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家居/ 正文

客家文藝小院-義和鎮薛家老屋

義和鎮,原名義和場,具體建場年代不詳,2004年義和鎮與黃土鎮合併組成今龍泉驛區黃土鎮。《簡州志》記載,清朝時期為簡州管轄。歷史上,義和鎮因清末發生義和團運動而得名。

―――――――――――――――――

今天,我們就要到這義和鎮中去尋找一座客家老屋,其名為薛家老屋。

然而,出乎我們意料之外的是,這座老屋在我看來,絕對是東山片區中,就目前為止我們看過的,最富有文藝氣息的一座小院。其返璞歸真、唯美雅緻的氣質,讓我們流連。

到底有多文藝?

話不多說!就讓我們一起跟著鏡頭去看看:

過石板灘鎮,往黃土鎮方向,穿過一大片的葡萄田,沿著水泥村道徑直而行,走到盡頭,你會發現一座特別大的林盤院落。這裡屬黃土義和鎮洪福村5組境地,從衛星地圖上看,這裡離洪福3組的廖氏大夫第(萬谷公祠)也特別的近。

客家文藝小院-義和鎮薛家老屋

竹韻通幽,庭院深深,是我們來到薛家老屋,它給我們的第一印象。

客家文藝小院-義和鎮薛家老屋

鉅變中的東山,還能看到如此之多的老式土坯房也實為罕見。

魯訊先生曾說:“物以稀為貴!”

過去,人們嗤之以鼻,不屑一顧的老式夯牆泥磚,留存至今,卻也成了一種教科書式的東山客家古民居典範。

客家文藝小院-義和鎮薛家老屋

縱深幽長,“土味”十足的薛家老屋,有這麼一種氣質,一種非常特別的,一種迫不及待的想進去窺探究竟的氣質。

客家文藝小院-義和鎮薛家老屋

從這個位置望去,我們可以看到薛家老屋為傳統的雙天井三進位制的客家祖屋格局,由門廳、中廳、堂屋組成。這個開放式的門廳過道又給人一種古寨大門的錯覺,讓人想起了曾家寨子、廖家寨子……

客家文藝小院-義和鎮薛家老屋

門廳處的這扇大門估計有些年月沒有開過了,也不知這老古式的門鎖塵封了多少的往事回憶。

客家文藝小院-義和鎮薛家老屋

穿過乾淨而整潔的門廳天井,可以看到古樸而簡陋的中廳大門。

走!進去裡面看看。

客家文藝小院-義和鎮薛家老屋

一進這天井,我們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

這不就是咪哥一直嚮往的夢中庭院嗎?!

天井小院、泥磚黛瓦,在簡約的綠植點綴下,構建出如詩如畫的中式唯美庭院。

有我最喜歡的三角梅、蘭草,藤蔓已爬上了屋簷,在黃色菊花的襯托下,三兩而開的三角梅,開得豔麗而脫俗,真是雅緻之極。

客家文藝小院-義和鎮薛家老屋

站進這小院,從任何一個角度看去,那都是一副寫意小景。

客家文藝小院-義和鎮薛家老屋

角落裡的老舊石磨又為小院平添了幾分古意。

客家文藝小院-義和鎮薛家老屋

門墩石早已佈滿青苔,好似想告訴你這裡負氧離子的濃度,讓你忘掉城市的霧霾。

客家文藝小院-義和鎮薛家老屋

咪哥早已陶醉於這雅緻美景之中,心想:這才是我一直想要的夢想庭院。我要是這院子的主人該多好,我要是能住在這裡該多好,早上起來,打掃院子天井,搬一把搖椅,泡一杯清茶,聽一曲音樂,看一本好書,曬一上午太陽,過一天詩情畫意般的閒暇生活。

我想,這也應該是大多成都老客家們同樣想要的東山田園生活,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

薛家人的無意之作,卻讓我們這些外來之人,在這裡如痴如醉的忘情臆想,真是可笑,呵呵!

客家文藝小院-義和鎮薛家老屋

正當我們還沉浸在庭院之美中時,隔壁薛家大嬸聽聞犬吠聲,打開了門。

在得知我們來意之後,特別為我們打開了這正廳祠堂大門,讓我們得見薛家祠堂。

客家文藝小院-義和鎮薛家老屋

和大多數東山其他姓氏的祠堂相比,這間祠堂未免過於簡約。

據薛家大嬸介紹,整個薛家老院子,就只有這間正廳是家族“公用”的祠堂,逢年過節或是春分祭祖,每房每戶都到這裡祭祀。

我想,這間家族族人公用的堂屋,就是東山客家人傳說中的“蒸嘗”吧?!

