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健康/ 正文

13劑藥治癒3個多月的慢性咳嗽

13劑藥治癒3個多月的慢性咳嗽

悅讀中醫

每天

11:30

推送最新鮮的

中醫藥權威精品知識

喜歡,就為我標星

小編導讀

咳嗽為臨床常見病、多發病,既可以獨立為病,又見於多種疾病。初發咳嗽時,若不在意而不治療或治療不恰當,很容易遷延難愈,發展為慢性咳嗽。反反覆覆咳嗽,總是不見好,不僅自己心煩,還易打擾到別人。治療這種慢性咳嗽,正確辨證依然是關鍵,找準病機,才能擊敗它。跟著醫案學治病,搞定難愈之慢性咳嗽——

一診

王某,女,36歲。2011年3月17日,因“反覆咳嗽,咯痰3個月”就診。該患者3個月前無明顯誘因出現咳嗽、咯痰症狀,自行口服急支糖漿及間斷靜點頭孢類抗生素(具體用量及用法不詳)後,症狀改善不明顯,先後就診於多家大醫院,行“肺功能、支氣管舒張試驗、全肺CT”等檢查後,診斷為“慢性咳嗽”,給予對症治療後,病情仍不緩解。診時見:久咳不止,痰黃,質黏,量少而黏,口乾舌燥,唇紅乾裂,胸悶,氣短,神疲乏力,心煩,消谷善飢,大便乾燥,小便黃赤,舌質紅,苔黃而幹,脈弦滑。聽診:雙肺呼吸音清,未聞及乾溼囉音。血常規回報示:未見異常。胸透示:肺、心、膈未見異常。支氣管舒張試驗陰性。

中醫診斷:

咳嗽(脾經伏火,肺氣不清)。

西醫診斷:

慢性咳嗽。

治法:

清宣伏火,肅肺止咳。

方藥:

黃芩20g,梔子15g,生石膏30g(先煎),防風10g,藿香10g,浙貝15g,陳皮10g,生甘草10g。3劑,水煎服。

二診

患者自訴仍胸悶、氣短;咳嗽、咳痰明顯減輕;痰黃白相兼,量少,質略黏,易出;口乾舌燥、唇紅乾裂明顯改善;神疲乏力、心煩、消谷善飢、大便乾燥、小便黃赤未見明顯改善;舌質紅,苔黃而幹,脈弦滑。主證未變,胸悶、氣短症狀凸顯,故續用前方,酌加川樸10g、杏仁10g。5劑,水煎服。

13劑藥治癒3個多月的慢性咳嗽

三診

患者已無胸悶、氣短;咳嗽、咳痰明顯好轉;痰白,量少,質稀,易出;心煩、口乾舌燥、唇紅乾裂明顯改善,神疲乏力,飲食、睡眠可,尿、便正常,舌質紅,苔黃而幹,脈弦滑。主證未變,仍神疲乏力,故續用前方,酌加黃芪30g、麥冬15g。5劑,水煎服。

治療效果

患者已無咳嗽、咳痰、胸悶、氣短等症狀;口唇紅潤,精神飽滿,飲食、睡眠可,尿、便正常,舌質紅,苔薄白,脈弦滑。

按語

咳嗽的病機關鍵為肺氣不清,肺氣上逆。其病因包括外感六淫犯肺及其臟腑功能失調,內邪幹肺,致使肺氣不清,肺氣上逆發為咳嗽。

雖然《素問·咳論》中說“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但是其主要病位在肺,與心(小腸)、肝(膽)、脾(胃)、腎(膀胱)及三焦密切相關。《醫學心悟》說:“肺體屬金譬若鍾然,鍾非叩不鳴。風寒暑溼燥火,六淫之邪,自外擊之則鳴,勞欲情志飲食炙煿之火,自內攻之則亦鳴。”該患者的咳嗽考慮為“伏火”上衝於肺,肺氣上逆所致。主要由於久咳不愈,肺氣壅滯,則有熱,加之久用清肺之劑,易於調動人體陽氣上行,再者肺氣壅滯,上焦氣機不暢,故人體陽氣易於停聚中焦,內鬱而化火,伏藏於脾經,火熱之邪,循三焦及手太陰肺經,燻蒸於肺,肺氣不清,肺氣上逆發為咳嗽。脾經伏火,燻蒸於肺,灼傷肺津,故可見久咳不止,痰黃,質黏,量少而黏。肺氣壅滯,胸陽不展,故可見胸悶、氣短、心煩。唇者,脾之外候,口者,脾之竅,脾經伏火,充斥外候及其竅孔,故可見口乾舌燥,唇紅乾裂。脾經伏火,則胃陰不足,胃火偏盛,故可見消谷善飢、大便乾燥。伏火不宣,壯火內生,壯火食氣,故可見神疲乏力。伏火內灼人體陰液,故可見小便黃赤。舌質紅,苔黃而幹,脈弦滑,均為脾經伏火,肺氣不清之徵象。

選方用瀉黃散加減,

原方出自錢乙的《小兒藥證直訣》,用來治療小兒口瘡口臭。後世多有發揮,王好古的《此事難知》,將其規整為“土中瀉肺”之劑。其方具有調節臟腑寒熱的功效,並且不傷及人體正氣。方中生石膏、梔子清宣脾經伏火為君;火鬱發之,故以防風疏散脾經伏火,黃芩清肺熱,陳皮、浙貝化痰,共為臣藥;生甘草既可以清心火,又可以調和諸藥,為佐使之藥。

二診時患者咳嗽、咳痰減輕,但餘症尚存,說明主證仍在,故“效不更方”,但是胸悶、氣短凸顯,故加川樸、杏仁以宣肺平喘。三診時諸症明顯緩解,但是由於脾經伏火日久,耗氣傷津明顯,故繼續前方,加入黃芪以益氣健脾,加入麥冬以滋陰潤肺。共服湯劑13劑,患者久咳之頑疾得到解除。該患者的咳嗽主要是由於脾經伏火,肺氣不清所致,在治療過程中,始終以清宣伏火,肅肺止咳為主,並未見咳止咳,見火就清,而以清宣伏火為主,伏火得宣,肺氣得清,則咳嗽自然得到緩解。

經典醫案讀本

學習中醫,讀醫案必不可少。熟讀醫案,我們能積累知識,學習治療思路,活躍臨證思維。讀醫案,要選擇這些經典醫案——

《中醫臨床帶教經典醫案》

點進封面進入悅醫家·中醫書院購買此書

掃碼免費試讀

本書輯錄了長春中醫藥大學臨床學院80餘位博、碩士研究生導師的近300餘份病案,並對病例的症因脈治深入淺出的講解分析,為讀者提供臨床實踐過程中學習借鑑的教學醫案,快速提高學習者的臨床能力。

往期精彩推薦

RECOMMEND

補氣又補血,補虛的基礎膏方

哮喘發作太難受,這個部位一針見效

中西醫結合,共克膜性腎病

版權宣告

本文部分內容選自《中醫臨床帶教經典醫案》(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宮曉燕 王健 冷炎主編),最終解釋權歸原作者所有,由

悅讀中醫

點選“閱讀原文”立即購買本文推薦好書

好文,必須“在看”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