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家居/ 正文

《康熙王朝》:周培公只看了一眼燃盡蠟燭,為何就斷定太監要造反

作為康熙身邊最得力的干將,周培公也是當世少有的能臣,然而在初入官場之時,周培公卻異常清高,康熙的老師伍次友曾給了他一封自薦信,如果周培公將這封信交給任何一位朝中大臣,保證周培公很快就能為康熙所用,然而周培公卻想透過自己的能力證明自己,而周培公清高自傲的性格,恰恰也是康熙喜歡他的一大原因。

《康熙王朝》:周培公只看了一眼燃盡蠟燭,為何就斷定太監要造反

周培公效力康熙期間,正值三藩內亂之時,此時的吳三桂準備聯合朱三太子裡應外合,而朱三太子經過多年培養,在康熙的身邊安插了很多內線,其中就包括康熙身邊的許多太監,在朱三太子的安排下,這批太監準備趁夜間謀反,然而康熙在和周培公的一次談話中,周培公偶然發現快要燃盡的蠟燭竟然沒有捻,於是立刻斷定有太監作亂,正是因為提前發現,有了準備,這才化解了一場危機。

那麼周培公為何透過沒有捻的蠟燭就斷定,有太監會謀反作亂呢?

《康熙王朝》:周培公只看了一眼燃盡蠟燭,為何就斷定太監要造反

其實真實原因很簡單,太監之所以用沒有捻的蠟燭,無非是兩個原因,第一個就是負責採購的太監吃了回扣,故意採購這些次品的蠟燭,而另外一個原因則是,在古代沒有電燈的情況下,蠟燭負責著整個紫禁城晚上的照明,一旦蠟燭沒有捻,就會讓紫禁城在晚上陷入一片黑暗之中,這樣就會造成紫禁城的慌亂,從而給反賊造反的機會,在當時的特殊形勢下,周培公立馬想到了第二種情況,斷定有太監謀反,這才避免了一場危機。

《康熙王朝》:周培公只看了一眼燃盡蠟燭,為何就斷定太監要造反

後來,周培公率軍剿滅了吳三桂,成為平息三藩之亂的主要功臣,然而正是這樣一位功臣,最終卻被康熙貶謫到東北寒冷之地,最終周培公也在東北鬱郁而死!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