客家文藝小院-義和鎮薛家老屋

神榜寫著“荊鳳家馨”抬頭,或許也是薛家的家訓。看著這薛氏神榜,我頓然想起了一個人,那就是客家愛國女英雄——廖觀音。似乎記得在《石板灘鄉志》中有看到過,書中記載其母為薛氏。

廖觀音(1886-1903)祖籍廣東,成都東山石板灘客家人,因在廖氏家族輩份大排行中佔老九,鄰里親友都稱之“廖九妹”。1902年,與“曾羅漢”曾阿義率領紅燈教眾於這義和鎮境發動起義,血戰龍潭,兩圍成都,清廷震動,川督丟官。1903年,只因叛徒出賣,被捕於簡州鎮子場,在成都督院街督署大門前被斬首,壯烈犧牲,卒年17歲。

百年前,這位石板灘客家愛國女英雄廖觀音,正是從這黃土義和鎮發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反清滅洋”義和團起義。義和鎮也因此而得名——義和。

廖觀音的父親廖為圻與母親薛氏,從廣東逃難於成都東山,落腳在石板灘鎮營商為生,也算是清末最後一批移民填川的客家人。

恰巧,今天我們在這黃土義和鎮的洪福村5組發現這座薛家老屋。不知是否與廖觀音有聯絡?希望有知道的朋友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告知:

客家文藝小院-義和鎮薛家老屋

祠堂大梁位置,規格不高但也卻講究,用了曲拱副梁來對正中主樑加固。

副梁曲拱度有如魚背的弧度,民間有種“魚拱背”的說法。

客家文藝小院-義和鎮薛家老屋

副樑上還依稀可以看到有寫大字,過於風化,太模糊,無法看清,估計是:“興隆萬載”。

客家文藝小院-義和鎮薛家老屋

角落裡存放著一套老式東山客家八仙桌。

那是多少成都老客家們的童年記憶啊!呵呵!

客家文藝小院-義和鎮薛家老屋

誒!這張又長又矮的長凳是做什麼用的?

考考大家,呵呵!

客家文藝小院-義和鎮薛家老屋

老古式的木窗,常常出現在東山客家民居中。

客家文藝小院-義和鎮薛家老屋

薛家老屋為三進位制格局院落,這扇大門為正廳堂屋右邊的天井大門。

客家文藝小院-義和鎮薛家老屋

大門門簪雕花精緻,傳統吉祥圖案紋路,估計為“西番蓮”。

客家文藝小院-義和鎮薛家老屋

屋簷下還貼著三官年畫。

用一張年畫表明這裡為道家神靈三官堂之尊位,也算是老客家人在農耕時代的民間民俗。這種東山客家人的過年儀式,如今也成了過去傳統春節的美好回憶。

客家文藝小院-義和鎮薛家老屋

角落裡,還存放著兩把犁頭。

它不僅是稀有之物,更是農耕時期全村最重要的耕作重器。

客家文藝小院-義和鎮薛家老屋

院壩中有一口古井。甘甜可口的井水不知養育了多少代的薛氏族人?!

這也應該是過去薛氏族人們日常生活的中心。

客家文藝小院-義和鎮薛家老屋

古井壁為青石板鑲嵌,早已佈滿了一層青苔,盡顯古意。

客家文藝小院-義和鎮薛家老屋

當年義和團的操練場景早已塵封於歷史的書卷中,殺伐聲也早已銷聲匿跡於這片葡萄園上空,如今的田園、村落、老院,一切是如此的寧靜而安詳,屋後的林盤傳來清脆的麻雀聲,泥巴院牆內傳出急促的犬吠聲,三兩老者圍坐於門前屋簷下,拉著家常……

這是一副東山客家的村院寫意畫卷,寧靜,質樸、唯美,雅緻之中還略帶著詩情畫意般的文藝氣息。這種東山客家田園風,或許你也很喜歡。

各位,是否也迫不及待的想來看看,這座客家文藝小院——薛家老屋。

(完)

圖文/ 咪 哥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