爸爸覺得“很難”,“這個行業不是說一朝一夕能學好的,現在能花好幾年功夫在這上的人好像很少。”鄭爸爸常常感嘆那些好的手藝,“恐怕等這代老人離去,就再也看不到了”。

高分紀錄片《爸爸的木匠小屋》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