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遊戲/ 正文

玄機妙算:俗語“七不出,八不歸”,原來是這個意思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講究和忌諱,一些民間的俗語也被當成是行為準則。我們在家中辦例如結婚、開業、搬遷等大事時,都會事先請先生給算個吉利日子。

在不少地方有一句俗語“逢七不出門,逢八不回家”也叫“七不出,八不歸”。這句俗語究竟是什麼意思呢?下面我們就來一起了解一下吧!

諧音梗

玄機妙算:俗語“七不出,八不歸”,原來是這個意思

“逢七不出門,逢八不回家”。“逢七”,指的就是每個月的初七、十七、二十七,是不能出遠門的。而“逢八”,指的是每個月的初八、十八、二十八,這三天是不能回家的。因為中國傳統文化中,“七”與“棄”諧音,而“八”與“發”諧音,所以就寓意逢七出門不吉利,逢八能發,適合在外賺錢,但這也僅僅是某些地區的解釋。

七不出

玄機妙算:俗語“七不出,八不歸”,原來是這個意思

七不出其實是指:柴、米、油、鹽、醬、醋、茶七種日常生活用品,沒有安排好不宜離家。因為這些是老百姓日常生活所必需的七樣東西,更是平民百姓每天為生活而奔波的七件事,俗稱開門七件事。

這七件事代表著中國古老的飲食文化,也承載著中國的歷史背景。隨著時代的發展又逐漸演變為指代與人民有切身利益的事情。七不出就是告誡人們,外出做事應該首先料理好家中之事,古話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只有先修身齊家,才能治國平天下。

八不歸

玄機妙算:俗語“七不出,八不歸”,原來是這個意思

八不歸是指:《論語·學而》中的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這八種作人準則,做不好,不能歸家。分別是指:孝順父母,友愛姐妹弟兄。忠於國家和人民,自身要言而有信。講禮數,心存正義。公正廉潔,不可做違背良心的事。

儒家文化認為一個人能做好上述八德,則其身可立,其業可成。這八件事是中國的傳統美德,也是做人的基本原則,如果做不好不僅愧對自己,也愧對家人祖宗,實屬大不逆。那麼,還有什麼臉面回家呢?由此可見八不歸就是這個道理。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