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健康/ 正文

兒童眼病的遺傳和治療 | EBioMedicine5月刊編輯精選

EBioMedicine

是柳葉刀旗下的金色開放獲取期刊,致力於發表與疾病發生髮展以及治療相關的原創性研究,以期幫助人們理解和健康相關的各個生物醫學領域。柳葉刀特別推出EBioMedicine精選論文合輯,分享給讀者。

論文精選

1

兒童眼病的遺傳和治療

脊椎動物眼睛形態的形成是一個高度有組織的發育過程,在發育的時間和空間上,這個過程由內在基因程式精確控制。這些基因程式所發出指令的改變能夠導致遺傳性或非遺傳性先天性眼科疾病,成為兒童視力障礙的主要原因,並會導致常見的晚發性致盲疾病。目前,針對眼睛發育臨床症狀的治療手段仍然非常有限。在本篇綜述論文當中,來自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眼科研究所以及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兒童眼科領域的專家,梳理總結了目前我們對早期眼科疾病的理解的最新進展,並強調了眼睛發育和眼科疾病的遺傳複雜性,特別對貓眼綜合徵(coloboma)、先天性青光眼和先天性黑蒙症(Leber‘s congenital amaurosis, LCA)做了重點介紹。在綜述中,作者們還對未來有可能的治療手段和模式,進行了深入的討論。

2

T細胞基因編輯遞送技術在癌症免疫治療當中的應用

T細胞免疫治療手段的最初版本非常依賴於對存在數量極少的腫瘤反應T細胞的識別和擴增,但透過基因編輯技術,我們能夠對內源性T細胞進行改造,增強其免疫治療的效果,為癌症免疫治療帶來了深刻變革。具體來講,基因編輯技術已被用來製造特定的T細胞群,提高對腫瘤抗原的反應,降低T細胞耗竭(T cell exhaustion)的機率。在本篇綜述論文中,來自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年輕科學家Michael J。Mitchell教授及其研究團隊,為我們概述了T細胞治療基因編輯的策略以及目前應用於T細胞基因工程編輯上的基因遞送技術。作者還討論了最近利用基因編輯技術來提高T細胞免疫治療效果,擴大癌症免疫療法應用的臨床試驗。

3

靶向hEGFR和CD25的近紅外光腫瘤免疫聯合治療

近紅外光免疫療法 (Near-infrared photoimmunotherapy, NIR-PIT) 是一種細胞選擇性癌症治療手段。2020年9月,日本有條件地批准了靶向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hEGFR)的NIR-PIT療法,用於治療頭頸部癌症。在小鼠模型的研究中,同時針對腫瘤細胞和腫瘤間Tregs細胞的CD44/CD25靶向的NIR-PIT療法也表現出來很好的抗腫瘤效果。在本研究當中,來自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的Hisataka Kobayashi研究員及其合作者,用一種新的hEGFR表達小鼠模型,評估了靶向hEGFR和CD25的NIR-PIT聯合療法的效果。研究人員發現,癌細胞對hEGFR靶向和Treg靶向的NIR-PIT的療法,其免疫反應是不同的,但二者協同作用,誘導抗腫瘤免疫反應。本研究表明了聯合靶向癌細胞和腫瘤Tregs細胞的NIR-PIT療法更強的抗腫瘤功效及其可行性,值得進一步的臨床研究。

4

一種新的診斷細菌和病毒感染的生物標誌物

耐藥性的出現為傳染病治療帶來了新的全球性的挑戰。抗生素的濫用是這個問題的主要原因之一,比如對其實是病毒性的感染進行抗生素治療。解決手段之一是能夠找到精確區分和診斷細菌感染和病毒感染的新標記方法,從而避免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目前的診斷策略主要依靠基於病原體的檢測技術,這些技術受到若干限制。一個明確的替代方案是使用基於被感染者的標記。有研究表明基於RNA的生物標誌物組合(RNA-based biomarker panels)能夠區分病毒和細菌感染,具有很大的應用前景,關鍵有利因素在於:(a) 敏感性和特異性的提高:(b) 表現出足夠的普遍性——適應於不同人群,以及(c) 臨床醫生能夠方便讀取。在本研究當中,來自印度科學研究院的科學家發現了一組新的10基因生物標誌物組合VB10,在各種細菌和病毒感染的診斷中表現出更高的準確性和適用性。為了更好的臨床應用,研究人員開發了一個獨立的診斷評分系統。透過對一系列資料集的深入分析,證明 VB10 可用於病毒和細菌感染的精確差異診斷血液測試,在不同年齡組、不同地理位置以及包括 COVID-19 在內的廣泛急性感染中表現出很高的診斷準確性。該研究表明,VB10可以指導臨床醫生選擇最佳治療方案,包括決定是否開抗生素處方。

5

厭氧菌富集的腸道微生物組能夠預測肺結核的促炎症反應

微生物組對人類健康至關重要,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它可能與肺結核病有關。在本研究當中,來自南非斯泰倫博斯大學、美國紐約大學醫學院、西奈山伊坎醫學院以及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的科學家,同時分析了肺結核病人的口腔、痰、腸道當中的微生物組和外周血的轉錄組,周圍血型素積,發現厭氧菌富集的現象,具有獨特的糞便微生物組。而且,這些富集的厭氧菌能夠預測與疾病嚴重程度相關的促炎症反應通路的上調,而這些腸道微生物組-轉錄組之間的網路相互作用具有肺結核病的獨特性。這些研究結果表明,特定的腸道厭氧菌群可能透過短鏈脂肪酸調節宿主反應,然而,這當中需要更多的機制研究。這種獨特的腸道微生物組-轉錄組之間的網路相互作用或可成為診斷和治療、干預肺結核病的新的非結核菌特異性的靶點。

END

*中文翻譯僅供參考,一切內容以英文原文為準。

Cover image by Dina Dikovskaya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