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遊戲/ 正文

以萬物為芻狗是一種怎樣的情懷

以萬物為芻狗是一種怎樣的情懷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是什麼意思?其實這其中蘊藏著一個很大的情懷,天地默默地長養萬物,而不主宰萬物,沒有偏私之情,這是一種何等的慈悲呀!

老子眼界非常開闊,他舉了一個我們可以從生活中感知和認識到的問題: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天地,是指一個宏大的客觀存在。我們都生活在天地之間,我們從懂事時就仰頭看天,我們也知道天和我們直接的關係,而大地是承載我們的地方。當然,天地所承載、覆罩、生髮的是萬物,毀滅的也是萬物。天地在生、發、毀、滅萬物的過程中,它並沒有偏私,並沒有親愛與憎恨,也就是說它不仁。

仁的含義是指因為親(包括血緣關係、個人私密的關係)、因為愛(愛是人們之間的一種可以從血緣發展成一種非血緣而血緣的關係,比如說一對男女,他們以前沒有血緣關係,因為愛,他們之間就可以發展出血緣關係,也就是說他們有後代)我們就會忍。忍是當我們在各種情感中經歷非常難受的過程時,我們不想傷害我們的親、破壞我們的愛,我們就得忍,忍是仁的一個表達,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所以,仁包含三個內容:親、愛、忍。

但是,無論是親,還是愛,還是忍,其基礎都是偏私。

我們之親是血親,是對關係密切的人親,不可能對所有人親,親是因為有私;

愛亦然,雖然我們想博愛,想愛所有人,實際上是不可能的,就是放開來去愛,你也愛不了幾個人,你也不會愛所有人。但是,愛是萌生的,是我們內心自己而來的,為什麼?為我的選擇,為我的親、為我的仁而來的,所以愛也是一種偏私,不會對所有人。

忍,也是一樣的,你會對你的孩子忍,父母忍,你會對你的至親、至愛忍,但是你會有忍無可忍,你還有很多懶得忍,為什麼?因為你有偏私。

所以,仁說到底,就是一種偏私。

《說文解字》裡對仁的解釋就是:親。

在《釋名》(也是中國古老的一部字典)中解釋說仁就是:忍。

我引用莊子的一段話來說明這個仁。商的宰相湯問莊子,到底什麼是仁?莊子說:虎狼,仁也。也就是說,老虎、狼這種兇猛的動物,它們對自己的孩子表現出來的親、愛和忍讓,那就是仁。

正是因為它們親它們的孩子,愛它們的孩子,忍讓它們的孩子,所以,儘管它們已很累了,但孩子餓、孩子鬧著要吃的,狼、虎的爸爸媽媽還得出去尋獵。在尋獵的過程中,對比它們弱小的動物捕殺。捕殺當然是殘忍的,當然是破壞別人的親與愛,但為了它的親、它的愛,它就要去捕殺。所以仁是什麼,仁就是偏私。偏私是什麼,偏私就是虎狼。

天地不仁:覆罩萬物的天空,承載萬物的大地,在生養萬物的過程中沒有偏私,並不親、愛、忍誰,沒有特別的袒護。

以萬物為芻狗:不偏私,不袒護萬物,但為什麼把萬物當芻狗?

芻狗,是古代祭祀時用的一種祭祀品,通常是用木棍、草等紮起來的模仿牛呀,羊呀,狗呀的模擬物,用來祭祀祖先或者其它的尊神,這種東西就叫芻狗。

它的特點是:做好了以後要放在一個箱子裡,外面包上布,在布上描繪、塗色,讓它顯得更真,以表達人們祭祀之心的虔誠。這個東西被放在供臺上用於祭祀活動的時候,它代表著人們內心的虔誠,所以是受人尊重之物,這就是它的用途。它這個用途也是人們的需求,但是當祭祀活動完了之後,就再也沒有人把它當個供品供著了。

莊子有段故事講得非常好,說的是在祭祀活動時,人們把這些芻狗神聖地供著,大家都虔誠地跪拜,完事後,沒人管了,甚至散場時人潮擁擠,還把它踩爛了,隨後,撿柴禾的人撿回去當柴禾燒了。

為了避免出現這樣對待剛供完的芻狗,不讓大家心裡不舒服,所以後來就發展成事後把它燒了,燒的過程中讓它自行燃燒,不助燃,有些還演化成祭祀活動的一個環節了。

天地不仁,意思就是天地沒有偏私,以萬物為芻狗,意思就是既敬重這些物,又不把這些物當成累贅。你生,我助你生;你死,我任你死。春夏秋冬是天地之為,春就發,夏就長,秋就收,冬就滅,這很自然。任由事物生、發、衰、敗,這就叫把萬物當芻狗。

這其實是一種大慈大悲的境界!正是這種無言的境界,才能夠使萬物默默執行而不離於道。你的存在、你的為人處世如果是以這樣的一種狀態呈現的話,那麼你生命自然就處於圓融與和諧中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