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健康/ 正文

頭暈目眩竟是耳朵裡的“石頭”脫落了 黑科技“太空艙”15分鐘讓耳石復位

48 歲的市民趙先生(化名)近日來遇到了難以言喻的煩惱,身強體壯的他最近每次睡覺左側躺和坐起時感覺天旋地轉並伴有噁心。2 月 23 日,記者從香港大學深圳醫院獲悉,趙先生近日前往該院求診,經過醫生診斷,終於找到了“真兇”——耳石症。經過“黑科技”太空艙治療,趙先生已痊癒,目前已迴歸正常工作和生活。

"太空艙"治療頭暈目眩的真兇——耳石症

趙先生回憶起這段難熬的日子,直言自己心中忐忑,“那段時間每天早上起床頭暈目眩,白天走路和上班的時候好像沒事,當時還覺得自己是不是有高血壓,或者腦部長了什麼東西。”隨後,趙先生來到了港大深圳醫院耳鼻咽喉科門診就診。

耳鼻咽喉科高階聽力檢測師楊美華介紹:“趙先生透過復位儀檢查確診為耳石症,耳石症又稱‘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耳石症是因耳石移位至半規管中導致的外周前庭系統的力學問題,它是周圍前庭疾病中引起反覆發作性眩暈的最常見病因。考慮到他沒有高血壓、心臟病等禁忌症,我們建議直接使用復位儀進行復位治療。”

隨即,趙先生戴上了頭戴式眼鏡,坐在“黑科技”太空艙中,隨著機器啟動,太空艙有規律地左右旋轉,15 分鐘治療後,趙先生立馬感覺不暈了。

頭暈目眩竟是耳朵裡的“石頭”脫落了 黑科技“太空艙”15分鐘讓耳石復位

▲趙先生在復位儀上進行復位治療

耳石 ≠ 耳屎,耳石是耳朵里長石頭?

耳石到底是什麼?

其實,“耳石”並非“耳屎”。“耳石”用肉眼無法看見,是微小的碳酸鈣鹽結晶,它是掌握人體平衡的平衡器之一,顯微鏡下觀看它的形狀像石頭,故被形象地稱為“耳石”

耳石症引發的眩暈和其他病症引發的眩暈比有何不同? 對此,港大深圳醫院耳鼻咽喉科顧問醫生關亞峰介紹,和其他疾病引發的眩暈相比,“耳石”脫落引發的眩暈有很不一樣的特點,“當患者頭部運動到某一特定位置時,出現短暫的陣發性眩暈,患者感到周圍環境或者自身在旋轉,該病可在成人後的任何年齡發病,兒童發病較少見,有些人走路不暈,低頭或抬頭時就暈;有些人起床、躺下時就暈。”

他介紹,通常來說,眩暈的時間在一分鐘之內,眩暈的發作不會影響聽力,但眩暈反覆發作會給患者的工作、生活帶來不可忽視的影響。

讓"耳石"復位是最根本療法

耳鼻咽喉科高階醫生黃冠介紹,“耳石症”發病原因還不明確,很多患者可能是自發的,普遍認為也可能繼發於炎症、缺血、頭部外傷等。“耳石症”是生活中的常見病,讓移動脫落的耳石“復位”是最根本的療法。

復位方法一般分為人工手法復位和復位儀復位兩種。人工手法復位作為傳統的復位方法,更多地依靠復位醫生的經驗和判斷,對一些簡單的耳石症患者,往往也可以獲得好的復位效果。但針對複雜性耳石症患者,採用人工手法復位失敗、或反覆復發的耳石症患者,則需要考慮採用復位儀復位。

關亞峰顧問醫生介紹:“復位儀角度精確、可靠,尤其是對複雜性耳石的復位效果不錯。因此,藉助復位儀復位,可以提高復位的有效率,整個過程大約需要 15-30 分鐘時間,大部分患者只需接受一次治療就可以康復,少部分患者可能需要接受 2-3 次治療方可康復,人工手法復位和復位儀復位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互補。”

同時他提醒,因為眩暈病因的複雜性,如市民出現持續性頭暈、眩暈伴有肢體活動障礙、說話障礙、飲水嗆咳等症狀,建議直接預約神經科或者急診科緊急就診,以免耽誤病情。

深圳晚報記者 王宇 通訊員 港深醫信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