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遊戲/ 正文

這2個方法,讓孩子漸漸變得樂觀開朗

這2個方法,讓孩子漸漸變得樂觀開朗

積極心理學之父馬丁 · 塞利格曼的《教出樂觀的孩子》中提到樂觀的好處:

它幫助孩子在學校、體育場上及課堂上得到比他人預料還多的成就。

更重要的是,“樂觀”能“保命”。

前不久,“我國青少年抑鬱檢出率24。6%”的新聞震驚了家長們。

這2個方法,讓孩子漸漸變得樂觀開朗

我們身邊抑鬱的孩子,竟然有這麼多。

而世界範圍內15~29歲人群的第二大死亡原因是自殺,僅次於車禍。

焦慮雖然有時候能“保護”我們,提前預警不好的事,但可怕的是,一直陷在焦慮裡無法自拔,無力脫逃。

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悲觀。

而樂觀,並不是簡單的“變臉”——心情不好也假裝堅強,滿臉笑容。而是跌入泥潭後將自己拔出來的心氣,從負面情緒中重新振作的能力,看問題的不同角度。

1。

樂觀的孩子vs悲觀的孩子

有什麼區別?

其實悲觀與樂觀主要的區別,在於“認知”,即遇到同一件事,因為不同認知和信念,而會產生不同的“解釋”和行為。

舉一個例子,父母為“誰負責接送孩子去興趣班”而吵架,樂觀和悲觀的孩子分別會產生怎樣的“解釋”和行為呢?

悲觀的孩子,看到父母為送自己去上興趣班而吵得不可開交,他心想:

“每一次都是因為我,我總是讓他們吵架,如果他們離婚,就是我的錯,我是世界上最壞的壞小孩。”

悲觀的小孩喜歡用“總是”來解釋壞事的發生。

不僅是具有“永久性”的“總是”,還喜歡由點及面地“擴大化”:“如果離婚,都是我的錯。我是最壞的小孩”,將原因全部歸於自己,“都是我的錯”(內部歸因),陷入自責。

而同樣是父母吵架,樂觀的小孩可能心裡會想:

“哎呀,今天爸爸媽媽因為接送我的事情吵架了。爸爸要準備開會資料,媽媽也很忙,這次他們都很焦慮沒人送我,我就不該提起這件事。這次我得自己提前搭公交車去得了。”

樂觀的小孩會認為是偶爾發生的,並把問題具體化,雖然也會自責,但也只會怪自己的某個行為(比如我就不該提起這件事),並不會上升到自己的性格問題,也不會怪太久。

因為把問題具體行為化,並且也考慮了一些外部因素,他們會發現自己能做的事情很多,並不會覺得無力改變。

這2個方法,讓孩子漸漸變得樂觀開朗

當好事發生時,樂觀和悲觀的孩子又會進入截然不同的思維定勢。

比如,悲觀的孩子當選了班幹部,會想:

“我被當選班幹部只是因為我這兩次成績好,所以大家覺得我還不錯。下次考得不好的話,我就會失去所有人的喜歡。”(偶然性)

而樂觀的孩子當選了班幹部,會想:

“我被當選班幹部是因為我本身性格就挺不錯的,其他小朋友都喜歡和我在一起玩。”(永久性)

——好事發生的原因事關性格,具有永久性的特質,並且會擴大化:“小朋友們都喜歡我”。

這種遇到不順心把問題“具體化”,遇到好事又能“擴大化”的能力又如何習得呢?

2。

是什麼導致了

孩子的樂觀與悲觀?

孩子性格樂觀悲觀的形成可能與平時的生活中這兩方面有關:

與父母不同的解釋風格有關

心理學家費斯汀格曾說:

生活的10%,是發生在你身上的事,而另外的90%,是你的反應。

當孩子遇到問題時,我們總是會給孩子“解釋”。當自己遇到問題時,自身對事情的“敘事方式”造成了對問題的不同看法。潛移默化中,孩子也會習得對事物的看法。

比如,一對父母帶孩子去海洋公園,恰巧是週末,人山人海,難免不耐煩。

媽媽說:“每次出來人都這麼多,沒一次開心的。”(永久性)

爸爸說:“都怪你早上出門晚,老是改不了這個毛病(擴大化),你真是太懶了(內部歸因)。”

孩子在旁,也把父母的話聽進去,習得了這種解釋方式。

這2個方法,讓孩子漸漸變得樂觀開朗

與對孩子的批評態度有關

悲觀的父母習慣把小事化大,樂觀的父母則習慣把大事化小。

曾今在網上,有一個網友求助,自己是從小被父母打罵大的,只要小考沒考好,就會說很嚴重惡俗的話,並且經常拿她和別人比,說別人前途一片光明,而她豬狗不如。

這2個方法,讓孩子漸漸變得樂觀開朗

一旦做不到,你就完了,你就是沒有價值的,你和任何人比都是沒有價值的。

其實父母本可以說:“這次考試沒考好,讓我們看看這次錯的題目都在哪裡。什麼知識點沒有掌握,學會了就好了。”

一位網友說,媽媽教會了她樂觀。

搬家的時候她丟三落四把冬天的衣物都丟了,她和媽媽打電話哭訴,媽媽說:

“你就當那些衣服提前退休了,要不就和號召大家給你捐款吧,我捐一條棉褲!”

