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遊戲/ 正文

“防內鬼”成了小米造車的第一個難題

看新款汽車曝光,大概是車圈小夥伴最快樂的事了,說明廠商又有更新迭代的動作,也可以圍繞新車展開猜想以及激烈的討論。而汽車廠商對於新車外觀、偽裝路試車等圖片洩露也比較寬容,因為這能夠激起網友們的關注,從而獲取熱度。

一些跨界加入造車的公司,大概也深知“神秘新車”曝光帶來的效果,針對各種爆料以及實車諜照採取的態度也是比較開放的。

但也有跨界而來的“汽車廠商”打破了這一份“寧靜”,開創了洩露曝光罰款的先河。近日,@小米公司發言人發文稱,小米汽車合作方北京某模塑公司因對其下游供應鏈管理不善,洩露了前後保險槓的早期設計稿。

根據公司內部的《保密協議》,小米集團對這家公司進行了嚴肅處理,要求其升級保密措施,並罰款100萬元。

“防內鬼”成了小米造車的第一個難題

(圖片來自微博)

據小雷所知,小米算是汽車圈中第一家針對汽車外觀洩露罰款的企業,並且採取了與手機外觀洩露相同的處罰措施,小米創始人雷軍也對此表示零容忍,

這也成為了小米汽車歷史上的“第一桶金”,汽車還沒開賣就先賺個100萬。

當然了,此次洩露事件跟其它實車諜照曝光性質不一樣。路試車諜照一般是由路人或者媒體等拍攝,他們並沒有跟車企簽署過保密協議,而且路試車一般有大量偽裝貼紙,即便是被拍到了也不至於被“看光”。

而供應商與車企合作時,必然要簽訂保密協議,以確保自己定製的設計、零部件不會流出,一旦不小心洩密,那麼就要揹負相當大的責任了。

說明一下,小米此次針對的是小米汽車前後保險槓3D渲染圖的曝光,並不是在網際網路廣泛流傳的整體外觀效果圖。這就意味著,小米汽車前後保險槓的曝光圖屬實,而且官方後續很有可能會對設計進行調整。距離小米汽車釋出大概還有一年的事件,進度還是能趕上的。

有人認為這是小米“自導自演”的宣傳做法,小雷不敢苟同。新品洩密雖然能博取熱度,但對於廠商也是一件風險極高的事。

洩密事件頻發,小米的保密形同虛設?

因為各種外觀洩漏以及開箱影片提前偷跑等原因,小米已經收到過不少個“100萬”了,主要集中在手機行業中,其它廠商卻很少發生這樣嚴重的洩密事件,小米的資訊保密因此也被網友調侃“堵不住的水管”。

不過小米把智慧手機的保密標準直接套用到汽車上,小雷認為不太妥當,手機跟汽車完全不是一個量級的產品,100萬對於汽車供應商而言恐怕沒什麼“威懾力”,汽車圈動不動就是幾個億的流水,雷老闆還得再狠點啊。

“防內鬼”成了小米造車的第一個難題

(圖片來自雷科技)

小米本身是做智慧手機起家的,初入造車行業應該也沒有太多經驗,手機和汽車的研發過程與思路都不盡相同,儘管都是製造,但造手機的經驗不能完全套到汽車上。

我們首先要了解一下手機與汽車的誕生過程,一臺手機的誕生要經過產品立項、工業設計、結構設計、硬體設計、軟體設計、專案管理、質量監督,而且手機算是整合度遠高於汽車的精密儀器,內部線路複雜,每一個步驟都需要大量工程師參與。

旗艦手機是商業秘密最多的地方,廠商往往會採用最高規格的零部件供應、獨立的工業/結構設計,以及透過與供應商緊密合作,花大成本定製的元器件。

這些都是一款產品含金量最高的部分,也是廠商最敏感、最不願意讓外人看到的東西。

“防內鬼”成了小米造車的第一個難題

(圖片來自小米)

