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健康/ 正文

關於智齒,你可能不太瞭解的7個問題

秋天來了,雖然說秋季和智齒髮炎沒有什麼科學上的必然聯絡,但每年的秋季,很多人的智齒髮炎疼痛會加重(跟很多骨關節疾病有點像)。

對於智齒,多數牙醫還是會建議“除之而後快”。在準備處置智齒之前,今天和大家聊一聊智齒的話題吧!

關於智齒,你可能不太瞭解的7個問題

本篇想跟大家討論的問題有:

1、智齒是怎麼來的?是不是每個人都要長?

2、什麼時候需要拔智齒?

3、拔智齒後是不是會影響智力?

4、拔智齒可能存在的風險有哪些?

5、拔牙前和拔牙後需要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6、拔智齒會不會面癱?

7、智齒和顳下頜關節紊亂紊亂綜合徵(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簡稱TMD)有什麼關係?

你還想了解的其他問題,可以後臺與我們探討。

智齒是怎麼來的?是不是每個人都要長?

不一定每個人都要長。

根據考古學發現,遠古人類的牙齒標準是32顆的,即包括現代人類標準的28顆+4顆第三磨牙(常說的智齒)。隨著人類的進化(比如說現代人類飲食精細,不需要那麼嚼很堅硬的食物,第三磨牙相對廢用),頜骨的退化和牙量的退化不一致,導致了頜骨量<牙量,也就是說,骨頭上已經沒有足夠的空間供第三磨牙(智齒)生長了。那麼,長此以往,智齒就會因為旁邊的牙齒(第二磨牙)、頜骨、軟組織(牙齦)的阻力,導致了智齒歪歪扭扭萌出或者不能萌出。然後就會引起一系列的問題。

由於人類的進化,產生智齒的那個牙胚也開始進化到無,有的人是有牙胚的,會長智齒,而有的人1顆第三磨牙牙胚都沒有,就不會長智齒。智齒的顆數就變成0-4顆,具體多少,因人而異。根據不權威統計,大約有1/4的人是不長智齒的。

需要知道有多少的,來拍個口腔全景片,一看便知

關於智齒,你可能不太瞭解的7個問題

什麼時候需要拔智齒?

很多人都有疑問,我的智齒目前不疼不癢,我為什麼要拔?

其實,對於這個問題,可以從兩個思路上解決。

第一,智齒引起問題了,需要治療性拔除智齒;

第二,智齒目前沒有引起問題,但是隨著生長,勢必或者也許存在很大機率引起問題,需要預防性拔除智齒。

以下是需要治療性拔智齒的:

1。智齒齲壞。(智齒蛀牙疼痛甚至引起智齒牙髓炎)

2。智齒引起的冠周炎,即智齒牙齦周圍反覆發炎腫痛。(智齒反覆發炎疼痛,甚至無法開口)

3。智齒引發的顳下頜關節問題。(張嘴、閉嘴時耳朵前的關節咔咔響等)

4。智齒與前一顆牙齒之間常食物嵌塞(吃東西塞牙)

5。智齒的存在導致其他軟硬組織的問題。(比如咬到臉頰黏膜,頂壞前面的牙齒等)

6。牙列不齊,需要拔智齒進行進一步的矯正。(拔除智齒獲得間隙)

7。因其他治療需要拔除智齒。(常常是下頜智齒拔除後,上頜智齒伸長,且上頜智齒無對牙,需要拔除上頜智齒)

預防性拔除智齒,比如你覺得、或者牙醫推斷,隨著時間這個智齒會頂住旁邊牙,可能會造成蛀牙,甚至導致前牙向外凸,那就可以拔了,以絕後患。

拔智齒會不會影響智力?

先說一點神經學的知識。

智齒,包括所有牙齒的神經支配,是屬於三叉神經支配的。

三叉神經(n。trigminus)為混合神經,是第5對腦神經,也是面部最粗大的神經,含有一般軀體感覺和特殊內臟運動兩種纖維。支配臉部、口腔、鼻腔的感覺和咀嚼肌的運動,並將頭部的感覺訊息傳送至大腦。三叉神經由眼支(第一支)、上頜支(第二支)和下頜支(第三支)匯合而成,分別支配眼裂以上、眼裂和口裂之間、口裂以下的感覺和咀嚼肌收縮

關於智齒,你可能不太瞭解的7個問題

由以上概念可以看出,三叉神經與智慧或者說智力沒有什麼關係,也就是說拔智齒,或者說智齒沒了不會影響到你的智力。

又會有很多人質疑「打麻藥」會引起智力問題。

拔智齒常用的是區域性麻醉,再來某度的概念:區域性麻醉也稱部位麻醉,是指在患者神志清醒狀態下,將局麻藥應用於身體區域性,使機體某一部分的感覺神經傳導功能暫時被阻斷,運動神經傳導保持完好或同時有程度不等的被阻滯狀態。這種阻滯應完全可逆,不產生任何組織損害。區域性麻醉的優點在於簡便易行、安全、患者清醒、併發症少和對患者生理功能影響小。口腔科用的局麻是將麻藥注射到神經幹周圍或者神經末梢附近,且注射量少,一般共2-3ml。

麻藥是怎樣產生麻醉作用的呢?