這2個方法,讓孩子漸漸變得樂觀開朗

她並沒有責怪女兒總是丟三落四,也沒有把問題擴大化。她理解為了這次搬家,女兒已經夠辛苦,丟了衣物很傷心,已經承受了結果。

之後這位媽媽把解決問題的辦法也具體化,說你可以找大家“募捐”,“我先捐一條棉褲!”具體地給女兒展示瞭解決方式。

3。

悲觀的孩子,能如何改變?

如果你的孩子已經採用“永久性”“擴大化”“內部歸因”來解釋事情,該怎麼辦?

干預孩子的解釋風格,使用“ABC法”

積極心理學之父馬丁 · 塞利格曼曾提出過用“ABC”模式鍛鍊我們的解釋風格。

A是“事件”(Activating events),是客觀存在的。B是“信念”(Beliefs),即你對事情的“解釋”。C是結果(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Consequences),即情緒和行為的後果。

A是已經發生,無法改變的,可能已經給你帶來了焦慮等壞情緒。而B,對這件事的看法和解釋卻是可以改變的。透過改變B,就可以改變C,即最終的感受。

你可以問孩子一件最近不順利的事,問問他對這件事情的看法。

比如孩子說,一次小組組隊,最好的朋友沒有選擇跟他一起,他的看法是,“他可能再也不會跟我玩了。”“看來我就是一個不受歡迎的人。”

“他再也不會跟我玩了。”是一種永久性的解釋。“我就是一個不受歡迎的人”是一種擴大化的解釋。

你可以辨別出他的這種永久性、擴大化的解釋,看他是怪自己的性格,還是怪某種特定的行為。

如果他是怪自己的性格,你可以指出來,“你怎麼可以這麼說自己?”

並且舉一個你對這個問題的“暫時性”的看法,比如:“是不是今天你們吵架了?”

孩子可能會因此想起一些什麼,比如:“可能是我之前問他借的書一直沒還。”或者“我要去問問到底是因為什麼原因。”

這樣,可以幫他把原因外化而非自我攻擊。

這並不是說讓孩子一味怪別人,反而是幫助孩子更負責任。因為,當我們只能怪自己的時候,能做的很少,而把性格和問題劃分開來,我們就可以幫孩子拓寬視野:原來改變的方法這麼多,可以做的事也這麼多。

這2個方法,讓孩子漸漸變得樂觀開朗

幫助孩子“反駁”悲觀,學習對自己寬容

從兒童時期形成的解釋風格,未經干預可能會影響一輩子。

除了轉變解釋的風格,你也可以教他反駁“不合理的念頭”。

能反駁別人消極觀念的孩子,一般都會有一個強大的心態。

曾經看到有一個新聞,說5歲男孩東東得了先天性多毛症,全身長滿了毛髮,鼻子周圍也長了,小小年紀卻像長了鬍子。有一個女孩嘲笑他:“你怎麼長這麼多毛!”

東東也沒有自卑,而是反駁:

“誰不長毛,你頭上也不長毛嗎?”

這2個方法,讓孩子漸漸變得樂觀開朗

在生活中,孩子可能有這樣一些非理性的信念,這些非理性的念頭,會誘發消極的念頭。

比如,“我必須考好,否則我就是沒有價值的。”

你可以試著反駁:

“你上次沒有考好,你朋友不是一樣和你在一起玩得很開心嗎。

就算沒考好,也不能掩蓋你整個人的其他優點。

提醒孩子,一件事並不代表生活的全部。

比如,“我必須對誰都笑臉相信,幫助對方,否則就沒有人喜歡我。”你可以試著反駁:

“難道別人叫你去做什麼,你都要去做,都要去笑臉相迎?

神仙都做不到!

你只需選擇性地幫助那些你覺得需要幫助的人就可以了。

提醒孩子,控制權是在他的手裡的。

比如,“我必須把這件事做到完美!否則就代表我能力不行。”

你可以試著反駁:

“你可以嘗試做到完美,但不必一定要做到完美,結果重要,快樂也很重要。

而且,能做到完美除了能力,還與時間是否充足,你是否感興趣也有關係。

如果孩子陷在悲觀的念頭裡,那就把他非理性的念頭的不合理之處放大給他看。

希望我們都能養育出能將自己從消極情緒中拔出的樂觀孩子。

這2個方法,讓孩子漸漸變得樂觀開朗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