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健康/ 正文

年輕人的心臟怎會如此脆弱?當你感覺“心好累”,警惕慢性疲勞找上門

2019年的這個冬天,令人遺憾的事情已經發生太多了。

11月1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麻醉科醫師蔣金健在長時間、高強度工作後被發現心臟驟停,搶救無效不幸離世,年僅30歲。

27日凌晨,演員高以翔在錄製節目時不幸心源性猝死,年僅35歲,令人扼腕。在意外發生前,高以翔已連續工作17個小時,他在跑步過程中一度喊出“我不行了”,並突然倒地。

前幾天傳的沸沸揚揚的網易“暴力裁員”事件的當事人也自稱患上了擴張型心肌病,此前他一直處於高強度的工作下。

很多年輕人經常調侃自己:感覺自己是30歲的人,70歲的心,身體疲勞,心也累。不知不覺中已經將身體透支了,說不定哪天就猝死了。雖然只是一種自我調侃,但現實情況也確實是這樣的:

心臟疾病的年輕化的趨勢,似乎和生活的壓力和疲憊感脫不開干係。

慢性疲勞,正這樣影響你的心臟

現在年輕人提起生活感受,似乎只能說出“壓力大”三個字。

高壓力帶來的慢性疲勞,正在侵蝕著年輕人的心臟。在工作時間過長、負擔過重、擔任兩種以上不同工作等造成的“慢性疲勞應激狀態”下,青年冠心病、青年應激性心肌病的發病率與病死率都會上升。

年輕人的心臟怎會如此脆弱?當你感覺“心好累”,警惕慢性疲勞找上門

這裡先要介紹一下什麼是慢性疲勞應激。慢性疲勞應激是一種由於長時間的疲勞導致的應激反應。

應激反應是指某些緊張性刺激物引起的非特異性反應

,這種反應可能表現為生理上的神經興奮、激素增多、血糖血壓上升、心率加快等,也可能是自身對某些情緒的反應以及應對錶現。

應激反應不單單取決於外界的刺激,還和生理與心理之間的互動有關。

而心源性猝死,是應激反應最嚴重的結果。

慢性疲勞應激既是青年心臟疾病的病因,又是青年心臟疾病患者心源性猝死的誘因,在心源性猝死的案例中佔65%~80%[1]。

青年冠心病的發生與生理、心理以及社會因素都有關係,包括遺傳、不良的生活習慣(比如吸菸、酗酒、高熱量飲食等)、肥胖、焦慮抑鬱等。

然而這些影響因素帶來的最直觀的改變就是導致脂質代謝混亂、血液動力學的改變以及動脈壁的變化,就是這些“微妙”的變化,影響了你心臟的健康。

疲勞其實是種病!

近年來,隨著社會競爭的愈發激烈,生活節奏加快,生活成本提高,工作壓力也隨之增大。許多人出現了一種沒有明顯誘因的、以長期慢性疲勞為主要表現的臨床綜合徵,名叫“

慢性疲勞綜合徵

”。

年輕人的心臟怎會如此脆弱?當你感覺“心好累”,警惕慢性疲勞找上門

這可不是哪個“養生大師”隨便起的名字。慢性疲勞綜合徵是1988年由美國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首次命名,並且提出確切診斷標準的疾病。而就在社會高速發展的當下,慢性疲勞綜合徵的發病率正呈上升趨勢。

根據臨床分析,

慢性疲勞綜合徵患者大多數是青年和中年,他們的記憶力和注意力下降的程度最為突出。

而且和健康人相比,他們感染博爾納病病毒(BDV)的檢出率更高,說明不僅是壓力,病毒感染也可能和慢性疲勞綜合徵有關。

患有慢性疲勞綜合徵的患者,通常以公司中層管理人員、醫務工作者以及程式設計師多見,可能慢性疲勞綜合徵與這些職業激烈的競爭和工作壓力有關[2]。

尤其是醫務工作者,除了巨大的專業壓力以外,還有超負荷工作和生活無規律,以及有較高的病毒暴露機會有關。

我處於慢性疲勞狀態嗎?

疲勞一直是一個很難定義與描述的症狀,但我們可以透過回答“疲勞量表-14(FS-14)[3]”提出的14個問題,並進行評分,對自身疲勞程度與嚴重性進行自測。

疲勞量表-14是1992年由英國國王學院醫院心理醫學研究室的專家共同編制的。前8個題目可以反映出軀體疲勞的程度,後6個題目則反映腦力疲勞程度。

回答“是”計為1分,“否”計為0分,但第10、13、14條為除外,這三條問題採用反向計分,回答“是”計 0分,回答“否”計1分。

軀體疲勞:

1。你有過被疲勞困擾的經歷嗎?

2。你是否需要更多的休息?

3。你感覺到犯困或者昏昏欲睡嗎?

4。你在做事情的時候是否感到費力?

5。你在做事情時雖然並不感到費力,但是繼續進行的時候是否感到力不從心?

6。你感到體力不夠嗎?

7。你感到你的肌肉力量比以前小了嗎?

8。你感到虛弱嗎?

腦力疲勞

9。你注意力集中困難嗎?

10。你在思考問題的時候頭腦像往常一樣清晰敏捷嗎?

11。你在講話的時候會出現口齒不清的情況嗎?

12。你在講話時會發現找到一個合適的字眼很困難嗎?

13。你的記憶力和往常一樣嗎?

14。你還喜歡做過去習慣做的事嗎?

如果你得到的分值越高,說明你的疲勞程度就越嚴重,如果你的得分在8分以上,就一定要在意了,建議到醫院神經內科做一次比較正規的評估,萬不可大意。如果已經出現心臟不舒服,或體檢發現心電圖、心彩超有異常,請儘快到心內科就診。

也許有人會覺得,現在社會上誰不累,至於這麼矯情麼?不過,那句流行在網上的話其實很有道理:工作誰都可以做,但命可是自己的;你在工位上是個螺絲釘,你對於自己和家庭可是比天還大。

各位年輕人,工作是做不完的,請一定合理安排節奏,不要仗著年輕,總感覺拼一拼沒關係。做一下上面的題目,給自己打個分,評估一下是不是疲勞程度已經超過了限度。有不舒服一定要抽空到醫院檢查,不要讓不幸再次發生!

審稿專家:凌雲

| 上海市寶山區中心醫院急診科主治醫師

參考文獻

[1] 韓國鑫, 李朔朔, 朱海燕。 慢性疲勞應激與青年人心源性猝死[J]。 中華急診醫學雜誌, 2017(4)。

[2] 葛世俊, 浦壽月。 行為應激和心源性猝死[J]。 國際心血管病雜誌, 1991(1)。

[3] Okuyama T , Akechi T , Kugaya A , et al。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cancer fatigue scale: a brief, three-dimensional, self-rating scale for assessment of fatigue in cancer patients[J]。 Journal of Pain and Symptom Management, 2000, 19(1):5-14。

*本文配圖皆來自站酷海洛。

*本文內容為健康知識科普,不能作為具體的診療建議使用,亦不能替代執業醫師面診,僅供參考。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