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遊戲/ 正文

政協委員張利榮:提高地下半地下空間工程防災標準和應急救援能力

2022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安能集團總工程師張利榮提交了《關於提升我國城市地下半地下空間災害防救能力的提案》。

他介紹,地下半地下空間是一個建置在地基之中的特殊空間,易發生地質災害、火災、水災、施工事故、中毒窒息等災害。建設階段,由於水文地質、地下結構、地面建築互動作用及受力變化複雜等影響,易發生安全生產事故。運營階段,一方面是受洪澇、地質災害和地震等自然災害威脅,另一方面是存在結構失效、滲透破壞、火災、電力中斷、有害氣體及裝置設施執行失控等安全事故隱患。

張利榮表示,2020年,僅地下空間就發生災害與事故237起,導致89人死亡、77人受傷。由於城市地下半地下空間快速增長,“十三五”期間其災害與事故呈小幅上升趨勢。

他特別強調,地下半地下空間是城市的新窪地,易受暴雨洪澇災害侵襲,濟南“7。18”、北京“7。21”、鄭州“7。20”等特大暴雨,都致使地鐵、下穿式立交等地下半地下空間大量積水,引發城市大面積癱瘓和重大人員傷亡。

關於地下半地下空間致災主要原因,張利榮認為主要是災害規律不清,安全權責模糊,搶險救援困難,應急準備不足,防災培訓不夠等五方面。

如何提升地下半地下空間災害防救能力,張利榮提出了四點建議:

首先,要提高認識,將地下半地下空間作為城市災害防救的重要領域。堅持統籌安全與發展,推進安全型地下半地下空間建設,推動由末端救災向前端防治轉變。健全完善地下半地下空間管理法規制度體系,明確安全責任主體,解決管理缺位等問題。

其次,深化研究,提高地下半地下空間工程防災標準。加強地下半地下空間災害特點規律研究,提高其防災標準,規範其應急通道和安全警示設定,提升工程自身抗災和應急能力,努力實現本質安全。如提高地下半地下空間進入通道的防汛標準,提高防水排澇設施能力和可靠性;如在下穿式立交橋底部醒目位置,標誌謹慎行駛的黃色水位線和棄車逃生的紅色水位線,並增設人員轉移通道和高位避險區域。

第三,加強建設,提升地下半地下空間應急救援能力。加強屬地救援隊伍地下半地下空間救援能力培訓,讓其成為第一時間到達的救援力量;打造地下半地下空間搶險救援的戰略機動隊伍,讓其成為馳援攻堅的專業力量。配備地下半地下空間搶險救援特種物資裝備,提高救援效率。建立地下半地下空間災害監測預警系統,提升預警能力和響應能力。

第四,強化培訓,提高全民地下半地下空間應急能力。把地下半地下空間災害防救作為應急教育的重要內容,提高群眾在地下半地下空間特殊環境下的自救互救能力。加強對地下半地下空間管理使用關鍵人員(如地鐵車長、駕駛員、安全員等)的安全技術技能培訓,讓其成為地下半地下空間應急處置的“第一響應人”。

政協委員張利榮:提高地下半地下空間工程防災標準和應急救援能力

開啟App看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