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健康/ 正文

自學中醫的無上心法

在中國古代,中醫屬“國學”的範疇。中醫史上的大師級人物,大多是秀才、舉人、進士。

如北宋之沈括(1031~1095年,著有《蘇沈良方》等)、朱肱(生卒年不詳,著有《傷寒百問》,又名《南陽活人書》)、南宋之許叔微(1079~1154年,著有《類證普濟本事方》等)、明代的李時珍(1518~1593年,著有《本草綱目》等)。

北宋名丞相范仲淹(989~1052年)曾說:“得志願為賢丞相,不得志願為良醫”;後來他考中進士,官至右丞相,日理萬機,也就無暇再去研究中醫了。如此,中國歷史上多了一位救國濟世的名丞相,卻少了一位懸壺濟世的名中醫。

道教也屬“國學”的範疇,古有“醫道同源”之謂,所以中醫與道教的關係也十分密切。歷史上不少著名道士如晉代的葛洪(284~364年,著有《肘後備急方》)、南北朝時期的陶弘景(452~536年,著有《本草經集註》)、唐代的孫思邈(581~683年,著有《備急千金要方》)等均是中醫史上的巨擘。道教追求長生不老而成仙,中醫致力保健去病而延壽,二者的目的和方法是一致的。

自學中醫的無上心法

自學中醫之路究竟應該怎麼走?

中醫學,浩瀚如海,只有捨得吃苦耐勞的人,才能抵達理想的彼岸。“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只有如此,才能探得岐黃之術的奧秘。

已故湖南省中醫藥研究所所長李甫聰,13歲即到中藥店作學徒,老闆給他的規矩是——

身穩,手穩,嘴穩,耳靈,腿勤

。幹了一段時間後,他再三懇求老闆准許他夜讀醫書,老闆答應了,但條件是必須守夜店。有一年除夕,老闆早早關了店門,他抱著一本《藥性賦》,一口氣讀了個通宵。無師指點,就藉助字典,

讀一遍加圈點,讀二遍加批語,讀三遍作筆記,然後再默誦,並用自問自找答案的方式做作業

。如此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為他日後成為一代名醫鋪平了道路。

原上海中醫學院副院長金壽山教授(1912~1983年),早年隨父學醫,從小就按照父親要求,背熟了《黃帝內經》。由於背不準十二經脈的循行路線,他不知受了多少責難。17歲父親去世後,家境貧寒,迫於生計,他只得到私塾去當“小先生”。白天時間不夠用,就在

晚上讀醫籍至深夜。

無師傳授,就設法“偷學”,經常在中藥鋪櫃檯上反覆揣摩別人的處方。

為了學得名醫的絕招,甚至每天花好幾個小時混在病人中去偷學,被人識破趕了出來。

無師指點,就邊讀書邊琢磨邊歸納,

年深日久,竟把手頭的兩部醫籍翻得破爛不堪。這勤恆的毅力,把他引向了成功之路。

求學之路固然崎嶇,但苦中有樂。

成都中醫學院婦科名醫王渭川教授(1898~1988年)自幼跟隨祖父(清末舉人)讀經,打下了紮實的國學基礎後從師學醫,經常到“善化堂”去

看書、借書、抄書

,並以此為無上樂趣。

怎樣治學才能更有成效呢?

治學之道,雖無捷徑可走,卻有方法可循。要有毅力,還要勤奮,勤而得法,勤中有巧。概而言之,就是三勤——

勤讀、勤思、勤問。

勤讀,就是反覆閱讀,把書讀熟。每讀一遍必有一遍的收穫,重複的次數越多,理解也越深刻。即使深奧難懂的書,透過反覆閱讀,也會逐漸明白其中的道理。正如《朱子讀書法》所說:“古人云:‘讀書千遍,其義自見’;謂讀得熟,則不待解說,自曉其義也”。

勤思,即讀書後還要勤于思考。讀書是為了明理,而要真正懂得書中的道理,就必須開動腦筋,勤于思考,這就是古代聖賢說的:“學以思為貴”。在讀書時,如果不勤思,只知死記硬背,那是難以把道理弄明白的;孔子說得好,“學而不思則罔”。懶於動腦,必然智力貧乏。

在勤思之中,又貴在勤問。要把一部書讀懂,首先要自己問自己,自己提出疑問,自己來答疑,如果一時尚難釋疑,可以先做個記號,等到全書讀完之後,回過頭來再讀、再思、再問、再答,直到疑問解開,真正讀懂弄通為止。

《朱子讀書法》說得很明白:

“讀書,始讀,未知有疑,中則節節是疑。過了這一番,疑漸漸釋,以至融會貫通,都無可疑,方始是學”。

並強調說:經常深入質疑的人,學識才能進步得更快,所謂“小疑小悟,大疑大悟,不疑不悟”是也。

閱讀中醫經典書籍,如能自問自答,解除疑問,對於明理也是大有裨益的。已故福建中醫學院胃病名醫趙芬教授就頗有體會,他見《脈經》上講到浮脈“如水漂木”,似乎易懂,但追問浮脈的實際標準,又難把握。

王叔和為什麼說浮脈“如水漂木”?如果只從字面上去理解,即認為浮脈在面板上,如木頭漂於水面上一樣,是很不全面的。中醫言脈,在於脈氣,即脈之動態,浮脈即應指上浮之力。臨床驗浮脈,即重按之後,隨即輕輕提起,手指不離面板,脈氣亦隨指上浮,這才能定為浮脈。

當然,在自學中遇到的問題,有些是自己難以解答的,這就需要有人指點和點撥,才能少走彎路,所以自學也要注意尋求明師。古語云:“好問則裕,自用則小”,可以與我們共勉。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