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健康/ 正文

“解剖維納斯”:從屍體中誕生的女神,不會過時的珍貴醫學資料

一位“睡美人”靜靜地躺在精緻的玻璃盒中。

她放鬆地斜靠在絲質軟墊上,頭部微微後仰,赤裸的面板泛著柔和的光澤。在她的脖頸上,一串珍珠項鍊巧妙地遮住了下方的秘密——那是一道接縫。

她看起來像是沉睡的女子,但其實是蠟做成的可拆卸模型。掀開模型的胸腹腔,展現在人們面前的是一副完全不同的光景:在“睡美人”的軀幹中,藏著層層交疊的組織與內臟,結構足有7層。開啟最後一層結構,我們會看到“睡美人”子宮的剖面——裡面還藏著一個小小的胎兒。

“解剖維納斯”:從屍體中誕生的女神,不會過時的珍貴醫學資料

“解剖維納斯”:從屍體中誕生的女神,不會過時的珍貴醫學資料

蠟質解剖模型“美第奇維納斯”(Medici Venus),(左滑可檢視全貌) | Joanna Ebenstein/ Natural History Museum of Florence

被解剖的女神

在18-19世紀的歐洲,蠟塑藝術家創造了一系列被稱為“解剖維納斯”的蠟質模型

,她們展現著人們心中完美的女性形象,以及高度精確的內臟解剖結構。我們在上面看到的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個——她常被稱為“美第奇維納斯”(Medici Venus),這名字來自一尊著名的大理石雕塑。

在當時,這些等身大、可拆卸的蠟質模型被認為是學習人體解剖的完美工具

。而另一方面,她們也被大眾用獵奇的眼光審視著。

“解剖維納斯”:從屍體中誕生的女神,不會過時的珍貴醫學資料

解剖模型“小維納斯”(Venerina , little Venus),製作於1782年 | Joanna Ebenstein /Museo di Palazzo Poggi - Università di Bologna

1771年,佛羅倫薩自然博物館(La Specola)建立了蠟質模型工坊,很多“解剖維納斯”與其他蠟質模型都在這個工坊中誕生。

蠟質模型彌補了平面繪圖的不足,同時又可以減少實際的屍體解剖,因此受到了各地醫學院的歡迎。

同時代的一些模型展現了屍體蒼白痛苦的神情,但“解剖維納斯”風格卻完全不同:

這些女性蠟人面板光潔、神情寧靜、姿態放鬆,看起來彷彿只是睡著了

。即使將她們拆解觀察,也並不會感受到病痛與死亡的氣息。

“解剖維納斯”:從屍體中誕生的女神,不會過時的珍貴醫學資料

另一件創作於1784-1788年間的“解剖維納斯”模型,以上幾件模型都由義大利雕塑家蘇西尼製作 | HECAA

除了服務於醫學生,“解剖維納斯”也是教育和娛樂大眾的道具

。這些裝在精美玻璃盒中的模型常會在遊樂園中巡迴展出,有時一天就會吸引上萬人前來參觀。

“解剖維納斯”:從屍體中誕生的女神,不會過時的珍貴醫學資料

“解剖維納斯”:從屍體中誕生的女神,不會過時的珍貴醫學資料

一個面部也可以拆卸的“解剖維納斯”模型(左滑可以檢視拆開後的樣子) | Marc Danton /Université de Montpellier

從上百具屍體中誕生

“解剖維納斯”使觀察者不必直面解剖屍體的恐懼,但她的誕生依然離不開屍體

。為了精確還原人體內部構造,蠟塑藝術家需要與醫生合作,對真實的屍體進行大量觀察。

在佛羅倫薩的蠟質模型工坊,人們參考的屍體來自附近的新聖瑪利亞醫院。

屍體總是過不了多久就會腐敗,而製作模型對細節還原的要求又很高,因此有時要參考超過200個屍體才能完成製作

[1]。幸好,一旦留下了模具,就可以對同一套模型進行多次複製。

在這裡,很多“解剖維納斯”都出自克萊門特·米開朗基羅·蘇西尼(Clemente Michelangelo Susini)之手。

這位義大利雕塑家僅靠眼睛觀察和手動複製,就可以精確還原人體器官的種種細節,

無論解剖學家還是藝術家都對他的作品稱讚有加。即使是一些當時還沒有被命名的解剖結構,也在模型中得到了忠實的再現。

參照屍體製作初步的塑像後,雕塑家會用石膏進行翻模,再用上色的蠟鑄造模型。脫模後,他們在模型表面畫上更多細節,並用蘸了蠟油的線製成纖細的神經與血管,再將各個部件小心地組裝到一起。這些蠟質模型是空心的,其中填入了布團和碎木用於支撐,也有的裝有金屬支架。

為了讓“維納斯”外觀更美,人們還會為她們加上玻璃眼珠、睫毛以及來自真人的頭髮。

“解剖維納斯”:從屍體中誕生的女神,不會過時的珍貴醫學資料

模型上纖細的結構用蘸了蠟油的亞麻線或絲線製成 | Joannae Benstein

不會過時的珍貴資料

以“解剖維納斯”為代表的蠟質模型誕生在幾百年前,

但直到現在,它們依然被認為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2017年時,斯坦福醫學院的研究者對大約200件蠟質解剖模型進行了高畫質掃描,建立了它們的數字模型,並將這些模型帶進了課堂。醫學生們表示,

這些歷史悠久的蠟質模型現在仍有獨特的優勢

:它們比經過防腐處理的標本更接近原本的組織顏色,同時又比純粹的虛擬模型要精細得多[2]。

因為模型十分精準,人們甚至還能在二百多年後為一位“解剖維納斯”進行醫學診斷

。這個被稱為“小維納斯”(Venerina , little Venus)的模型準確還原了先天性心臟病的特徵:她的心室壁厚度與健康人不同,而且在主動脈弓與肺動脈之間存在著未閉合的動脈導管。研究者認為,“小維納斯”的原型可能是因為心內膜感染或者在懷孕時加重的心功能不全而去世的[3]。

而在科學之外,“維納斯”們交織著寧靜與恐怖的奇異美感也依然長存世間。

參考文獻

[1]https://nautil。us/issue/40/learning/the-brief-mystical-reign-of-the-wax-cadaver

[2]https://med。stanford。edu/news/all-news/2017/04/digital-archive-of-antique-wax-figures-becomes-teaching-tool。html

[3]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2815948/

[4]Joanna Ebenstein。 The Anatomical Venus: Wax, God, Death & the Ecstatic。

作者:窗敲雨

編輯:Luna

免責宣告:藥明康德內容團隊專注介紹全球生物醫藥健康研究進展。本文僅作資訊交流之目的,文中觀點不代表藥明康德立場,亦不代表藥明康德支援或反對文中觀點。本文也不是治療方案推薦。如需獲得治療方案指導,請前往正規醫院就診。

分享

在看

,傳遞醫學新知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