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健康/ 正文

“生活”是開啟中醫之門的鑰匙

自《黃帝內經》開始,中醫學的發展與傳承已綿延2500餘年。

在人類向著“文明”奔跑的程序中,中醫學像一個魅力無窮的“旋渦”,將各家學說、各領域學科紛紛吸納了進來,融匯成自身獨特的理論體系和學術結構。

從廣義講,中醫學已經突破了“醫”的範疇,成為了一門星光閃耀、幽顯集會的生命科學。因此,真正的“大醫”也已經突破了“醫”的侷限,他們是在生命個性與自然規律的隧道中上下求索。

數千年來,醫典浩瀚,醫家輩出,陰陽學說、五行學說、藏象學說、病因學說、病機學說,說之不盡;寒涼派、攻邪派、補土派、滋陰派、溫病派,流派縱橫。

這正是中醫之美的魅力所在。但是對於中醫初學者來說,這種美有時又會成為一個美麗的“陷阱”,它像暗夜中的燈火,照亮了夜空,也引來了飛蛾撲火,多少初學者在膜拜中、在嚮往中,卻不知所蹤。

因為中醫學在數千年的發展過程中,被各家學術、理論包裹的太厚太重了,這些理論對中醫學有的有用,有的沒用。有人用易經解釋中醫,有人用八卦解釋中醫,有人用河洛理數解釋中醫,有人用五運六氣解釋中醫……這就給中醫學畫出了一張又一張臉譜,如果再給中醫學描描眉、畫畫眼,中醫學的臉譜就更多了,導致很多人不知道中醫究竟是何物,這給中醫學的學習和傳承製造了難度。

其實,中醫學本身並沒有那麼複雜,在久遠的史前階段,人們“求可食之物,嘗百草之災”,發明了原始農業;“嘗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建立了原始醫藥;從“辨百物之性”中瞭解了自然萬物以及日常生活對人體的影響與作用,從而逐步歸納和總結建立起了古中醫學理論。

隨著近代醫學的興起,醫學領域又開始向研究人體的實體結構方面深入,細胞學、微生物學、實驗生理學等從十八、十九世紀開始建立和發展。進入二十世紀以來,特別是進入五十年代以來,醫學的發展深入到了生物分子水平。

現代科學技術為人體研究提供了大量靈敏高效的儀器裝置和相應的技術,包括光學觀測、電學檢測、化學分析、顯微操作以及電子放大和計算機的裝置和技術等,使醫學準確掌握了人體超微結構領域的特點和功能變化。

從古中醫學到現代醫學的發展是一脈相承的,古人透過對自然規律的觀察發現了人體生老病死的規律,現代科技的發展可以讓醫學觀察進入到人體細胞的微觀世界,而且越來越多的醫學與生物學的資料表明,人體不僅僅是一個包含眾多子系統的複雜大系統,同時是從屬於環境這個巨系統的組成部分,不斷地與外在環境進行著物質、能量、資訊的交換,在與環境保持動態平衡中生存和發展。這正應了那句古話:天地大宇宙,人身小天地。這也是為什麼中醫學一直遵循著“天人合一”的思想。

“天人合一”的思想正是古代先賢對內與外、人與自然之間關係的充分認識和高度慨括。但對於學醫者而言,不能一步崴進這個思想的神壇裡,而是要回歸到醫學的本來空間,從根本上去完成對中醫學的認識。

當從這個角度出發時,我們會發現,原來聖人是最樸素的人,聖人說的話是最直白、最接地氣的話。比如被尊為“醫源”的《黃帝內經》中講道:

“何謂氣?”

“上焦開發,宣五穀味,燻膚、充身、澤毛,若霧露之溉,是謂氣。”

“何謂津?”

“腠理髮洩,汗出溱溱,是謂津。”

“何謂液?”

“谷入氣滿,淖澤注於骨,骨屬屈伸,洩澤補益腦髓,面板潤澤,是謂液。”

“何謂血?”

“中焦受氣,取汁變化而赤,是謂血。”

“何謂脈?”

“壅遏營氣,令無所避,是謂脈。”

“何謂神?”

“血氣者人之神。”

……

單從字面來看,這幾句話言辭古奧、理義精微,很難看懂,但這是古體文字和古人行文的表述方式,轉化成現代的白話文則是:

什麼是“氣”?

