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健康/ 正文

關於“室性早搏”哪些您需要了解的內容

室性期前收縮(ventricular premature contractions)又可被稱為室性早搏,簡稱室早,是臨床非常常見的一種心律失常。但很多患者對於什麼是室性早搏,室性早搏的原因,室性早搏會引起哪些不適以及室性早搏什麼情況下需要治療、怎麼治療等問題知之甚少。今天我們就來一起聊聊室性早搏的話題。

關於“室性早搏”哪些您需要了解的內容

一、什麼是室性早搏?

心臟正常的電活動指令是由“司令部”竇房結髮出,繼而透過分佈於心臟中的神經網路,向下遊傳導,依次激動心房、心室。當竇房結衝動尚未抵達心室之前,由希氏束及其分支以下心室中的任何一個部位或室間隔的異位節律點提前發出電衝動引起心室的除極,便形成了室性早搏。

二、室性早搏的發病率高嗎?

在普通人群中,其發病率為1%-4%。透過普通心電圖篩查發現室早患病率約為1%,而透過24h或48h動態心電圖檢測室早的患病率在人群中高達40%-75%。室早的發生與年齡有關,室早的發病率隨年齡增長而增加,在<11歲的兒童中,其發病率<1% ;而在>75歲的人群中,其發病率可高達69%。

三、室性早搏的原因有哪些?

1、首先要明確的是正常人是可以發生室性早搏的。正常人發生室早的機會隨年齡的增長而增加。

2、精神過度緊張,過度疲勞,長期失眠,進食過飽,神經衰弱,自主神經功能紊亂,更年期,過量煙、酒、咖啡等因素均與室性早搏的發生有關。

3、缺血、缺氧、麻醉、手術和左室假腱索等均可使心肌受到機械、電、化學性刺激而誘發室早。

4、藥物如洋地黃、奎尼丁、三環抗抑鬱藥中毒等均可引發室早發生。

5、常見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風溼性心臟病與二尖瓣脫垂的病人常有室早發生。

四、室性早搏會導致哪些不適感?

臨床上室早患者比較常見的主訴為“心悸、胸悶”,但室早的臨床症狀變異很大,個體化差異性比較明顯,從完全無症狀,或輕微心悸、胸悶等不適感,到由於室早觸發惡性室性心律失常致暈厥或黑蒙等嚴重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發生均會存在。部分室早可因導致心排血量下降及重要臟器血流灌注不足,由此引發乏力、氣促、出汗、頭暈等。

五、室性早搏都需要治療嗎?

醫學研究結論認為,室早的臨床症狀與預後並無平行關係,這意味著並不是所有室性早搏都需要治療。對於無結構性心臟病的室早患者,治療不宜過於積極,經醫師反覆解釋並告知室早的良性特徵後,如患者臨床症狀仍不緩解者可適當治療。對於合併結構性心臟病的室早患者,應側重於結構性心臟病的治療。患者行24小時動態心電圖檢查結果提示:頻發室早患者(24h>500個)應轉診並由心血管病專家進行進一步評估,以排除任何潛在的結構性心臟病,如缺血性心臟病或心臟離子通道病。

六、室性早搏有哪些治療方式呢?

1、藥物治療:

對於健康教育後症狀仍然不能有效控制的患者,可考慮使用 β體阻滯劑(美託洛爾、阿替洛爾)或非二氫吡啶類鈣通道阻滯劑(維拉帕米、地爾硫卓),但療效有限。近年來,中藥治療室性心律失常取得了一些進展。臨床推薦使用藥物包括:參松養心膠囊、穩心顆粒等,均可以減少室早,緩解臨床症狀,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但對於必須干預的室早合併緩慢性心律失常患者要充分經醫生評估病情後謹慎使用藥物治療,避免藥物所致的嚴重緩慢性心律失常副作用的發生。

2、導管消融治療:

對於室早誘匯出現心肌病的患者,應積極推薦導管消融,以徹底根治室早,改善心臟功能。對於症狀明顯的頻發室早患者,可以推薦導管消融治療,臨床實踐中大多推薦患者在行24小時動態心電圖結果提示室早24h>10000次為標準。部分無症狀患者出於升學、就業或妊娠等原因而主動要求導管消融,亦可嘗試導管消融治療。室早導管消融術較安全,目前報道的室早消融的併發症發生率大多<1%。

關於“室性早搏”哪些您需要了解的內容

總結:室性期前收縮又可被稱為室性早搏,作為臨床非常常見的一種心律失常可見於正常人或器質性心臟病患者,誘因及病因複雜,臨床症狀變異大,個體化差異性明顯,從無症狀到惡性心血管事件發生並存。對於絕大多數室性早搏並不需要積極治療,但對於症狀不能有效控制或合併室早性心肌病患者,建議積極選擇藥物或導管消融治療,目前導管消融治療屬於根治性治療方式,併發症發生率較低,較為安全。

關注劉醫生,健康生活不迷路!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