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家居/ 正文

給陌生人一分善念吧

給陌生人一分善念吧

現實生活中,經常會聽到有人抱怨,現在的人戾氣越來越重了。其實這種感受的來源,可能也就是某一次等地鐵的時候被人插了隊,點咖啡的時候被人催了催,高鐵上位置坐錯了與人分辯幾句,或者乾脆只是在某個場合被人白了一眼,受了一次傷害,便覺得人人面目可憎,用一句網路流行語叫“傷害性不大,但侮辱性極強”。

老實說,一旦對外在環境有了這樣的成見,哪怕自己不承認、沒意識到,也很容易被攪入到“易怒鏈”中,成為下一次紛爭的導火索,變成下一個不寬容者、不禮貌者。

現代生活節奏很快,競爭壓力大,生活瑣事多,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些自己的情緒。而人員流動的加快,也造成空間和社會關係大規模重構,每個人、每一天都要接觸大量的陌生人。正因如此,在熟人看不見的場合也能慎獨,對陌生人存一份善念、表一點溫情,便顯得尤為重要。

當自己身處異地時,你也會希望別人對你態度友善,而不是冷言冷語。

不要小瞧一個替抱重物者擋門的陌生人;不要小瞧一個順手收下傳單的路人;不要小瞧一個對服務人員小差錯一笑了之的客人;不要小瞧一個掛掉電話前先說一句“謝謝你,只是我現在不需要”的人……那就是一個人修養的集中體現。

還有一種反面思路,也挺令人唏噓的。經常關注新聞報道的人,可能會發現一些惡性案件,起因追究到最後,居然是微不足道的一句話、一個動作。在一個充滿情緒張力的社會,最終每個人都是潛在的受害人。

古老的漢朝有這樣兩句詩,這其實也是我們一向熟悉的兩句話:“四海皆兄弟,誰為行路人。”若是能夠把普天之下的人都看做自己的手足兄弟,還會有不相干的陌生人嗎?沒有陌生人的世界,將是多麼溫暖與和諧的美好境界。

人生其實也是一種更長途的旅行,我們從這裡去到那裡,從年少去到年老,從獲得變為失去,是一個不斷驛動,不斷更改的歷程。善待陌生人,雖然不會立即得到回報,然而,這種善的輪迴已經成形,終有一天,我們會在其中被保護,被帶領。又或者,在陌生人彼此扶持,互相幫助的地方,才是天堂。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