上焦把飲食精微物質宣釋出散到全身,可以溫煦面板、充實形體、滋潤毛髮,就像霧露灌溉各種生物一樣,這就叫做氣。

什麼是“津”?

肌腠疏洩太過,汗出過多,這樣的汗就叫做津。

什麼是“液”?

飲食入胃,水谷精微充滿於周身,外溢部分輸注於骨髓中,使關節曲伸靈活,滲出的部分可以補益腦髓,散佈到面板,保持面板潤澤的物質,就叫做液。

什麼是“血”?

位於中焦的脾胃接納飲食後,吸收其中的精微物質,經過氣化變成紅色的液體,就叫做血。

什麼是“脈”?

約束營血,使之不能向外流溢,就叫做脈。

什麼是“神”?

氣血就是神。

在黃帝與岐伯的一問一答中,我們很清晰地知道了氣、津、液、血、脈、神是怎麼回事,而且我們能感受到,黃帝在客觀地問,岐伯在客觀地描述,這便是《黃帝內經》的魅力。

整部《黃帝內經》都是在客觀地描述自然之象、生活之象、人體之象,它像一個不加美顏的照相機,看到圓就畫個圓,看到方就畫個方,所以《黃帝內經》成為了經典,被尊為“醫源”。

既然《黃帝內經》的內容是從人們的生產生活實踐中來的,那麼進而推之,生產生活實踐就是醫源!這意味著,學醫者的一隻眼睛要去讀經典,一隻眼睛要去觀察生活。當學醫的方向從龐雜浩瀚的醫學理論、學說中轉向生活中時,才會發現中醫學的真正魅力所在。

比如何謂陰陽?如果從陰陽理論去理解,會越陷越深,深得最後讓你知難而退。但是如果從生活中去尋找“陰陽”卻是另一番景象。

生活中用的煤氣罐,裡面空的時候,提起來很輕,當灌滿了煤氣後,再提很重,用手一晃,便有像液體一樣的有形、有質的東西在裡面。將煤氣罐連線到煤氣灶上開啟開關使用一段時間後,再晃晃煤氣罐,裡面的液體沒有了,哪裡去了呢?透過煤氣灶轉化成光、轉化成熱,光和熱就是“陽”,裡面那個液體一樣的物質就是“陰”,煤氣的使用過程就是陰轉化成陽的過程。由此可見,陰是陽的蓄積態,是有形的;陽是陰的釋放態,是無形的。也由此可知,陰陽是一體的,陰就是陽,陽就是陰,是一體兩面的關係,理論闡述上可以分開來講,但是陰陽本身分無可分,否則,作為陰和陽整體的事物就會消亡,所以古語云:孤陰不生,獨陽不長。就是說,不存在脫離事物整體而存在的純陰和純陽。而陰陽理論只是表述事物的二分法而已。

再從人體來看陰陽,同樣如此。小孩剛出生的時候僅有五十公分、六七斤重。出生後,每天做的事情就是睜著眼吃、閉著眼吃,吃呀吃,一直吃到女子二七14歲,男子二八16歲,往你面前一站,變成了一個肌肉豐滿、體格健壯的大姑娘、小夥子。那麼,大姑娘、小夥子這麼豐滿的肌肉、健壯的體格是怎麼形成的?是他們從剛出生時就開始吃、消化、吸收得來的氣血營養,在一天中,這些氣血營養有消耗掉的,有蓄積下來的,有存有攢,蓄積下來的變成了肌肉、骨骼,也就是有形的陰精陰血,這些陰精陰血又在不斷地釋放形成人體的生命特徵和生命活動,即人身之陽。

這樣來看陰陽,來理解陰陽,是不是很簡單、很明瞭?所有的概念只有與生活中的具象之物對應時才容易理解。

在對病因、病機的把握和辨證過程中,也同樣離不開與生活中理和實的對應與參照。比如,人“上火”是怎麼回事?

