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遊戲/ 正文

拿獎拿的手軟,卻坦言“我對諾獎沒有興趣”...

這是超模君的小號

爆炸吧知識

專供讓你腦袋爆炸的奇特知識

獲得諾獎

似乎只是時間問題

2020年9月10日,

2021年科學突破獎( BREAKTHROUGH PRIZES)

正式公佈。

來自中國香港的科學家

盧煜明獲得了生命科學科學突破獎,

華人數學家孫崧獲得了數學新視野獎。

前幾天我們講了中科大少年班孫崧的成名之路,今天我們來講一下

另外一位華人科學家。

那就是本次“科學突破獎”生命科學獎得主——-NIPT

(無創產前基因檢測)

之父,

來自中國香港的科學家盧煜明教授。

獲獎理由:

發現在孕婦外周血中存在胎兒的 DNA,能用於產前基因測試,判斷嬰兒是否患有唐氏綜合徵和其他基因疾病。

拿獎拿的手軟,卻坦言“我對諾獎沒有興趣”...

香港中文大學盧煜明教授

說到科學界的大獎,可能很多朋友的印象還停留在世界頂級榮譽——諾貝爾獎,數學家的最高榮譽——菲爾茲獎,世界級數學界獎項——沃爾夫數學獎等等。

超模君採訪了一下身邊的朋友,顯然“科學突破獎”知名度遠遠不如上面的獎項,但是它的含金量可不一點也不低,甚至還被譽為“超豪華版諾貝爾獎”。

單就獎金來說,單項獎金就高達300萬美元,遠超諾貝爾獎(2017年單項獎金約合人民幣738。49萬元),堪稱科學界“第一鉅獎”。

拿獎拿的手軟,卻坦言“我對諾獎沒有興趣”...

對於獲得該榮譽,盧煜明教授向記者表示:

“我衷心感激大會肯定我們團隊的工作,這不是我個人的工作,是整個團隊的成就。”

他指出,此次獲得這項國際性科學大獎,證明血漿DNA診斷科技能推進國際醫學發展和惠及人類健康,得到世界認同,希望未來有更多年輕人投身創新科技行列,一起努力改變和影響世界。

拿獎拿的手軟,卻坦言“我對諾獎沒有興趣”...

下一位諾貝爾獎獲得者?

那麼這項大獎為何會頒發給盧煜明教授,他的科學發現背後又有哪些故事?一起來和超模君看看~

盧煜明教授何許人也?

拿獎拿的手軟,卻坦言“我對諾獎沒有興趣”...

01

生於香港,於聖若瑟書院畢業後赴英國留學

1986年在英國劍橋大學取得文學士學位

1989年取得牛津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學位

1994年及2001年在牛津大學取得哲學博士及醫學博士學位

02

1997年回到中國香港,在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工作

現為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李嘉誠醫學講座教授

化學病理學講座教授

醫學院副院長(研究)

李嘉誠健康科學研究所所長

03

獲獎記錄

2011年當選為英國皇家學會院士

2013年當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

2013年當選為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

2015年當選為香港科學院創院院士

2016年9月獲得首屆未來科學大獎生命科學獎,同月獲得湯森路透引文桂冠獎(化學)

2017年獲得藥明康德生命化學研究獎傑出成就獎

2019年獲得復旦-中植科學獎

2020年9月獲得科學突破獎–生命科學獎

在這些閃閃發光的人生開掛經歷中,2016 年引文桂冠獎

(Citation Laureates)

獲獎名單有兩位華裔科學家:來自麻省理工學院的華裔科學家張鋒教授和來自香港中文大學的盧煜明教授。

拿獎拿的手軟,卻坦言“我對諾獎沒有興趣”...

值得注意的是,引文桂冠獎意在預測在不久的將來可能獲得諾貝爾獎的科研精英。

自 2002 年以來,每年釋出的引文桂冠獎已成功預測了39 位諾貝爾獎得主。該獎項透過對 Web of Science 資料庫平臺中科研論文及其引文進行深入分析,遴選出今年或未來幾年,可能摘取諾貝爾獎的全球最具影響力的研究人員。

而今年

“科學突破獎”生命科學獎

獲獎者盧煜明教授,無疑就是諾貝爾獎得主的熱門人物!

無創DNA產前檢測的奠基人

早在 1997年,盧煜明教授帶領的團隊

發表於《柳葉刀》

( Lancet )

上的論文《母親血漿中胎兒核酸的探索》,就引發了國際上的熱議。

在此論文中,他報道了在懷有男胎孕婦的外周血中檢測到了Y染色體存在,從而證明了孕婦外周血中存在胎兒的遊離DNA

(cffDNA,cell free fetal DNA)

,並發展出了一套新技術來準確分析和度量母親血漿內的胎兒 DNA,因此盧煜明教授被譽為“無創 DNA 產前檢測的奠基人”。

拿獎拿的手軟,卻坦言“我對諾獎沒有興趣”...

有些同學可能會覺得,這個發現聽起來沒有那麼厲害?和一些科學大佬比,甚至有點太過生活化?

聽超模君慢慢道來~

孕前檢測已實現無創零風險?

據我國衛生部統計,在每年約1600萬的新生兒中,先天性致愚致殘缺陷兒佔每年出生人口總數的4%-6%,總數高達120萬,佔全世界每年500多萬出生缺陷兒童的五分之一。

我國政府每年支付82億元左右的經費,用於唐氏綜合徵患兒的醫療和社會救濟,存活下來的出生缺陷兒多為終生殘疾或智力障礙,無法治癒。

拿獎拿的手軟,卻坦言“我對諾獎沒有興趣”...

