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健康/ 正文

支援 “We-too” 藥物——在某種程度上, “me-too” 藥物越多越好

作者:李傑教授

翻譯:同寫意團隊

最近,中國掀起了一場激烈的辯論。普遍看法是,太多的生物技術公司專注於太少的幾個有限的藥物靶點。最惹人注目的是, KRAS-G12C被認為是全世界,尤其是中國,太過於擁擠的靶點。“Me-too”藥已經變成了“we-too”藥。

在這裡,我要和這個看法唱反調,我支援“we-too”藥。在某種程度上,“me-too”藥越多越好,因為:

●對病人有益;

● 對科學有益;

● 對成功的製藥公司和精明的投資者有益。

那麼,我們如何走到今天有那麼多的me-too藥物的狀況的呢?

01

從“me-too” 藥物到 “we-too” 藥物

在20世紀60年代治療高血壓的β受體阻滯劑出現之前,me-too藥物聞所未聞。大多數藥物都是偶然發現的。例如,從黴菌中分離出青黴素,在土壤樣本中發現鏈黴素。

但是,蘇格蘭藥理學家James Black發現了β受體阻滯劑,從此改變了藥物發現的格局,開啟了理性藥物設計的時代。

1948年,美國藥理學家Raymond Ahlquist提出假設,人體有α和β兩種腎上腺素能受體,而β受體與血壓有關。雖然Ahlquist的理論被大多數人忽視了,但James Black卻真正相信該理論。他和帝國化學工業公司(ICI)的同事們開始以腎上腺素為起點尋找選擇性β受體阻滯劑。1964年,他們成功地發現了心得安(Inderal)。1976年,ICI隨後又發現了兩個“me-again”的藥物:阿替洛爾(Tenormin)和普託洛爾(Dalzic)。

一旦確定了藥效基團(下圖紅色部分),只要能獲得新的專利結構,每個人都可以製造自己的β受體阻滯劑。最後,20多種受體阻滯劑投放市場,產生的利潤極大地發展了世界醫藥工業。與之前學術界少數教授的隨機發現不同,藥物發現可以理性地進行。

支援 “We-too” 藥物——在某種程度上, “me-too” 藥物越多越好

製藥界開始大批招募所有相關領域的科學家,包括化學家、生物學家、藥劑師,等等。更多的科學家發現了更多的藥物。更多的藥物帶來的更多的利潤使製藥業成為今天龐大的產業。不可避免的是,每一種首創的“first-in-class”藥物,後面都會跟隨越來越多的“me-too”藥物。慢慢地we-too藥也出現了。

今天,在WHO(世界衛生組織)基本藥物清單上,60%的藥物是me-too藥物。

02

對病人有益

由於市場上有幾種或更多的me-too藥物,醫生便擁有了為個別病人有針對性地開處方的自由。例如,在市售的降低膽固醇的他汀類藥物中,瑞舒伐他汀和普伐他汀不是CYP3A4的底物,但其他的他汀類藥物都是。因此,如果病人服用同樣由CYP3A4肝酶代謝的其他藥物,醫生可以選擇不經CYP3A4代謝的瑞舒伐他汀或普伐他汀,以減少藥物–藥物相互作用。這讓病人大大獲益。

支援 “We-too” 藥物——在某種程度上, “me-too” 藥物越多越好

此外,當患者肝腎功能不全或CYP酶代謝不良時,使用具有不同消除途徑的me-too藥物可能會對病人有所幫助。

在市場上有幾種類似藥物的好處是,患者和醫生都有機會嘗試幾種藥物,以獲得針對某個病人的副作用最小而療效最好的藥物。例如,要治療抑鬱症,患者可能需要試用好幾種抗抑鬱藥才能找到對其既安全又有效的藥。

以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為例,患者可以用氟西汀(百憂解)、帕羅西汀、舍曲林(左洛復)和其他幾種藥物進行試驗,直到找到最好的一種。這對病人來說非常好,因為抑鬱症是一種有個體差異的“獨特”的疾病。

當病人對藥物的製劑中某種賦形劑產生不良反應時,me-too藥就能發揮作用了。me-too藥的另一個優勢是在藥物短缺時病人可以獲得替代品。

許多me-too藥的最大優點是價格較低。

不斷上漲的藥品價格一直困擾著中美兩國。例如,抗癌藥物的成本正在大幅上升。在美國,FDA批准的新藥的平均中位價格從1964年的100美元/月增加到2019年的1萬美元/月。