很多人不敢吃辣椒,怕上火;天一熱就狂喝冷飲,怕上火;看著美味的羊肉不敢吃,怕上火……

人是恆溫動物,而且人體有強大的免疫系統,怎麼會那麼容易上火?如果外界中的熱能導致人上火的話,那麼一些頸肩不舒服或者腰腿疼痛的人為什麼會選擇拔罐、艾灸等去調理?鋪上毛布、灑上酒精,把面板灸紅、灸熱,灸得大汗淋漓,瘢痕灸甚至將面板灸爛、灸出水泡、灸的化膿,這麼大的火,這麼大的熱,不但沒有危害到人的身體,沒有讓人口舌生瘡、咽喉腫痛,沒有讓人“上火”,反而對人體有了很好的治療作用,增強了肌體的免疫力。

這說明,外界之火併沒有危害到人的身體,沒有讓人體產生所謂的邪火,那麼人體內的火又是怎麼產生的呢?

以中暑為例,很多人認為暑屬於熱,所以天熱、紫外線強的時候容易中暑,那麼為什麼同樣在暑天裡,有的人會中暑,有的人不會中暑呢?

迴歸到生活中來看,一進入夏季,西瓜、鴨梨、冰棒、雪糕、冷飲、冰啤酒的市場火爆起來,商家們拉出“清涼一夏”的橫幅,消費者們在“越冰越爽”中狂舞,最終總有幾人因中暑暈倒在地,這時,中暑者將中暑歸罪於天熱,卻沒有去想自己吃了什麼、喝了什麼。

暑天天氣熱,體內陽氣往外升散,內裡空虛,胃腸道寒涼,這時再貪涼飲冷,導致中焦虛寒,氣機阻滯,消化吸收不好,氣血供應不足,於是就會出現頭暈、乏力,甚至暈倒等中暑症狀,這就是中暑的原理。

為什麼中暑後喝一瓶藿香正氣水就會感覺舒服?因為藿香正氣的成分裡都是溫熱散寒的熱藥。因此,中暑其實是中寒,如果不想讓自己在大熱天裡中暑,方法很簡單,天越熱,越忌貪涼飲冷,多喝熱水、吃熱飯,《素問·熱病論》中說:“今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人之傷於寒也,則為病熱。”由此可知,人體的火不是外來的,而是內生的,是因中焦虛寒而生的。

人體中火的表現並不僅僅表現在內部,也表現在外部。比如,很多北方人在寒冷的冬天裡容易把手凍傷,凍傷處火燒火燎地燙熱,為什麼?其原理是當人體的區域性受寒時,血管就要收縮,血液供應不上,身體為了自我救治這個地方,要把其他地方的血液、能量呼叫過來,包裹著寒氣、消化寒氣、清除寒氣,於是在其周圍就形成熱,這就是為什麼當人感覺五心燒熱時卻手腳冰涼,因為手腳上的氣血能量被身體呼叫走了。還有另外一種解釋,當人體區域性受寒的時候,阻滯了人體氣機、氣血的執行,因為阻滯,就會在阻滯的周圍產生瘀熱。

綜上所述都是源自於生活中的例項,如果不去深究,便是生活的日常,如果深想一步,便是中醫學的原理,如果你留心去觀察,細心去體會,生活中這樣的例項隨處可見、不勝列舉。

因此,開啟中醫學大門的那把鑰匙就是“生活”二字,結合著生產生活實踐中的理和實去認識中醫、學習中醫,會越學越明,如果機械地陷入到學說和理論裡,生硬地鑽進中醫學教材和歷代典籍裡不能自拔,就會越學越迷,這也是筆者在學習中醫過程中的深刻體驗和感悟。

所以對於學習中醫者而言,不要好高鶩遠,要漸學漸悟,迴歸到生產生活實踐中來,迴歸到“醫”的根本上來,用生活中的理和實去認識中醫,才能更好地學習和傳承中醫學。

(作者/董學軍:現任中華中醫藥學會“扶陽與補土派學術傳承與創新論壇”負責人、中華中醫藥學會中醫館共同體常務理事、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青年中醫培養工作委員會理事、清華大學老科學技術工作者協會特聘中醫專家、北京扶陽國際中醫科學研究院院長,還擔任哮喘、肺間質纖維化等呼吸系統疑難病及腎病綜合徵課題組領銜專家,師從第四代中醫“火神派”傳人彭重善,併成為“火神派”第五代傳人,是“扶陽中土論”理論體系創始人,已寫作並出版了《有胃氣則生》《扶陽中土論》等系列中醫學專著。)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