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遊戲/ 正文

七夕今宵看碧霄,牽手織女渡河橋

七夕今宵看碧霄,牽手織女渡河橋

七夕今宵看碧霄,牽手織女渡河橋

農曆七月七日之夜,牛郎織女在天河相會。杜甫《牽牛織女》詩曰:“ 牽牛出河西,織女處其東。萬古永相望,七夕誰見同。”古時婦女於是夜在庭院中祭拜織女,乞求智巧,即乞巧。唐人林傑也有《乞巧》詩云:“七夕今宵看碧霄,牽手織女渡河橋。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傳說中的織女是一位紡織高手、女紅大師,只有在每年農曆七月七日才出現一次,所以女子們要在此夜沐浴淨身,打扮得既莊重而又漂亮,在庭院中安上一張供桌,上面擺上茶、酒、水果、五子(桂圓、紅棗、榛子、花生,瓜子)等祭品。因為織女是個美女,所以還要在瓶子裡插上幾枝鮮花和幾束紅紙,前面放置一個小香爐,插上幾炷香。少女少婦們在案前焚香禮拜,面向織女星座,虔誠禱告,乞求智慧和巧藝。清代詩人蔡雲有詩曰:“幾多女伴拜前庭,豔說銀河駕鵲翎。巧果堆盤卿負腹,年年乞巧靳雙星。”

乞巧習俗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西京雜記》有“漢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七夕之夜,女子手執五色絲線和連續排列的九孔針(或五孔針、七孔針),藉助月光,連續穿針引線,將線快速全部穿過針孔者稱為“得巧”,即獲勝者。反之就是輸家。輸家還要準備獎品或禮物,頒發給勝者。

《荊楚歲時記》記載:“七月七日為牛郎織女聚會之夜。是夕,人家婦女結綵樓,穿七孔針,或以金銀瑜石為針,陳几筵酒脯瓜果於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網於瓜上,則以為符應。”

《開元天寶遺事》中說:“七夕,宮中以錦結成樓殿,高百尺,上可以勝數十人,陳以瓜果酒炙,設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妃嬪各以九孔針、五色線向月穿之,過者為得巧之侯。動清商之曲,宴樂達旦。土民之家皆效之。”

南朝梁時的詩人劉遵有《七夕穿針》詩一首:“步月如有意,情來不自禁。向花抽一縷,舉袖弄雙針。”描寫了穿針女子於花前月下,以穿雙針爭強鬥巧的情景。

明清時期,更加流行的是投針驗巧,即在水盆中放入縫衣針,以盆底針影形狀判斷是否“得巧”。

《燕京歲時記》記載:“京師閨閣,於七月七日以碗水暴日下,各投小針,浮之水面,徐視水底日影,或散如花,動如雲,細如線,粗如椎,因以卜女之巧拙。俗謂之丟針兒。”在七月六日,就把一個水盆放在院子裡,倒入“鴛鴦水”。“鴛鴦水”是指把白天取的水和夜間取的水混合,或者是把河水和井水混合。露天過夜,第二天,再曬一上午,透過陽光的照射,水的表面依稀生成薄膜。到了下午,取出縫衣針輕輕地平放在水面上,針不會下沉,在水底下折射出針影。如果針影形成各種各樣的形狀,便是勝者;如果針影是筆直的一條線,就是敗者。

《帝京景物略》說:“七月七日之午丟巧針。婦女曝盎水日中,頃之,水膜生面,繡針投之則浮,看水底針影。有成雲物花頭鳥獸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謂乞得巧;其影粗如槌、細如絲、直如軸蠟,此拙徵矣。婦或嘆,女有泣者。”

古時候的七月七日也是女兒節,元朝京城一帶在這天要將嫁出的女兒接回孃家過“七夕節”。元末有“松雲道人”之稱的熊夢祥在《析津志》中記載:“宮廷、宰輔、士庶之家,鹹作大棚,張掛七夕牽牛織女圖,盛陳瓜果、酒、餅、蔬菜、肉脯,邀請女流作巧節會,稱曰女孩兒節。占卜貞咎,飲宴盡歡,次日饋送還家。”

現代作家歐陽山在《三家巷》中寫道:“這七月七日是女兒的節日,所有的女孩子家都要獨出心裁,做出一些奇妙精緻的巧活兒。”

七夕這天,閨閣裡的秀女們打扮得花枝招展,到田園鄉野遊玩,逛逛街市,盡情購物。宋朝時期,在京城汴梁專門為女子們設定乞巧物品專賣市場,即乞巧市。

宋人羅燁、金盈之編輯的《醉翁談錄》說:“七夕,潘樓前買賣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車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車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復得出,至夜方散。”

《東京夢華錄》也有介紹:七夕前,身穿羅綺者充斥街市,隨即有折來尚未開的荷花,京城中人擅做假的雙頭蓮,賞玩一時,然後又帶回家去,路人見了,紛紛流露出讚歎喜愛的神情。從乞巧市的繁華熱鬧的景象,可看出當時七夕節的盛況。

(本篇完)

釋出於:廣東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