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遊戲/ 正文

心理學:女兒和父親的關係,往往決定了她會遇見什麼樣的愛人

心理學:女兒和父親的關係,往往決定了她會遇見什麼樣的愛人

在人們越來越意識到心理健康這一問題的重要性的時候,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也被越來越多的人關注。

毋庸置疑,原生家庭對人的影響很大,且意義深遠,甚至很多人揹負著這種影響度過一生。

原生家庭對子女的影響,還體現在擇偶方面,父親和女兒的關係以及相處模式,往往決定了她會遇見什麼樣的愛人。

心理學:女兒和父親的關係,往往決定了她會遇見什麼樣的愛人

父親是女兒生命中一個重要的存在

父親是女兒接觸的第一個人男性,這在女兒人生之初便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這是女孩有生以來對異性的第一印象,且非常深刻。

在我們在現實生活中,大多數父親在女兒心裡,都是那個無所不能,寵著自己,愛著自己,能保護自己的人。

父親象徵著一種能力,一種如山般的愛,有父親疼愛的女孩,總是覺得在外面很有底氣,從某種角度來看,父親就像是女兒的一個靠山、一種驕傲。

當然,不是每個女孩都如此幸運,有父親的疼愛和保護,還有的女孩在單親家庭跟隨母親生活。

對這樣的女孩來說,父親的角色在自己生活中是一種缺失,也是一種遺憾,她們長大後,往往不知道怎麼面對異性,更不知如何與對方相處。

也有一部分女孩,雖然父母雙全,但是和父親的關係並不怎麼好,這樣的女孩在以後的人生中,也會受到很大人影響,尤其是在擇偶方面。

心理學:女兒和父親的關係,往往決定了她會遇見什麼樣的愛人

父親帶給女兒的感覺,往往影響女兒的擇偶標準

父親和女兒的相處模式對女兒的影響最大,也就是說父親帶給自己的真實感受,是最重要的。

著名作家張愛玲,就生長在一個殘缺的家庭裡,父母感情不和,在她很小的時候,父母離異,母親離家去了英國,張愛玲和弟弟張子靜風則跟隨父親生活。

其實,在她小的時候,父親還是非常疼愛她的,並且非常欣賞女兒自幼就展現出的文學天賦。

但是後來,隨著繼母進家,父親寵後妻,張愛玲和父親的關係日漸疏離,直到後來,她和繼母發生衝突,父親不分青紅皂白打了她,從此這段父女緣便結束了。

不得不說,張愛玲的生命裡,父愛是不完整的,這種缺憾,在她以後的人生中很明顯的得到了體現。

24歲的張愛玲與38歲且已經結婚成家的胡蘭成結識、相愛,胡蘭成選擇與妻子離婚,和張愛玲牽手。

張愛玲無疑是深愛胡蘭成的,胡蘭成同她父親一樣欣賞她的才華,又在年齡上比她大出許多,這些現象都很像是張愛玲對缺失的父親的一種回補。

但是,胡蘭成並沒有帶給張愛玲渴望得到的安全感,在婚後不久就先後有了其他不同的女人,張愛玲委屈沒能求全,最終無奈選擇結束了只有短短三年的婚姻。

心理學:女兒和父親的關係,往往決定了她會遇見什麼樣的愛人

“愛一個人會卑微到塵埃裡,然後開出花來。你大可以愛他到塵埃裡,但你記住沒人會愛塵埃裡的你。”正是張愛玲對自己這段感情的感悟。

後來,張愛玲遇到了她生命中的第二任丈夫——賴雅先生,他們年齡相差了整整30歲。

賴雅先生身體不好,張愛玲對他始終不離不棄,直至照顧他走到人生終點。

張愛玲的感情之路可謂是坎坷的,她兩任丈夫都比自己年齡大出很多,她總是愛上年長的男性,這正是對缺失的父愛的一種渴望。

張愛玲被娶了繼母的父親忽視,被花心的胡蘭成拋棄,而賴雅的離世,對張愛玲也是另一種形式的遺棄。

這在心理學角度來看,就是一種典型的“強迫怕重複”,她的生命裡總是重複著被拋棄的事實。

不得不說,父親對於女兒擇偶起到了極其重要的影響。

心理學:女兒和父親的關係,往往決定了她會遇見什麼樣的愛人

客觀看待父親和自己的關係,走出自己新的人生之路

雖然,父親對女兒的影響是非常大的,但是,人終究不能任由命運擺佈。

或者說,不能一代一代把原生家庭的模式複製下去。

作為每個不同的個體,不能把自己的婚姻和未來交付到父輩的影響裡。

在我們長大成人以後,要多去思考,回頭審視父親的優、缺點,客觀評價父親的一切,包括和自己的關係。

這樣,就可以衝破固有的模式,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和最適合自己的愛人。

而不是用自己一個全新的人生,去替上一代人給我們的遺憾買單。

心理學:女兒和父親的關係,往往決定了她會遇見什麼樣的愛人

當然,當我們成為了人父、人母之後,儘量多為子女考慮,盡到父母應有的責任和義務,讓孩子儘量生活在一個幸福的家庭裡,別讓孩子心存遺憾,更不要讓孩子揹負著家庭情感包袱度過一生。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