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遊戲/ 正文

“金點子”變成“好法子”

文/圖 譙喜龍 解婭莉

近日,在蘭州的街道社群、鄉鎮村落,總會迎來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他們中有政協委員、居民代表、鄉村(社群)幹部、企業家等。大家圍坐一起,深入交流協商,探討城市社群、鄉村發展,謀劃美麗基層建設……

蘭州市政協大力推動政協協商向基層延伸以來,透過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制度保障、健全協商隊伍、搭建協商平臺、完善執行機制,廣泛開展基層協商,多方聽民意、解民憂、聚民心,積極探索“黨委領導、政協搭臺、各方參與、服務群眾”的基層協商民主實踐之路。

搭平臺, 讓群眾有了說話的地方

城關區酒泉小院始建於上世紀80年代,經歷了40多年的風吹雨打,物業管理缺失,上下水管網老化、環境髒亂等問題一度讓它成為社群環境治理的難點、痛點。

2014年初,小院被街道列入“三不管樓院”改造專案,經過街道、社群多方籌資,由街道牽頭,投入200萬元改造資金對小院進行了全方位改造,但年代久遠造成管網腐蝕、老化,院內長久以來水費均攤導致的鄰里矛盾不斷升級。2020年,楊家園社群再次將小院列入中央老舊小區改造專案,對管網設施、加壓裝置、化糞池進行徹底提升改造,同時,透過“小院議事會”社群協商議事平臺,徵求民意,召開會議,及時將居民的心願融入改造當中,將智慧水錶入戶列入社群“社工委”議題,共謀共推老舊小區的用水問題。經過6次協商議事,不斷激發、培育居民自主參與意識,從社群單一告知、徵詢引導向合作、共議轉變,最終完成了智慧水錶入戶,徹底告別水費均攤時代。

同樣,走進城關區酒泉路暢家巷社群,傳統的辦公區域佔社群總面積的15%,剩餘的空間被裝修成活動室和暢談客廳。淺色的沙發,舒適的色調,暢家巷社群的大廳更像是一個休閒茶座,若有幾杯清茶相伴便可享受愜意時光,這個溫馨的場所就是暢談客廳。

暢家巷社群黨委書記徐慧說,將民主協商理念引入社群管理工作中,社群家長裡短的事情很多,有時候爭得面紅耳赤,這個時候,來到暢談客廳解決問題,居民面對輕鬆的環境,怨氣也能消除不少。

截至目前,蘭州市114個鄉鎮(街道)建立了委員工作站、協商議事會、協商議事室,1100多個村(社群)建立了協商議事會、協商議事室,已基本完成全覆蓋,還在28個企事業單位搭建了基層協商平臺,助力解決群眾的熱點難點問題,有效發揮了人民政協在基層治理中的作用。

善履職, 讓委員智慧助力基層發展

榆中縣青城鎮建亭村緊鄰青城古鎮旅遊區,黃河穿村而過,魚塘、蓮池散佈其間,配以白牆青瓦的特色農家建築,讓該村在全縣眾多鄉村中別具特色。但建亭村的旅遊產業發展卻很薄弱,村民不能充分利用特色資源帶來的發展紅利。

村協商議事室經過深入調研和充分討論,形成了共識——要充分利用自然和人文優勢,做足做好“水鄉”的文章,以黃河為依託,打造百畝魚塘、千畝荷花池和觀光水稻為一體的旅遊觀光業態。

“協商中,大家認為美麗鄉村要開門搞建設,目的就是解決好老百姓關心的問題,讓老百姓在生活上富裕,從心底裡滿意。”建亭村協商議事會主席張德偉說。

蘭州市政協副秘書長鄧海弟說,積極配合省政協下沉蘭州市的312名委員在鄉街村社開展協商議事,將全市兩級政協1700多名委員全部安排到鄉鎮(街道)協商議事會,實現了各級政協委員加入鄉鎮(街道)、村(社群)基層協商議事會全覆蓋。

據瞭解,蘭州市各區縣在街道、社群、企事業單位、民主黨派和工商聯建立“委員之家”,開展委員基層履職活動。如榆中縣在鄉街村社設立“委員接待日”,城關區廣武門街道邀請省政協委員擔任街道政協協商工作特邀指導員,部分割槽縣還專門建立“委員之家”“委員協商議事小組”“委員專家組”,參與和指導不同型別的基層協商議事工作。

廣協商, 讓成果激發群眾動力

8月下旬,榆中縣政協組織縣農業農村局、縣自然資源局和規劃設計單位的負責人,並邀請部分政協委員、鄉村幹部等分組深入鄉村,開展以“美麗鄉村規劃和重點專案凝練”為議題的協商民主系列活動,為榆中縣鄉村振興戰略把脈問診。