首先高中概念來襲——動作電位。動作電位是指可興奮細胞受到刺激時在靜息電位的基礎上產生的可擴布的電位變化過程。動作電位的產生是Na+由細胞外向細胞內快速轉移的結果,局麻藥對Na+通道抑制作用,神經動作電位不能產生,神經傳導功能就被阻斷了,由此才會有麻藥注射後的無痛。

如果要影響腦部,需要透過血腦屏障,而局麻藥物的注射,還沒有到透過血腦屏障的地步。

綜上,拔智齒不會對智力產生影響。如果你非要說拔完智齒後,吃飯不好,營養跟不上,影響你偉大的智慧,那……還是回去練練邏輯吧,這樣的邏輯就算不拔智齒,這智力也令人擔憂啊!

關於智齒,你可能不太瞭解的7個問題

拔智齒可能存在的風險有哪些?

拔智齒的大步驟有兩步,第一步麻醉,第二步拔牙。

再安全的麻醉藥都會有麻醉風險,世界上不存在沒有風險的行為,只有風險相對較小的操作。

一般來說,口腔醫生會控制好風險係數,非業內人士不用擔心。

1、暈厥

原因多是緊張、恐懼、焦慮等精神因素心理因素。穿刺針、手術器械、出血等造成的視覺不良刺激誘發。如遇環境悶熱、疲勞、空腹、疼痛及體位不良時也可能發生暈厥。

2、中毒反應

當血液中麻醉劑的濃度超過機體耐受濃度時,由此引發的中樞神經系統各種臨床症狀稱為中毒反應。

3、過敏反應(變態反應)

4、血腫

注射針刺破血管後,使血液滲透到組織間隙內,稱為血腫。

5、感染

如果注射針被汙染或進針區消毒不嚴格,針頭可將細菌帶入顳下凹、翼下頜間隙、咽旁間隙等深部部位,造成感染。

6、注射針折斷

注射針質量差是斷針主要原因,操作時使用暴力、技術不當或患者躁動也可以造成針折斷。

7、暫時性面癱

一般多見於下牙槽神經口內阻滯麻醉時,由於注藥點偏向後方,針頭未能觸及骨面,或偏上乙狀切跡,致使麻藥注入腮腺內麻醉面神經而發生暫時性面癱;也偶見於咀嚼肌神經阻滯注射過淺。

8、神經損傷

注射針穿刺,或注入混有刺激性的溶液,都能造成神經損傷。

9、暫時性牙關緊閉

牙關緊閉或張口受限,可發生於下牙槽神經口內阻滯麻醉時,但較為罕見。

10、暫時性複視或失明

下牙槽神經阻滯時,由於誤將麻藥注入下牙槽動脈,麻藥可逆行,經腦膜中動脈、眼動脈或其主要分支入眶,引起眼肌、視神經麻痺而出現暫時性複視或失明。

拔牙的風險。

牙拔除術中的併發症:

1、暈厥

2、壓根折斷

3、軟組織損傷:牙齦損傷、鄰近軟組織損傷

4、骨組織損傷:牙槽骨骨折、下頜骨骨折

5、鄰牙、對合牙損傷

6、神經損傷

7、顳下頜關節損傷

8、斷根移位

9、口腔上頜竇交通

拔牙後併發症:

1、拔牙後反應性疼痛

2、術後腫脹反應

3、術後開口困難

4、拔牙後出血

5、拔牙術後感染

6、幹槽症

7、皮下氣腫

說了這麼多的風險,很多人都不敢再去拔牙了。其實沒這個擔心的必要。正如我經常說的,飛機天天被報道自由落體或者穿越了,難道我們還不坐飛機麼?這段風險,其實就是要提高大家的意識。拔牙的事情,可大可小。還是建議去正規的診所、醫院去找醫生拔吧。至少,人家會幫你控制好危險係數,降低風險。100塊錢和1000塊錢的拔牙費肯定是有差別的。

拔牙前和拔牙後需要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拔牙需要注意的事項:

