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遊戲/ 正文

豐收時節叩蒼穹:一年兩發射,意味著什麼?

“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農曆五月是一個豐收的時節。今天上午,神舟十四號發射升空,陳冬、劉洋、蔡旭哲3名航天員執行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行任務。

巧合的是,在發射前的見面會上,曾經執飛神舟九號發射的我國第一位女航天員劉洋,談到了“收穫”二字。

豐收時節叩蒼穹:一年兩發射,意味著什麼?

過去十年,劉洋的“收穫”滿滿。她的這次出現引人注目。執飛神舟九號已經10年前的往事,但劉洋並沒有沉浸在航天榮譽裡,2014年進入清華大學繼續學習,2018年10月畢業,完成社會學專業學習,獲得了研究生學歷和法學博士學歷,如今她還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劉洋曾說過: “離地三尺不分男女。”為了再次飛向太空,劉洋展開了刻苦的體能訓練,讓她時隔10年再次有機會出發。十年磨一劍,證明了一句話:優秀的人一直在奔跑。

蔡旭哲則以十二年的堅持不懈,終於“收穫”執飛神舟十四號的重任。蔡旭哲是“新面孔的老將”,46歲的蔡旭哲比陳冬、劉洋大兩歲,他是我國第二批航天員,從飛行員選拔為航天員已經12年。12年來,蔡旭哲目送多批戰友出征太空、載譽凱旋,雖然機會一直沒有青睞他,但他一直在默默努力。轉椅訓練曾經是他的弱項。第一次坐轉椅練習時,他非常痛苦,臉色蒼白,腹內翻江倒海,久久不能恢復,考核結果是二級。回到家,他反覆原地打轉著練習,逐漸克服了轉椅訓練帶來的強烈不適感,考核結果終於達到了一級水平。他最喜歡楊根思講的“三個不相信”:第一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務,第二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難,第三不相信有戰勝不了的敵人。

三人乘組中氣定神閒的陳冬,從2016年首次執飛神舟十一號,到今天執飛神舟十四號,歷經6年,44歲的陳冬成長為“最年輕乘組”指令長。成功背後是磨礪,為了飛天夢想,他曾在朋友圈“失蹤”6年。2012年,遠在洛陽的高中班主任姚志強思念愛徒陳冬心切,在洛陽晚報以《姚老師“想念你”》為題登報尋找陳冬。姚志強老師哪裡知道,為了實現飛天夢想,陳冬正在航天城全身心地投入訓練,6年來幾乎把自己和外界隔絕。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 豐收的喜悅屬於每一個航天人,也屬於我們偉大的祖國。

1992年9月,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項,並確立了“三步走”藍圖:第一步,將航天員送入太空並安全返回;第二步,突破出艙技術,發射空間實驗室;第三步建造空間站。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號成功發射,楊利偉成為傳奇,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完成第一步;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號發射升空,進入預定軌道,航天員翟志剛於9月27日進行出艙活動,完成中國人首次太空行走。2011年11月1日,酒泉載人航天發射場發射長征2F遙八火箭,將神舟八號飛船送入預定軌道,11月3日,神舟八號與天宮一號完成剛性連線,形成了組合體,中國載人航天完成第二步。2021年4月29日,天和核心艙發射,中國空間站建設大幕正式開啟,天舟二號、三號接連飛天,神舟十二號、神舟十三號航天員長期駐留,各項關鍵技術成功驗證,第三步正在如期推進。

今年4月16日,在太空遨遊半年的神舟十三號飛船在東風著陸場平安降落,太空“出差”183天的3名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重回地球的懷抱;不到一個月,5月10日搭載天舟四號貨運飛船的長征七號遙五運載火箭在我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成功,入軌後順利完成狀態設定,採用自主快速交會對接模式,成功對接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後向埠;50天后,神舟十四號騰空而起,航天事業發展步入發展快車道。

豐收時節叩蒼穹:一年兩發射,意味著什麼?

回看神舟系列飛船載人發射,每次發射間隔時間一般在兩到三年, 2021年開始加快,一年時間裡,我們連續發射了兩次載人航天飛船。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年初表示,2022年,我國的航天發射將超過40次,其中包括6次重大載人航天任務,分別是2次貨運飛船,2次載人飛船以及2個實驗艙,此外,長征六號甲運載火箭也將進行首飛,我國的空間站將完成全部建設。這意味著在2022年,我國載人航天事業“三十而立”,1992年確定的航天“三步走”藍圖將實現。

6月4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林西強介紹,神舟十四號飛行任務期間將全面完成以天和核心艙、問天實驗艙和夢天實驗艙為基本構型的天宮空間站建造,建成國家太空實驗室。

值得關注的是,此次神舟十四號乘組的指令長陳冬,2016年神舟十一號任務是他首次太空之旅,當時在太空駐留了33天,重新整理了當時的紀錄。如今他執飛神舟十四號,在太空駐留半年,將創造我國航天員在太空最長駐留時間紀錄。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