2013年,吉利德推出丙型肝炎病毒5B聚合酶抑制劑索非布韋(Sovaldi)之初,它開始以每片1000美元的高價售出。但me-too藥一上市,索非布韋就降價了。

有了許多me-too藥競爭市場份額,可以降低藥品費用。

在中國,用於癌症治療的表皮生長因子受體抑制劑(EGFRi)的價格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說明開發更多me-too藥的優勢。

最初,從西方進口的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價格都非常昂貴。2014年,中國的一個me-too EGFR抑制劑埃克替尼被批准在中國市場上市, 用於一線治療。那年,埃克替尼的日價格分別為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的82%和66%。三種藥物的療效相似,它們之間的一個重要區別是埃克替尼每日3次,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每日1次。

2013–2015年,埃克替尼的市場份額穩步增長,其價格明顯低於西方競爭對手(每日72美元vs。 87美元和109美元)。吉非替尼和埃克替尼的公開價格談判使兩種藥物的費用降低了 50%,均降到37美元/天,這一價格遠低於埃克替尼的最初上市價格。在2017年的第二次價格談判針對厄洛替尼,結果價格下降了60%左右。最後,所有三種藥物的價格現在都在30美元/天左右。

這當然對病人大有裨益。

03

對科學有益

藥物發現是一項長期而又艱難的工作,成功率非常低。如下圖所示,五千到一萬個合成的化合物中, 只有一個藥物會被批准上市。即使是進入臨床試驗階段的藥物裡,大約五個藥裡最終只有一個藥獲得上市批准。

支援 “We-too” 藥物——在某種程度上, “me-too” 藥物越多越好

一旦藥物在II期臨床試驗中顯示出療效,該藥物的作用機制已經通過了“概念驗證”(Proof-of Concept),也就是說在相同機制下的me-too藥物成功的機會要大得多得多。

事實上,目前大多數具有“概念驗證”的藥物在市場上已經有足夠的me-too藥了。這就是為什麼一旦一種新的作用機制透過“概念驗證”,許多公司都會一湧而上,試圖發現同樣機制的me-too藥物。

me-too藥物的治療優勢還包括改善靶點特異性,降低脫靶不良反應和藥物—藥物相互作用的風險,以增加某些患者獲益的機會。

me-too藥也可以體現漸進式創新。它們的供應可能有助於解決藥品短缺問題。然而,它們偶爾也會引起此類藥物效應裡沒有的意外不良反應。

me-too藥物其他理性的開發目的還有改進藥代動力學,如每日一次給藥,或減少藥物—藥物相互作用。然而,一些優勢(或微小劣勢)只會在漫長的開發過程中出現,開發me-too藥物上市是一種理性的財務決策。

我個人認為,研究me-too藥也為下一代科學家提供了寶貴的訓練機會。一個人可以先學習別人的創新,然後再開始自己真正的創新。先學走,後學跑。

04

對成功的製藥公司和精明的投資者有益

me-too藥的專利壽命通常比其模仿的先驅藥長,這激勵並支援了同類藥物的研究。這對那些成功發現me-too藥的製藥公司來說是件好事。

在組胺受體HR-2拮抗劑開發成潰瘍治療藥物的歷程中,就有開發出更好的me-too藥物的成功案例。

1972年,詹姆斯·布萊克 (James Black)帶領SmithKline公司的一個團隊,發現了治療潰瘍的首創H2拮抗劑—西咪替丁。但是,西咪替丁有三個缺點,半衰期短、失去味覺和引起輕微的面板皮疹。

艾倫和漢伯裡在向布萊克和SmithKline公司學習後,於1977年發現了雷尼替丁。雖然雷尼替丁是me-too藥物,但是它是me-better。它沒有西咪替丁的三個缺點。結果,雷尼替丁的售價比西咪替丁高出50%。儘管雷尼替丁是me-too藥,這個小小的me-too藥為SmithKline賺了數十億美元。

還有一點也很重要,對一個公司來說,推出一種me-too跟隨(me-again)藥物比推出首創新藥花費少。這可以節省下資金來承擔更高風險的、突破性產品的研發。

成功的me-too藥推高了製藥公司的股價。這對精明的投資者來說當然是件好事。

05

總結

1、大多數me-too藥物都是為了從利潤豐厚的市場上分得一杯羹。然而,me-too藥物除了經濟利益之外,也有許多優點,即使它們偶爾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不良反應。

2、me-too藥物上市後一段時間內,任何特定優勢可能都不明顯。

3、當同等藥物需要在短缺的情況下相互替代時,me-too藥物就能大顯身手了。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