鑑於這種情況,產前檢測顯得格外重要。

在以前,醫生要檢測胎兒的遺傳物質,必須得透過羊水穿刺或者絨毛穿刺的方法,而這兩種檢查都是

創傷性

的方法,孕婦有感染甚至流產的風險,胎兒還有因為穿刺致畸和致殘的風險。

但產前檢測又是每位懷孕女性的必經之路,能不能研究出一種更好更安全的檢測方法呢?

懷著這樣的一種想法,盧煜明教授在1997年發展出了一套

無創DNA產前檢測技術

來準確分析和度量母親血漿內的胎兒,

僅需採取孕婦靜脈血,利用新一代DNA測序技術對母體外周血漿中的遊離DNA片段(包含胎兒遊離DNA)進行測序,並將測序結果進行生物資訊分析,可以從中得到胎兒的遺傳資訊,從而檢測胎兒是否患三大

染色

體疾病

而這一發現之後,理

論上可以透過檢測遊離在母體外周血的胎兒DNA來檢測胎兒的遺傳物質,從而實現無創零風險的遺傳檢測

僅在中國,每年就有超過一百萬孕婦接受這項檢測。

拿獎拿的手軟,卻坦言“我對諾獎沒有興趣”...

神奇的NIPT

該項檢測的全稱為無

創產前DNA檢

(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

g,以下簡稱 NIP

T )。

而這個研究,開創了號稱千億的市場。

目前人們提到NIPT,首先想到的是唐氏綜合症的無創檢測,目前的唐氏綜合症無創檢測全球已經做了超百萬人次。

實際上NIPT可以檢測的不只是唐氏綜合症,而是包括唐氏綜合症在內的胎兒染色體非整

倍性風險檢測。

而傳統的血清學篩查手段存在很高的假陽性和漏檢率。

NIPT的神奇之處,就在於可以通過幾毫升外周血裡面分離的胎兒遊離DNA,就可以實現這種檢測,並且準確性可以達到

99。99%

拿獎拿的手軟,卻坦言“我對諾獎沒有興趣”...

透過NIPT首先解決了原有篩查技術的缺陷,即高假陽性率,降低了做羊水穿刺的數量,避免了很多穿刺手術可能出現的問題,最重要的是安全性和可靠性都很高。

在盧煜明發現的遊離DNA的基礎上,斯坦福大學的Stephen Quake教授發表研究論文,檢測胎兒幾乎所有的DNA,也就是可以檢測幾乎所有的遺傳性疾病,甚至檢測胎兒的所有基因。

癌症也能無創診斷?

此外,盧煜明教授還將血漿遊離DNA檢測技術用於其它疾病,特別是癌症的診斷,並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比如,在鼻咽癌病人血漿中檢測與鼻咽癌關係密切的EB 病毒DNA,準確度高達95%。透過遊離DNA甲基化檢測,來進行腫瘤組織溯源等等。

而這些技術將把對癌症等疾病的無創診斷帶入分子層面的“精準”時代。

拿獎拿的手軟,卻坦言“我對諾獎沒有興趣”...

來看看別人對盧煜明教授的彩虹屁評價

復旦-中植科學獎理事會評

作為無細胞DNA分子領域的領軍人物,盧煜明和他的團隊還不斷延拓研究的深度和廣度,正逐步將研發的技術應用到癌症的早期診斷和治療監測中,造福更多的患者。

AACCWallace H。 Coulter講學獎

盧煜明在血漿DNA診斷技術的貢獻,尤其是他開創革命性的“無創性產前診斷”方法。

中國的科研未來充滿希望

看到這你可能會問,盧煜明在國際上不僅拿了這麼多大獎,身邊的人也對他讚許有加,現在還留在中國嗎?

超模君很肯定的告訴你,作為中國香港人,

盧煜明

沒有留在英國繼續做研究,選擇了回國

(1997年回國,正值香港迴歸),

至今一直在香港中文大學從事他所熱愛的科學研究。

拿獎拿的手軟,卻坦言“我對諾獎沒有興趣”...

“很高興我的研究在國際上受到注意。”2016年10月,盧煜明接受新華社訪問時表示,研究結果得到國際傳媒和科學家關注,對於中國香港科研發展來說是好事,相信有助進一步帶動科研氣氛。

盧煜明認為:

中國香港科研的未來充滿希望,尤其近年不少香港科學家入選國際科學院,加上政府積極鼓勵科研創業,各界慷慨捐助,這都有利於中國香港整體科研事業發展,培育科研人才。

作為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副院長,盧煜明埋首研究的同時,也肩負起作育英才的責任,對於越來越多年輕人願意投身科研感到欣慰。

他認為,做科學家一定要有國際視野,他鼓勵年輕人爭取多與國外專家交流,到國外頂尖大學感受濃厚的科研氣氛,將所學帶回香港。

年輕人的本錢是時間,如果想試,就應該儘量去試,不要太多顧慮。

寫在最後

2016年10月,

接受採訪期間,盧煜明笑言:

我們最初就用這技術拿到了專利,但是一開始沒有人要,後來有一家公司要了,幾年後還把它還給了我們。

從無到有,前後共22個年頭。

一個被人嘲笑的靈感

,盧煜明教授堅持了22年,終見碩果累累。正如網上說的那句話:”

人生在世,難免風浪,若覺顛簸,我自帶船槳“。

在這裡,超模君也期待他下次

能站上諾貝爾獎的領獎臺,再次為國爭光!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