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健康/ 正文

【牙醫乾貨】全口義齒常見的問題及處理!

【牙醫乾貨】全口義齒常見的問題及處理!

| 宣告:文章部分內容及圖片來源於網路,侵權聯刪!

[摘要]:

全口義齒修復是口腔修復較為困難的一種修復方法。臨床上發生的問題較多,影響修復效果,處理不當甚至可導致修復失敗,嚴重時對口腔組織結構及生理功能造成損害。

全口義齒戴用的後早期常出現的問題主要有固位不良、疼痛、黏膜損傷、發音障礙、噁心、咬頰、咬舌等,而在全口義齒戴用一段時間後常可出現仍可出現上述症狀體徵外還可出現黏膜潰瘍、 咀嚼無力、舌面磨平、義齒性口炎、垂直距離減低TMD等。

出現上述症狀體徵,原因是多方面的,可以是製作時出現的各種問題,也可能是隨著使用時間,而逐漸漸發生變化而出現的症狀。如戴牙初期出現的固位不良及戴用較長時間出現的固位不良的原因及處理均不相同。

如有上述症狀或體徵出現,應根據不同的原因,採取不同的治療方法,儘量處理,以保護口腔組織的健康和恢復口腔功能。

完全調整合適後,也在全口義齒戴用後,應定期複查,以便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牙醫乾貨】全口義齒常見的問題及處理!

一、疼痛

由於義齒壓迫組織,黏膜紅腫、破潰、壓痛明顯。

(一)組織面區域性問題

在牙槽嵴上有骨尖、骨稜的部位;上頜隆突、上頜結節的頰側;下頜舌隆突等骨質隆起處;有組織倒凹的區域;下頜舌骨嵴覆蓋黏膜較薄的區域等,受力後容易造成組織壓傷,義齒在戴上或取下時,義齒基託邊緣常造成倒凹區黏膜的擦傷。由於取印模時壓力不均勻或模型有破損,常可刮傷組織。

處理:

在磨傷或壓傷的黏膜上塗龍膽紫,將義齒組織面擦乾,戴入口中,在壓傷部位相應的基託組織面上顯示紫顏色,用桃形或輪形石將紫顏色處的基託組織面磨除少許,使基託組織面與組織之間有適當的空隙,這種處理稱之為緩衝處理。也可用壓力指示糊檢查組織受壓的部位,並予以緩衝。

(二)基託邊緣

伸展過長或邊緣過銳,繫帶部位基託緩衝不夠,在移行皺襞、繫帶部位可造成軟組織紅腫、破潰或組織切傷,嚴重時黏膜呈灰白色。在上頜義齒後緣過長、下頜義齒遠中舌側邊緣過長時,由於組織被壓傷,常可發生咽喉痛或吞嚥時疼痛的症狀。在臨床上進行檢查時容易發現,只需將過長、過銳的邊緣磨短和圓鈍,症狀即可減輕,但不宜磨除過多,以免破壞邊緣封閉。

(三)咬合

義齒在正中咬合和側方,時有早接觸或干擾,牙合力分佈不均勻,在牙槽嵴頂上或嵴的斜面上,產生彌散性發紅的刺激區域。如在嵴頂上,是由於牙尖早接觸過大的壓力造成的。如在嵴的側面上,是由於側方運動時牙尖的干擾,有時離刺激較遠處。例如第二磨牙有早期接觸,使下頜義齒向前滑移,而使下頜前部牙槽嵴的舌側黏膜破潰,常被誤認為是舌側基託邊緣過長造成的。如將邊緣磨短,而症狀仍然存在時,則必須注意檢查和分析問題的所在。

檢查時,將下頜義齒戴在患者口中,醫生用右手的拇指和示指或兩手的食指放在下頜義齒兩頰側基託上,使下頜義齒固定在下頜牙槽嵴上,然後讓患者下頜後退,在正中關係位閉合,在患者的上下牙有接觸時不動,然後咬緊,如醫生髮現下頜義齒或下頜有滑動或扭動時,表示咬合時有早接觸點,必須找出早接觸點部位,給予磨除達到牙合平衡。也可在口內取下正中牙合蠟記錄,將上下頜義齒固定在殆架上,進行選磨調駘。