“村裡的事就是大家的事兒,希望透過此項活動,來實現村民的事情村民議、村民的事情村民定。”榆中縣政協主席韓悌勇說。

在馬坡鄉哈班岔村,大家逐一對規劃專案進行審議協商。“排洪、洩洪是河道的主要功能,不宜進行大規模的景觀佈置,應在遵從原貌的基礎上適當美化即可。”針對河道治理專案中的景觀佈置,專家提出了科學合理的建議,得到大家的一致認同。

“專案規劃建設要因地制宜。”縣政協委員楊春表示,此次美麗鄉村建設協商民主活動專門邀請了相關領域的專家參與,極大地提高了協商成果的科學性和可行性。

大家一致認為,要把美麗鄉村建設專案擺在科學、透明的檯面上。讓老百姓知道美麗鄉村建設要做什麼,把知情權、參與權交到老百姓的手裡。

在城關區團結新村街道天水南路社群冶金家屬院內有一塊困擾居民很久的“荒地”,因其位於兩棟樓拐角處,久而久之,這片空地變成了居民的垃圾堆放點。

為了切實解決這一問題,天水南路社群入戶徵求居民意見。前不久,在冶金設計院家屬院召開了“小馬紮議事會”,居民代表、社群代表、街道代表、政協代表等發表意見。最終,“拐角花園”專案正式啟動。

隨後,社群聯絡到共建單位工商銀行東崗支行以及天水南路社群志願服務隊,一同對花園進行改造。昨日的“荒地”變成了讓人賞心悅目的小花園。

近日,隨同社群工作人員再次來到新改造好的小花園,過往的居民也紛紛稱讚:“看著這片地綠了,心情都好了,可解決了長久以來的大問題。”

據瞭解,安寧、西固區等政協還指導基層建立協商驛站、民情聯絡室、微信平臺,為了解民情、徵集意見建議提供便利。各鄉街村社和企事業單位結合各自實際,在開展會議協商的同時,探索開展網格協商、小院議事、樓棟協商、班組協商、網路協商等活動,使協商形式更加靈活多樣。

對協商什麼、誰來協商、怎樣協商、協商結果如何運用?蘭州市政協從實際出發分級分層確定協商議事的主要內容、方式方法和工作流程。市、區縣、鎮街、村社群和企事業單位都結合實際制定制度、規則、工作流程和督促指導辦法,部分割槽縣、鄉街還制定印發了各自的基層協商工作《指南》,推動協商議事規範化操作。

蘭州市政協副主席尤佔海說,近年來,市政協認真落實“收集議題、確定議題、議前調研、召開會議、協商結果公開公示、辦理實施及結果反饋”的“六步議事”流程,做到制度標識上牆、文件資料齊備,有序推動了協商成果的轉化,提升了群眾參與協商的積極性,也很好地推進了政協協商和基層治理的有效銜接。

建隊伍, 讓協商結構更具代表性

前一段時間,城關區張掖路街道山字石社群集中解決反映強烈的“箭道巷西側牆面美化”“轄區架空線纜捆紮”“會館巷文化底蘊挖掘提升”“文殊院小巷綠美化”和“開展課後服務”等多項議題。

社工委第二次委員會議針對這些問題進行深入討論,相關單位已認領“箭道巷線纜捆紮”等問題並著手解決,剩餘問題將透過街道協調相關部門,有望得到儘快解決。

這次,社群依託“社群+N”解決方案,對能由社群獨立解決的事項,及時予以解決;對需要轄區單位配合解決的事項,安排社工委委員積極認領,協調各相關部門或單位加以解決;對需要上級部門解決的專案上報街道,由街道黨工委出面協調解決,確保件件有迴音,事事得落實。

同時,蘭州市的一些村(社群)實際,確定“1+9+X”議事會成員模式,“9”即九類固定成員,在政協委員、村兩委代表、村民代表等7類人員的基礎上,增加了村(居)監委會代表、聯絡村(社群)幹部代表,擴充了協商隊伍。部分企業事業單位建立了黨組織相關負責人或工會負責人任主席,政協委員、職工代表、工會組織代表、服務物件代表、職工代表、法律工作者、企業管理方代表等組成的協商工作隊伍。

蘭州市政協主席李宏亞說,蘭州市普遍建立了由鄉鎮(街道)黨(工)委副書記、村(社群)黨組織書記任主席,政協委員履職小組、鄉鎮(街道)代表、法律工作者、群眾代表、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代表等組成的基層協商議事會,建立了工作隊伍。力求把堅持原則、作風正派、辦事公道、熱愛集體、有較強代表性、有較高威信且熱心於群眾工作的人員選進議事會,提升協商隊伍的整體素質。

“金點子”變成“好法子”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