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遊戲/ 正文

無意中發現,在“杭州印”的41到43層,其實還有一面“生態牆”

“杭州印”是濱江最有特色的地標建築之一,因其主體部分幾乎被分成了一寬一窄的兩幢樓,這種“粗細腿建築”的外觀,曾被不少網友形容為“大褲衩”或者“大秋褲”。當然,也有不少人認為它造型獨特並且對之誇讚不已,正如莎士比亞所說:“一千個人心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據說當時邀請的是馳名世界的加拿大B+H設計公司,以“三潭印月”為參照物傾力設計。光設計成本的投入,就高達1個多億。整個建築的外立面全部使用玻璃幕牆,這樣恰好可以把水紋的效果詮釋得淋漓盡致。“這個構想既傳承了杭州的人文情懷和歷史,又結合了國際化的審美視野。”當然,對於類似於我這樣偏傳統的人來說,還是需要心態更加包容一些才能理解。

無意中發現,在“杭州印”的41到43層,其實還有一面“生態牆”

前段時間入住位於 “杭州印”A座的高階酒店,不僅被和新加坡金沙酒店一樣的無邊游泳池驚豔到,還好好領略了一番錢塘江風景,無論白天還是黑夜,在樓頂遠眺時,甚至還能依稀看到西湖的影子。有趣的是在我尋找最佳觀景點的途中,還發現一面“生態牆”,個人覺得就算是在整個杭州,也比較“罕見”。

無意中發現,在“杭州印”的41到43層,其實還有一面“生態牆”

“杭州印”A座的36到41層,現在都隸屬於“詩莉莉漫戈塔·天池酒店”,但其實在無邊泳池後面,還有更高的觀景平臺,只不過平時能上去的唯一通道都是“大門緊鎖”的,所以我相信知道和上去過的人應該很少吧。

無意中發現,在“杭州印”的41到43層,其實還有一面“生態牆”

因為喜歡拍照,所以在旅遊或入住一些高樓大廈時,總會想要登到最高處看看。雖然現在可以用航拍節省不少體力和時間,但這個“壞習慣”卻好像一直改不了。 “杭州印”的電梯最高能抵達41層,出門右轉是酒吧,酒吧兩邊分別是“紀念碑谷”和泳池。如果要到我說的這個觀景平臺,出電梯後就得往左走。進門穿過幾十米長的過道,就會豁然開朗,抵達樓頂的另一個“露臺”。這時候抬頭看,會發現這樣的類似於“陽光房”一樣的建築。

無意中發現,在“杭州印”的41到43層,其實還有一面“生態牆”

無意中發現,在“杭州印”的41到43層,其實還有一面“生態牆”

這兩面“植物生態牆”呈直角而立,高度約有十幾米,中間“包裹”著數折兩三層的樓梯,沿梯而上走到底,才是真正的 “杭州印”之巔。在這裡觀江景,視野絕佳,毫無遮擋,可惜想要上來得隨緣,得看樓下的側門有沒有開。大概正在裝修茶室或者另外風格酒吧。我和當時在場的建築工人打過招呼,才進來的。

無意中發現,在“杭州印”的41到43層,其實還有一面“生態牆”

無意中發現,在“杭州印”的41到43層,其實還有一面“生態牆”

不過相對於大太陽下“千篇一律”的城市風光,我更喜歡這兩面生態牆的畫風。透過各種不同紋路的玻璃,它們“身後”的綠植都展現出別樣的風韻,相當“招人眼球”。

無意中發現,在“杭州印”的41到43層,其實還有一面“生態牆”

無意中發現,在“杭州印”的41到43層,其實還有一面“生態牆”

“蜂窩”和“波紋”更是其中的經典,清晰的紋路,微微起伏的凹凸不平,在陽光照射下,形成對比強烈的明暗交替,像一幅幅寫意的油畫,十分好看。

無意中發現,在“杭州印”的41到43層,其實還有一面“生態牆”

無意中發現,在“杭州印”的41到43層,其實還有一面“生態牆”

以 “磨砂”為主調的玻璃,則讓“風景”變得更加朦朧,在模糊中感受抽象的花與葉,別有一種趣味。

無意中發現,在“杭州印”的41到43層,其實還有一面“生態牆”

無意中發現,在“杭州印”的41到43層,其實還有一面“生態牆”

對花卉知之甚少,這裡的白色應該是梔子花或者什麼蘭,看上去應該有人一直精心照料著,長得鬱鬱蔥蔥,生機勃勃。類似的植物生態牆在城市建築中很常見,但是在“杭州印”41層到43層(毛估估,理論上它最高只有41)之間也有,倒確實出乎我意料。

無意中發現,在“杭州印”的41到43層,其實還有一面“生態牆”

(圖文作者:阿陸,謝絕轉載哦,歡迎關注收藏和點贊)

無意中發現,在“杭州印”的41到43層,其實還有一面“生態牆”

“杭州印”地處濱江區核心商務地段,與錢江新城、奧體中心和濱江高新區三大新城CBD(中央商務區)中心在錢塘江畔交相輝映。朋友們如果到這裡打卡,可以隨緣到它真正的樓頂逛逛,除了可以體驗一覽無遺的視角,這面生態牆也挺有個性,值得“啪啪啪”。

無意中發現,在“杭州印”的41到43層,其實還有一面“生態牆”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