(四)義齒不穩定

在義齒進行功能時,由於義齒不穩定,在口內形成很多處壓痛點和破潰處。不穩定的原因是義齒邊緣伸展過長、牙的排列位置不正確、頜位關係不正確或側方時牙尖有干擾等。

當患者的義齒有固位力,而在說話時義齒髮生移位,表示義齒不穩定。造成義齒

不穩定的力量是:

1、正中關係不正確,並且有早接觸點,尤其在第二磨牙之間有早接觸點。

2、人工牙排列的位置不正確,上頜後牙排列的過向頰側而造成上頜義齒翹動,下頜後牙排列的太向舌側而影響舌活動,下頜牙合平面太高時,影響舌將食物送到殆面上而造成義齒脫位。

3、側方時,牙之間有干擾。

在分析疼痛原因時,需認真鑑別診斷。鑑別疼痛是由義齒基託組織面區域性壓迫造成的,還是由於咬合因素使義齒移動而摩擦造成的。鑑別方法除了用肉眼觀察有無咬合後義齒的移動現象,用手指扶住義齒,感覺有無咬合後義齒的滑動和扭動外,還可用壓力指示糊進行檢查。具體方法是:將義齒組織面吹乾,塗少許壓力指示糊於疼痛部位相應的義齒組織面,然後將義齒戴人口內,手指壓力使其就位。片刻後取出,觀察有無壓力指示糊被擠出的痕跡,如果有被擠出的痕跡,且與疼痛部位相對應,說明該疼痛是由區域性壓迫造成的。可用桃形石針將該部位緩衝,吹乾,再塗少許壓力指示糊,放人口內,反覆上述過程,直到沒有被擠出的痕跡。

如果當壓力指示糊塗於組織面,戴入口內,手指壓力使其就位,取出後,並無壓力指示糊被擠出的痕跡,則可再次放入口內,囑患者咬合,然後取出義齒,可見該部位有壓力指示糊被擠出的痕跡,說明該部位的疼痛是因咬合後義齒微小移動造成的疼痛.需要進行選磨,而不能用區域性緩;中的方法解決。用這種方法進行鑑別診斷和處理往往能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五)垂直距離過高

患者戴義齒後,感到下頜牙槽嵴普遍疼痛或壓痛,不能堅持較長時間戴義齒,面頰部肌肉痠痛,上顎部有燒灼感。檢查口腔黏膜無異常表現,這種情況多由於殆的垂直距離過高或夜磨牙所致。

修復方法

當前牙覆殆不大時,可在重新排列下頜後牙時降低垂直距離,或重新做全口義齒。

二、固位不良

全口義齒固位不好多見於下頜,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由於患者口腔條件差,如牙槽嵴因吸收變得低平,黏膜較薄.唇、頰向內凹陷,舌變大等。在這種情況下,需要患者堅持戴用義齒,適應和學會使用義齒後,義齒的固位程度是會逐漸加強的。

另一方面是由於義齒本身的問題,常見的現象如下:

(一)當口腔處於休息狀態時,義齒容易鬆動脫落。

這是由於基託組織面與黏膜不密合或基託邊緣伸展不夠、邊緣封閉作用不好造成後。採用重襯或加長邊緣的方法解決。

(二)當口腔處於休息狀態時,義齒固位尚好,但張口、說話、打呵欠時義齒易脫位

這是由於基託邊緣過長、過厚,唇、頰、舌繫帶區基託邊緣緩;人工牙排列的位置不當,排列在牙槽嵴頂的唇頰或舌側,影響周圍肌肉的活動;義齒磨光面外形不好等原因造成的。應採用磨改基託過長或過厚的邊緣,緩衝繫帶部位的基託,形成基託磨光面應有的外形,或適當磨去部分人工牙的頰舌面;減小人工牙的寬度等對症萬法處理。

(三)在咀嚼食物時,義齒容易脫位

這是由於殆不平衡,牙尖有干擾,使義齒翹動,破壞了邊緣封閉造成的。在下頜磨牙後墊部位基託過厚,與上頜結節後緣基託相接觸或接近。上頜殆平面較低,當下頜向前伸時,上下頜基託後緣相接觸或上頜第二磨牙遠中頰尖與下頜過早接觸和牙尖的干擾,或將基託邊緣磨短或磨薄。