大家也可以從廠商的宣傳動作上看到,一般只有次旗艦或者定位更低才會毫不吝嗇地把所有配置都提早預熱,而高階旗艦的預熱反而是十分十分玄學且有格調的海報,這就是因為高階產品的含金量太高,不可以提早透露給對手知道,次旗艦或其它產品就是把供應商的配置“堆”上去,不是什麼秘密,順便還能搶了“爆料人”的活。

造車需要保密的,可能只有小米

然而,汽車的誕生的過程跟手機不太一樣,首先要做概念設計,包括總體佈局以及外觀造型兩個部分,並根據市場調研得來的結果,對整車的效能與佈置等提出具體的要求,並在逐步完善、量產化的過程中,儘可能地追求“價效比”。

汽車不像手機每年迭代好幾款,每一款都可以在外觀、內部設計上大幅改動,汽車的迭代頂多就是換換車燈樣式、內飾設計,就算是新款了,或許只有技術積累達到一個層次後,才會進行一次改款。

“防內鬼”成了小米造車的第一個難題

(圖片來自路虎)

因為改款的成本太高了,大幅度改動設計方案,生產線、配套的元器件等都要重新定製並調整,考慮到售後維修服務,還需要單獨預留備件,對廠商的庫存也是巨大的挑戰。

相比之下,手機就容易多了,即便不更換模具,也可以在原來的設計上做出新的東西,這是汽車產線無法比擬的。

所以現在的車企都儘量統一多款車型的外觀以及內飾特徵,美其名曰“家族化設計”,實際上只是為了一個零件能夠相容多個車型,從而達到節省成本的目的。另一方面,

正因為新車變化不大,有的甚至好幾代不改外觀,內部配置也不是什麼人都能看到,被曝光也就無所謂了。

“防內鬼”成了小米造車的第一個難題

(圖片來自長安深藍)

但小米本身就自帶網際網路流量,還是首次踏進汽車製造行業,細微的動向都會博取到大量的關注,其中就包括眾多車企,所以第一輛車的保密工作顯得尤為重要。

不讓別人知道你做了什麼,才能讓別人有眼前一亮的效果。

不過在小雷看來,手機廠商這樣的保密做法,不會給汽車行業的供應鏈以及生產模式帶來太多的影響。

汽車跟手機本身就不是一個概念,再加上大多數車企的生產模式已經固化,資訊保密本身也做得比較成熟,而且還有大量的專利加持,少量的曝光和洩漏影響不大。反過來,小米也應該學習一下其它廠商的保密形式,儘量別讓重要的資訊外露給友商。

洩密:網友高興,廠商流淚

說到底,洩密給網友就是看樂子,提前看看新品的面貌,而對於企業來說就是巨大的損失了,因為在釋出之前,新品的外觀以及內部,都充滿了不可告人的“秘密”,

一方面是保持神秘感,最重要還是不希望競爭對手“抄作業”。

這就好比一場考試,自己辛辛苦苦在試卷上寫的答案,不小心給其它考生看到了,意味著別人就可以靠著“抄作業”縮短與自身的差距,甚至還能超越。

小米的答卷很不幸被洩漏,儘管是早期的稿子,這位“考生”很可能要再一次改稿,這是避免與同行“撞車”,也是自我保護最直接的方式。

“防內鬼”成了小米造車的第一個難題

(圖片來自@德滷愛開車)

現在行業競爭那麼激烈,同類產品之間同質化很嚴重,如果產品提前被“偷跑”,競爭對手有針對性地調整產品策略,把尚未推出的產品“拉”下來。

小雷這裡說得比較難聽,現實是在瘋狂內卷且難有實質性突破的行業中,廠商打造產品的首要想法還是怎麼把友商“趕”下來,其次才是考慮使用者的體驗感,這種現狀明顯還會持續很久。

洩密無論結果如何,都不會是一件好事,任何廠商都不希望自己的商業秘密被提前偷跑,其要面臨的結果,是多少個100萬都無法彌補的。我們嘴上會調侃小米的保密措施,站在使用者的角度也想多關注一下新車的動向,但打心底還是希望官方能夠在保密上多下功夫,切勿別在新賽道里失去了先機。

(圖片來自@德滷愛開車)

炒股開戶享福利,入金抽188元紅包,100%中獎!

開啟App看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