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健康/ 正文

【專家訪談】黃東平:飲食管理是控制炎症性腸病發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專家簡介:黃東平,同濟大學附屬普陀人民醫院外科副主任、同濟大學附屬普陀人民醫院臨床營養科主任,普外科主任醫師,教授,碩士生導師,新一輪上海市醫學重點專科負責人。從事普外科工作35年,擅長開放和腹腔鏡下的胃癌、結直腸癌根治術及其放化療的綜合診治及腸內腸外營養的支援治療。

炎症性腸病(IBD)是一種病因不明、自發性、反覆發作性、難治性的慢性腸道炎症性疾病,俗話說,三分治療七分調理。除了配合醫生進行藥物治療外,飲食管理也是控制IBD發展的重要手段。“怎麼吃?吃什麼?”一直是IBD患者諮詢最多的問題,醫生也非常關心IBD患者的營養問題。

IBD患者的營養問題相當普遍,危害嚴重

飲食因素,是IBD發生發展的一個重要相關環境因素。IBD患者的營養不良和營養風險相當常見,臨床研究發現,70% 以上的IBD 患者存在營養不良或者營養風險。營養風險不是指發生營養不良的風險,而是指現存的或潛在的營養因素導致患者出現不良臨床結局的風險。反覆腹痛、腹瀉等消化道症狀造成患者攝入不足、吸收不良,加之藥物、手術治療會導致患者營養不良。

IBD的營養不良和營養風險不僅影響治療療效、加重病情、增加住院率和手術率,更能增加術後併發症的發生風險,影響患者的術後恢復。如果患者是兒童,甚至還可能使得孩子的生長髮育延遲。

所以,飲食因素在IBD的發病和炎症持續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在長期治療的過程中,營養和飲食搭配也格外重要。歐美流行病學研究發現,動物脂肪、含糖飲料、全脂奶攝入過多,膳食纖維攝入低可增加IBD的患病風險;而攝入新鮮的蔬菜、水果、魚類、穀物等可降低IBD的患病風險。

營養治療有哪些方法?

臨床營養治療已是IBD綜合治療的主要措施之一。包括腸內營養和腸外營養治療。

腸內營養

:透過口服、鼻飼進入胃腸道進行消化吸收來補充營養,以符合疾病特徵設計的配方製劑替代自然食物,提供機體所需的營養物質。腸內營養減少了自然食物中的抗原和細菌,使腸道“休息”的同時,又維持了對腸黏膜的直接營養作用,有助於腸黏膜上皮的修復。

腸外營養

:透過靜脈注射、血液迴圈來補充營養。營養不良及預計≥5天不能經口進食時,需要腸外營養。目的是使患者在無法正常進食的狀況下,仍可以維持營養狀況。

IBD患者應當怎麼吃?

特定的碳水化合物飲食

可以用於治療IBD,這種飲食法主要是減少或者去除了食譜中的動物脂肪和飽和脂肪酸、奶和奶製品、小麥、含鐵豐富的食物、食品新增劑;增加一些蔬菜和水果以及膳食纖維豐富的澱粉類食物等。

地中海飲食

也可以用於治療IBD,主要以天然的營養物質為基礎,包括橄欖油、蔬菜、豆類、水果、魚、海鮮,加上適量的紅酒和大蒜,再輔以獨特調料的烹飪方式製作而成的食物。這種特殊的飲食結構強調多吃蔬菜、水果、豆類、堅果、魚、海鮮等食物,其次才是穀類。研究發現,經過穩定的地中海飲食治療後,IBD患者疾病活動度降低,炎症指標降低。

【專家訪談】黃東平:飲食管理是控制炎症性腸病發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專家介紹

【專家訪談】黃東平:飲食管理是控制炎症性腸病發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黃東平

普外科主任醫師,教授,碩士生導師,新一輪上海市醫學重點專科負責人。同濟大學附屬普陀人民醫院外科副主任、同濟大學附屬普陀人民醫院臨床營養科主任。

擅長:

從事普外科工作35年,擅長開放和腹腔鏡下的胃癌、結直腸癌根治術及其放化療的綜合診治及腸內腸外營養的支援治療。2001年3月,建立了上海市同級同類醫院第一家規範化臨床營養中心,擁有獨立的腸外和腸內營養液配置室,在全院常規開展腸內外營養支援治療,尤其在圍手術期和急性胰腺炎早期腸內營養支援治療上具有豐富的科研和臨床經驗。2018年學科綜合競爭力居上海市同級同類醫院第一名。2018年10月,率先在國內建立了腸功能康復專科,治療腸功能障礙綜合徵病人300餘例,總有效率達到85%。

學術職務:

中華醫學會腸內外營養分會腫瘤營養學組委員、上海市中西醫結合學會外科專業委員會常委、上海市醫學會腸外腸內營養學分會委員、上海市康復醫學會營養康復學分會副主任委員、上海市膽道疾病會診中心專家組專家。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