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遊戲/ 正文

春節吃飯,不能犯的三個大忌

文 | 有書霞光滿天 · 主播 | 阿成

春節吃飯,不能犯的三個大忌

《禮記》中說:

“夫禮之初,始諸飲食。”

中國禮儀的源頭,起於一張熟悉的飯桌。

飲食中,需遵循一定的言行規範,做到有章可循,有據可依。

無規矩不成方圓。

吃飯,就是這麼一件有規有矩的事。

春節將至,聚餐必不可少,我們要如何呈現吃飯的規矩呢?

春節吃飯,不能犯的三個大忌

用餐禁忌

不學禮,無以立。

民以食為天,用餐禮為先。

一個沒有用餐禮儀的人,難以被同坐之人待見。

過年的美食桌上,都藏著哪些中式禮儀呢?

1。用筷有“三忌”

《詠箸 》中說:

“莫道筷箸小,日日伴君餐。

千年甘苦史,盡在雙筷間。”

對中國人來說,筷子,不只是吃飯的工具,更承載著情感與記憶。

使用筷子時,我們要注意以下三點:

忌舔筷

當筷子上沾到菜餚或湯汁時,切勿用嘴舔或啃咬。

不然,會嚴重暴露自己的粗俗,而若再用此筷去夾菜,更會令他人感覺噁心。

可以選擇在碗邊或飯裡,揩掉附著物,最好使用公筷去夾菜。

忌迷筷

若菜品較多,無法準確判斷下筷位置時,切勿手握筷子,迷離地尋找食物。

如此,會令他人不敢貿然下筷,也會讓主人擔憂飯菜不合心意。

放下筷子,看準食物,再舉筷去夾。

忌移筷

所謂移筷,指的是剛夾了一口菜吃完,又立即夾菜。

此舉會讓人感覺狼吞虎嚥、吃相難看。

夾一口菜,配一口飯;飯菜未上桌,可

放下筷子,稍作停頓再夾。

2。飯前幫忙擺餐具

開餐前,莫要一味等著吃,可適當地幫忙擺餐具,準備就餐。

這裡要注意的是:筷子的擺放方式。

無論是放一雙筷子,還是一堆筷子,切勿出現有長有短的情況,這犯了“三長兩短”的忌諱。

正確做法是,筷頭筷尾對齊,整齊地碼在筷託上或盤中。

當一切準備就緒,一定要記得:長輩先入座、先動筷。

《大學》雲: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敬老是傳統美德。

首先,請長輩先入座;其次,長輩未動筷前,晚輩不可自顧自開吃。

3。飯中莫敲碗碟

酒酣腦熱之際,有人會忍不住敲碗打碟,而很多人卻都嫌棄此行為。

一來,敲打碗碟製造噪音,

會破壞他人用

餐情緒。

二來,只有乞丐要飯的時候才會用筷子敲碗,寓意不好。

如果敲碗被做飯的聽到,還以為吃飯的客人不滿意,正在淬毒自己趕緊上菜。

用筷子敲碗不僅不雅觀,也很不禮貌。

過年聚餐,講究一團和氣,切勿失了禮數。

4。  飯後椅子復位,幫忙收拾

老子有言:

“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做事有始有終,做人才能功德圓滿。

有人吃完飯,會直接抬腳走人,留下歪歪扭扭的凳子,讓人看著彆扭。

切記:先一步離開餐桌時,一定要將椅子復位。

有人會隨手一推或用腳踢,由此發出凳子與地板摩擦的噪音,引人不適。

可以將椅子輕輕抬離地面,向桌子下邊挪,再輕輕放下。

最後,當全部人就餐完畢,可適當地幫著收拾桌子碗筷、清理垃圾。

春節吃飯,不能犯的三個大忌

春節吃飯,不能犯的三個大忌

習俗禁忌

古人云:

“風俗,天下之大事也。”

社會的風氣,是關係到國家命運的。

吃飯的風氣,也關乎百姓的運氣與福報。

餐桌上,有哪些需要注意的習俗禁忌呢?

