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家居/ 正文

每資源化利用1億噸建築垃圾,可代替天然砂石或減少取土千萬立方

目前我國建築垃圾資源化率不足5%,歐盟國家和日韓則達90%以上,我國建築垃圾處理的探索步伐在加快。2018年3月起,建築垃圾治理試點已在北京、上海、西安等35個城市展開。一年多來,各試點城市共頒佈實施相關政策檔案68個。據有關機構研究結果顯示,每資源化利用1億噸建築垃圾,可代替天然砂石或減少取土千萬立方。

每資源化利用1億噸建築垃圾,可代替天然砂石或減少取土千萬立方

建築垃圾加工成品及使用

在日前召開的“2019建築垃圾與城市發展大會”上,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市建設司有關負責人介紹,大部分建築垃圾治理試點城市依託原有數字城管、智慧城市等系統接入建築垃圾相關資料,深圳等城市還建立了建築垃圾大資料全過程監管平臺。

按照時間表,試點截止時間為今年12月底。之後,建築垃圾治理有望在總結試點經驗的基礎上向全國推開。這意味著未來我國建築垃圾處理的市場大門將會越開越大。

我國建築垃圾的數量已佔到城市垃圾總量的30%-40%。

此前的調查結果顯示,我國在城市建設施工過程中所產生的建築垃圾數量已佔城市垃圾總量的30%~40%,成為第一大城市垃圾源。從存量來看,全國過去50年間至少生產了300億立方米的黏土磚,未來50年大多會轉化成建築垃圾;全國現有500億平方米建築,未來100年內也將大多轉化為建築垃圾。

今年2月釋出的《建築垃圾處理行業2018年度發展報告》稱,到2020年,我國還將新建住宅300億平方米,屆時,建築垃圾產生量將達到峰值,預計會突破30億噸。如遇嚴重地震災害,建築垃圾的產生量會更多。

除了施工垃圾、拆除垃圾,裝修垃圾也已成為建築垃圾處理的新趨勢,特別是在一些城市化已相對成型的區域。與施工垃圾、拆除垃圾不同,裝修垃圾往往有產量小、成份複雜的特點。因此,如何有效收集裝修垃圾,確保其無害化,也是建築垃圾處理的重點。

目前,我國建築廢棄物資源化率不足5%,而歐盟國家每年資源化率超過90%,韓國、日本建築廢棄物資源化率甚至高達95%以上。

上述報告認為,在政策推動和環保強監管的大背景下,建築垃圾處理市場的空間將快速做大。“若我國建築垃圾資源化可達到歐美、日韓水平,將這些建築垃圾進行資源化再利用,可創造萬億元價值。”

有機構研究結果顯示,每資源化利用1億噸建築垃圾,可節省堆放佔地萬餘畝,減少取土或代替天然砂石千萬立方米,節省標準煤500萬噸;可減少汙染,改善城市環境,降低可吸入顆粒物和細顆粒物指標;可新增就業崗位,帶動裝備製造業和服務業發展,創造巨大經濟效益。

作為全國35個建築垃圾治理試點城市之一,深圳市現有綜合利用企業42家,2019年累計已處理建築廢棄物655萬噸,初步實現規模化發展。試點城市之一的柳州市建築垃圾收運率目前已達到100%,建築垃圾安全處置率也達到100%。

2018年,北京市資源化處置建築垃圾產生再生產品3000多萬噸,已在新機場市政道路、通州環球影城等政府投資的公共設施專案和建築工地臨建專案得到應用。

正如生活垃圾分類帶動了垃圾桶產業“井噴式”的增長。建築垃圾處理也將拉動收運、處理等技術和裝置的市場需求。

以行業內普遍使用的35元/噸為建築垃圾運輸及處理處置費用為計,2017年該部分行業市場空間為557。55億元。

調查結果顯示,目前,全國建築垃圾年處置能力在100萬噸以上的生產線僅有70條左右,小規模處置企業幾百家,以民營企業為主。總資源化利用量不足1億噸。

已建成規模化的生產線實際產能發揮不到50%,且大多處於非盈利狀態。

“建築垃圾處理需進一步開啟下游市場。”國家發改委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司陸冬森處長認為,建築垃圾除了回用到建築行業,還應拓展跨行業應用,如交通和水利部門。對建築垃圾二次產品如再生骨料等,應細化標準,提高建築垃圾二次產品的市場接受度。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