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健康/ 正文

月經量越來越少,是卵巢早衰了嗎?婦科醫生說出3大原因

很多女生都會有一個誤解,認為來月經量越多越好,一旦覺得自己的經量沒有以前多時,就會很慌張,擔心自己是不是得了什麼病。

實際上,月經量本身就是會隨著年紀增大而逐漸變少,而大多數女生以為的月經變少,其實仍然在正常範圍。

每個月,

卵巢都會經歷卵泡發育、排卵、黃體形成後萎縮的週期性變化,

這時候子宮內膜也會出現週期性脫落和出血,形成我們每個月都要來的月經[1]。

月經量越來越少,是卵巢早衰了嗎?婦科醫生說出3大原因

(來源:網路)

需要注意的是

子宮內膜的生長離不開雌激素和孕激素,

隨著卵泡的發育,雌孕激素水平升高,子宮內膜也逐漸增厚,如果這段時間沒有懷孕,黃體便開始萎縮,雌孕激素接連撤退,子宮內膜沒了雌孕激素的滋養,就會開始脫落和出血,於是新的一個月經週期又開始了。

月經量越來越少,是卵巢早衰了嗎?婦科醫生說出3大原因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隨著年紀的增大,卵巢功能逐漸衰退,卵泡數明顯減少,加上卵泡發育不全,分泌的雌孕激素也漸漸“偷工減料”,增生的“子宮內膜”也就少了,最後出血量自然也會相繼減少。

這就是“為什麼年紀越大,月經會慢慢越少”的原因。

所以年紀大帶來的月經變少本身就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各位姐妹不必暗自神傷。

1. 看年齡

年紀大的背後,是卵巢功能的衰退,進而導致雌孕激素分泌的減少,這就是歲月這把殺豬刀帶來的影響。

卵巢功能減退大概從40歲開始,歷時短至 1~2 年,長至 10~20年。我國女性平均絕經時間是在49。5歲,80%在45~54歲之間[1]。

月經量越來越少,是卵巢早衰了嗎?婦科醫生說出3大原因

所以,在40~55歲之間出現經血量減少並排除其他疾病的情況下,就屬於正常“凋零”的過程。

如果正值繁花似錦之時,卻遇經血量少,就應該警惕下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了。

2. 排除懷孕、精神及藥源性原因

有些女生在孕早期會出現點滴出血,一般量不大2~3天就會消失,如果排除了懷孕依然月經減少,建議大家再排除下藥源性以及精神方面的原因。

什麼?

精神方面也能影響月經?

那可不,過度悲喜都有可能影響軀體健康,月經只是一個方面。

古人云:相由心生。內科還有一種疾病叫“心碎綜合徵”,就是過於傷心導致心臟驟停[2]。

月經量越來越少,是卵巢早衰了嗎?婦科醫生說出3大原因

知妹曾經看到過一個案例,一個女孩因為被渣男欺騙了感情,突然就陷入了長期精神壓抑的狀態,成天說自己好傻,茶不思飯不想,最終每一次月經都只是見一丁點紅。

背後的機制就是過度傷心下,

體內皮質素分泌增加,剌激內源性多巴胺分泌,抑制下丘腦分泌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和垂體分泌促性腺激素,進而雌激素減少所致[1,3]。

所以姐妹們不管工作、生活壓力多大都一定要愛惜好自己。

另外,還需要排除:

運動性閉經

(長期劇烈運動或芭蕾舞、現代舞等訓練易致閉經);

藥物性閉經(

長期服用抗抑鬱藥物,如奮乃靜、氯丙嗪等,可引起繼發性閉經)

有以上症狀時,各位姐妹需要警惕,必要時就醫。

月經量越來越少,是卵巢早衰了嗎?婦科醫生說出3大原因

3. 人流也可能導致月經減少

畢竟是一個手術,而且是一個用手術器械對子宮內膜進行搔刮的手術。

搔刮就會破壞子宮內膜結構,有可能會遺留後遺症,比如宮腔粘連[4]。

知妹前面講過,姨媽出血量和子宮內膜厚度直接相關。人流術會引起子宮內膜變薄或者纖維化,就會導致月經過少。如果損傷到內膜基底層,甚至可能會出現閉經,所以大家日常一定要做好避孕措施。

月經量越來越少,是卵巢早衰了嗎?婦科醫生說出3大原因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有的姐妹希望月經多一些,覺得月經多是年輕人的表現;

有的姐妹卻希望月經少點,經期症狀輕一些,畢竟每個月來大姨媽真的太痛苦了。

其實,不管你屬於哪一種,只要月經量在正常範圍內,各項指標正常,就不用擔心太多。因為身體健康永遠是最最重要的,所以女孩子每年一定要定期去體檢!

月經量越來越少,是卵巢早衰了嗎?婦科醫生說出3大原因

審稿專家:馮翠萍

| 中日友好醫院婦產科副主任醫師

參考文獻

[1]謝幸,孔北華,段濤。婦產科學[M]。9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8。

[2]陳少如,秦慶祝,張紅梅。心碎綜合徵相關誘發因素及護理的研究進展[J]。全科護理,2021,19(11):1482-1484。

[3]Khuri Radwan and Gehi Mohan。 Psychogenic amenorrhea: An integrative review[J]。 1981, 22(10) : 883-893。

[4]劉鳳勤,胡靜。人工流產術後宮腔粘連的病因及預防[J]。國際婦產科學雜誌,2014,41(02):116-119。

*本文內容為健康知識科普,不能作為具體的診療建議使用,亦不能替代執業醫師面診,僅供參考。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