1。 不要常翻魚

翻魚,諧音“翻餘”,翻到富貴的反面,即是貧窮。

古時,為討吉利,漁民不翻魚,因為:翻魚就像翻船。

而有些地區,是“客不翻魚”,即客人翻魚,會把餘福帶走,對主人不尊重。

常見的做法是:吃完一面的魚肉,把中間的脊骨去掉後,再吃下面的肉。

一來保住餘福,二來避免翻動時將魚的形狀搞壞或湯汁四濺。

當然,若是不忌諱,應由主人來翻魚。

從魚頭開始倒轉一面,就像“掉頭”一樣。

翻動時保持沉默,或者說“正過來、順過來”的一些吉祥話。

2。手要扶碗

古代有個叫曹全的乞丐。

因救了皇帝,他得到一隻刻著“奉旨行乞”的飯碗,從而被達官貴人諸多照顧。

但曹全有個不好的習慣:吃飯從不扶碗。

有一天,他不慎打碎了碗,居然再次向皇帝要飯碗。

皇帝勃然大怒,不僅懲罰他“永世行乞”,更處罰了那些曾與其套近乎的人。

因而,時至今日,長輩們都會告誡:手不扶碗窮一世。

中國人,歷來看重飯碗。

吃飯時,需一手用筷,一手扶碗,牢牢地捧好自己的飯碗。

3。用筷忌插筷

碗中插筷,是祭奠先人的方式。

不管是把筷子插入誰的碗中,都會讓在場之人頓感不暢、心生膈應。

正確做法是:

若用餐暫停,可將筷子整齊放於碗邊。

注意:避免直接將筷子放在碗上面,此為“架空”,不吉利。

若需要遞筷子,則用雙手拿筷子中間位置,將筷子粗的那邊向著對方。

4。  莫說“要飯嗎?”

俗話說:

“一句話讓人笑,一句話讓人跳。”

這句話,用在問人是否需要添飯時,真是太恰當不過了。

有人會直接說:

(還)

要飯嗎?

當下,對方定會臉色一變,心生不悅。因為,只有乞討者才是“要飯的”。

正確的說法是:您要添/加飯嗎?

或者是:我再給你盛一碗。

在餐桌上,一個懂得說話禮儀之人,定會讓人另眼相看。

春節吃飯,不能犯的三個大忌

春節吃飯,不能犯的三個大忌

習慣禁忌

人的一生,就是一個個習慣的總和。

餐桌禮儀,也是一個個習慣成自然。

有哪些習慣能為禮儀加分,又有哪些會減分呢?

1。用餐莫抖腿

明朝有個叫解長青計程車子,他才華橫溢,卻愛抖腿聳肩。

有一年,他參加殿試,以“仁愛”為主題,深得皇帝賞識。

談興一起,竟不自覺地抖起了腿,聳起了肩。

皇帝臉色突變,下令:解長青剝去功名,永世不得錄用,並延續三代。

解長青懵了。

後來,小太監告知了內幕:

解長青本已被定為狀元,卻當著有腿疾、半身不遂的聖上抖腿聳肩,讓皇帝感

到被諷刺挖苦!

於是,抖腿聳肩毀三代,就這麼流傳到了今天。

樹搖葉落,人搖福薄。

一個“得瑟”地抖腿的人,總是處於不安穩的狀態,又如何聚財呢?

2。倒酒莫反手

中國傳統祭祖時,倒酒供飯都用反手。

若在飯桌上反手倒酒,一來顯得沒什麼見識,二來更是犯忌諱,不尊重人。

正確的倒酒姿勢是:

用右手拿著酒瓶的三分之二處,或用雙手拿酒瓶,更顯穩妥和尊敬。

當然,若能站起來倒,則顯得更有禮貌。

3。夾菜忌跨菜

所謂跨菜,是指當有人夾菜時,自己卻跨過他的手,夾另一個菜。

正確做法是:

若是可轉型餐桌,需等他人夾完後再轉動夾菜;

若是固定型餐桌,儘量吃自己夠得著的菜品,避免遠距離夾菜。

當然,視場合不同,亦可請旁人代勞。

而且也要注意遇到自己不喜歡吃的,不要在盤中

翻來翻去挑選。

夾菜,碰到菜餚直接夾起;

不喜歡的,少吃幾口;喜歡的,亦不可一味吃到撐。

4。吃飯不出聲,

喝湯不吸溜

吃飯時,切勿發出吧唧聲;而嘴裡有食物時,需吞嚥了再開口說話,避免噴出來。

喝湯時,切勿將嘴湊上去吸溜湯,也不要端起碗一飲而盡。

正確做法是:用湯匙舀起來一口一口地喝。

湯要喝盡時,應左手端碗,將湯碗稍微側轉,然後持湯匙舀湯。

期間,避免湯匙與碗不斷碰撞發出聲音,嘴裡也不能發出“呼嚕呼嚕”的聲音。

最後,一定要記得:吃完一頓飯,感謝做飯的人。

良言一句三冬暖。

一句“太好吃了”,會讓做

飯者喜笑顏開;

一句“謝謝你,辛苦了”,會讓掌勺人倍感欣慰。

古人云:

“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

細節定成敗,微處看家教。

一張餐桌,點點滴滴,承載著被食物滋養的身體,也傳承著被禮儀規範的舉止。

心有所畏,行有所止。

願2023,我們都能好好吃飯,有規有矩,傳承一個家庭最寶貴的財富。共勉!

釋出於:北京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