1、儘量上午拔牙。

其實下午也可以拔,主要考慮的問題還是出血的問題,如果拔牙後還是很嚴重出血,下午大部分醫生都在,還是比較好處理的,避免了晚上掛急診、無法正常睡覺。

2、早上記得吃了早餐過來拔。

沒有吃早飯,容易低血糖。在注射麻藥或者拔牙操作中容易暈厥,給自己和醫生帶來不必要的驚嚇和麻煩。

3、女性請避開月經期。

國內各個版本的教科書都是寫著月經期拔牙可能會引起代償性出血。部分學者查文獻獲知,該結論並無直接證據。為了個人的健康,還是妥善為佳,除非是必須處理的急症。

4、拔牙後請遵醫囑。

拔牙後棉球咬30分鐘以後吐掉;

拔牙後2小時可進食,儘量吃涼一點軟一點的(大夏天的,吃個冰激凌不錯),避免用患側咀嚼;

不要去舔傷口;

24小時以內吐口水有點血絲是正常的,不要驚慌,如果出血很嚴重,請及時就診;

拔牙後24小時以內不要刷牙不要漱口,因為會破壞血凝塊,引起出血。

特別注意:對於孕婦,原則上是不能拔牙的,即便是在孕期中3個月。創傷會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煩。懷孕前3個月易引起流產,後3個月易引起早產。所以,對於育齡期的女性,建議還是處理好個人的口腔問題,再考慮懷孕吧!不僅僅是為了你自己,還有你的寶寶!

拔智齒會不會面癱?

關於智齒,你可能不太瞭解的7個問題

面癱,是什麼!

面神經麻痺(面神經炎,貝爾麻痺,俗稱“面癱”,“歪嘴巴”、“吊線風”),是以面部表情肌群運動功能障礙為主要特徵的一種常見病。一般症狀是口眼歪斜。它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它不受年齡限制。患者往往連最基本的抬眉、閉眼、鼓嘴等動作都無法完成。

所以,面癱是與面神經有關的,而拔智齒是與三叉神經有關的,與面神經沒半毛錢關係。可能出現的是下牙槽神經的損傷,但是這個永久性的損傷是極其少見的,正常有經驗的臨床牙醫不會有這樣的失誤。

那麼,大家該知道拔智齒是否會面癱了吧?什麼?還是會面癱?你的智商很高啊!

智齒和顳下頜關節紊亂紊亂症有什麼關係?

顳下頜關節紊亂綜合徵(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簡稱TMD,能記住了吧?)是口腔頜面部最常見的疾病,發病機制尚未完全明確。本症的主要臨床表現為關節區疼痛、運動時關節彈響、下頜運動障礙等。(張嘴閉嘴咔咔響)

其病因複雜,一般考慮以下與發病有關的因素:

1、因素

有大量病例表明,由於第三磨牙(智齒)錯位萌出的干擾可誘發TMD,一旦拔除,症狀可消失。

2、肌群功能紊亂因素

主要是咀嚼肌群痙攣和功能不協調造成。

3、精神心理因素

臨床上,不少TMD患者有情緒焦慮、易怒、精神緊張、容易激動以及失眠等精神症狀。有的患者明視訊記憶體在精神情緒因素與發病之間的因果關係。

4、創傷因素

外力的創傷會引起TMJ或咀嚼肌疼痛、功能紊亂,甚至關節盤移位。

5、關節負荷過重因素

TMJ是個負重關節。過度負重會造成關節退行性病變,以及關節器官的破壞。

6、炎症免疫因素

7、關節解剖因素

不控制的打哈欠、大張口會誘發TMD

8、其他因素

包括關節區受寒、不良姿勢如用手支撐下頜不良習慣、長時間低頭駝背伏案功能等。

TMD的發展是個漸進的過程,從功能紊亂階段——結構紊亂階段——關節器質性破壞階段。

出現TMD,請去正規醫院的口腔科就診。問題可大可小,如果引起關節的器質性病變就麻煩很大了。

對於一般患者,需要注意哪些呢?如下幾點意見也許對你有用:

1、改變不良生活習慣

例如,蘋果切成塊吃,不要大口啃;不要拒絕過硬的東西(如牛肉乾);打哈欠請託住下巴,不要過於用力打哈欠;不要用手支撐下頜;避免長時間低頭駝背伏案功能等。(真有不少人打哈欠幹嘛的造成下巴脫臼)

2、學會自我保健

限制下頜運動,使咀嚼系統得到充分的休息;

學會家庭物理治療,比如熱敷、冷敷技巧,開閉口訓練等。

互動時間:你還有哪些有關智齒的疑問?歡迎在評論區與我交流!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