三、發音障礙

一般情況下,全口義齒初戴時,常發音不清楚,但很快就能夠適應和克服。

如人工牙排列的位置不正確就會使發音不清或有哨音。哨音產生的原因是由於後部牙弓狹窄,尤其在雙尖牙區,使舌活動間隙減小,舌活動受限,使舌背與顎面之間形成很小的空氣排逸道而造成的,基託前部的顎面太光滑,前牙舌面過於光滑也叫造成。

處理方法:

將上頜基託前部形成顎皺和切牙乳突的形態,形成上前牙舌面隆凸,舌面窩和舌外展隙的形態。有少數患者在發”S”音時.舌尖抵在下頜前部基託的舌側面上,舌體抵在上顎處,成空氣排逸道。如果下前牙排列的過於向舌側傾斜,使舌拱起得較高,可使空氣逸出道變小,也會造成哨音。如下頜前部舌側基託太厚:也會使發”S”音不清楚,修改方法:可將下頜前牙稍向唇側傾斜,將下頜舌側基託磨薄些,使舌活動空間加大。

四、噁心

部分患者在初戴義齒時常出現噁心,甚至嘔吐。

常見的原因是由於上頜義齒後緣伸展過長或義齒基託後緣與口腔黏膜不密合。由於唾液刺激黏膜,而引起噁心;上下前牙接觸而後牙牙尖沒有接觸,義齒後端翹動而刺激黏膜,也會使患者感到噁心;上頜義齒後緣基託過厚,下頜義齒遠中舌側基託過厚而擠壓舌也可引起噁心;更年期的患者往往也容易出現戴義齒噁心的症狀。

修改方法:

應根據具體情況將基託後緣磨短.如後緣與黏膜不密合,可用室溫固化塑膠重襯,加強上鎖義齒後緣封閉作用,調殆方法消除早接觸點。修改上下頜義齒基託的厚度。

五、咬頰,咬舌

面於後牙缺失時間過久,兩頰部向內凹陷,或舌體變大而造成咬頰或咬舌現象,經過戴用段時間後,常可自行改吾。必要時可加厚頰側基託,將頰部組織推向外側。

如果由於後牙排列超殆過小,出現咬頰或咬舌時,可磨改上頜後牙頰尖舌側斜面和下後牙頰尖的頰側斜面,加大超殆,解決咬頰現象。磨改上頜後牙舌尖舌側斜面和下後牙舌尖頰側斜面解決咬舌現象。

有時頰部軟組織也會被上頜結節和磨牙後墊部位的上下頜基託之間夾住,在這種情況可將基託磨薄,增加上下基託之間空隙,不需要將基託磨短。

六、咀嚼功能不好

全口義齒咀嚼功能不好的原因,常常因上下頜牙的接觸面積小,或在調磨咬合過程中,磨去了應有的殆面解剖學形態。由於垂直距離低,患者感到在進食時用不上力,進食慢等。

修改方法:

透過調牙合增加殆面接觸面積,形成尖凹解剖外形和食物排出道。如果是垂直距離不夠,需增加義齒的高度時,取正中胎記錄,將上下頜義齒按正中記錄固定在架上重新排牙,重新完成全口義齒。

七、心理因素的影響

患者自認為戴全口義齒後,應和天然牙一樣,說話、進食都沒有任何問題。但是戴義齒後,往往和患者原來的想象不完全一樣。初戴義齒時容易鬆動脫位,不會用來進食,發音不清楚,唾液多。患者會認為醫生技術不好,對照某患者戴全口義齒如何好用,而要求重做義齒。

對於這種情況,醫師應該細緻地檢查全口義齒是否有問題,如確有缺點,應仔細加以修改,如果是患者不適應或不會使用義齒,應而心進行解釋,或請戴過義齒的患者現身說法,對患者進行說服。

全口義齒是需患者參與配合的一種治療方法,患者的積極使用,主動練習,耐心適應等都是非常重要的。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