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人物】通:劉邦手下最牛的謀士,他的死竟是因為他的一句話而來

作者:許雲輝

【人物】通:劉邦手下最牛的謀士,他的死竟是因為他的一句話而來

(蒯通)

公元196年秋,呂后接到淮陰侯韓信企圖與代王陳豨裡應外合謀反的密報,急忙“與蕭相國謀”,將韓信騙入皇宮,“使武士縛信,斬之長樂鍾室。”韓信臨刑前仰天長嘆:“我痛悔當初不聽蒯通之計,最終被婦人與小人欺詐自投羅網,難道不是天意?”

劉邦率諸侯平定陳豨反叛回京後,得知韓信臨死前的感嘆,即刻令人到齊國抓捕蒯通押至京師,指著他鼻子喝問:“攛掇淮陰侯反叛的就是你小子?”

蒯通氣定神閒答:“臣的確曾為他出謀劃策!可惜韓信這豎子不採納臣的建議,才落得被夷三族的地步!否則,陛下豈能輕易滅了他!”

劉邦鼻子都被氣歪:“來人!把這老傢伙烹了!”……

【人物】通:劉邦手下最牛的謀士,他的死竟是因為他的一句話而來

(一)勸降縣令

蒯通,本名蒯徹,范陽(今河北保定定興縣)人,史書為避漢武帝劉徹之諱,改稱其蒯通。

陳勝建立張楚政權後,令武臣率三千士卒攻取趙地。武臣渡過黃河北上,一路摧枯拉朽攻下趙地十餘城,隊伍壯大至數萬人,兵鋒直抵范陽。范陽縣令急令整頓軍隊,嚴防死守,企圖負隅頑抗。

大戰一觸即發之際,一個神秘人物突然出現在范陽縣令面前。他自我介紹:“臣,范陽百姓蒯通也。”緊接著說明來意:“我來此,一為哀悼您死到臨頭,二是祝賀您因我而得新生!”

徐公一頭霧水:“您為何哀悼我?”

蒯通冷冷一笑:“您在范陽任縣令十餘年間,濫施刑罰,為虎作倀,殺害了多少父親,製造出多少孤兒!百姓們不敢一刀捅了您,無非是‘畏秦法也。今‘天下大亂,秦政不施’,百姓們必然爭前恐後找您報仇雪恨。所以,您已是屎殼郎趴在鞭梢上——只知騰雲駕霧,不知死在眼前!”

徐公被驚出冷汗:“那您為何能令我得到新生?”

【人物】通:劉邦手下最牛的謀士,他的死竟是因為他的一句話而來

蒯通從懷著掏出武臣的印信:“我是武將軍的全權代表,奉命與您談判。我建議您舉城歸降武將軍!您不僅有絕對的生命安全,還會有豐厚的賞賜!”

徐公猶豫不決:“可萬一武將軍……”

蒯通條分縷析道:“如果您歸降後被殺,其他邊城守將得知‘范陽令先降而身死’,必將據城死守,使義軍遭受重大損失。武將軍承諾:您若歸降,他將以黃蓋朱輪的車來恭迎您。到時,您可以在燕趙邊界馳騁炫耀,使邊城諸將奔走相告‘范陽令先下而身富貴’,共同加入反抗暴秦的偉大事業!”

徐公心悅誠服,同意歸降,“具車馬遣通。”武臣聞報大喜,“以車百乘、騎二百、侯印迎徐公。”燕趙邊城守將“聞之,降者三十餘城。”

蒯通說服范陽縣令歸降,既使家鄉免受戰火之災,又使燕趙三十餘城守將不戰而降,為秦王朝的大廈的轟然倒塌送上了有力的助攻。

【人物】通:劉邦手下最牛的謀士,他的死竟是因為他的一句話而來

(二)害死酈生

蒯通歸漢後,隨韓信南征北戰,“虜魏王,破趙、代,降燕,定三國”,兵鋒直抵齊地。齊地“田廣據千里之齊,田間將二十萬之眾,軍於歷城(今山東歷城)”,是一塊綜合實力強大的硬骨頭。韓信接到東進攻取齊地的命令後,率數萬大軍馬不停蹄東進。劉邦的謀士酈食其生怕夜長夢多,自告奮勇請求遊說齊王歸順。

酈食其藝高人膽大,單槍匹馬闖入齊地,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成功說服齊王田廣同意舉齊地七十餘城歸順,且放鬆警惕,“罷歷下兵守戰備,與酈生日縱酒。”

韓信進軍齊地途中,得知酈食其已搞定齊地後,“欲止。”蒯通替韓信抱屈,慫恿他:“您受詔擊齊,漢王卻又暗遣酈食其使齊勸降,分明是不相信您的能力!您難道接到過漢王停止攻擊的詔命?您率數萬之眾,僅攻取趙地五十餘城;酈食其憑三寸不爛之舌,輕而易舉下齊七十餘城!將軍您為將多年,功勞反而比不上酈食其一介豎儒?!”

韓信被攛掇得火冒三丈,“乃夜度兵平原襲齊。”因齊王早已下令解除戒備,韓信得以勢如破竹擊敗駐守歷城的重兵,一鼓作氣打到齊地都城臨淄。齊王田廣“聞漢兵至”,誤以為酈食其與韓信裡應外合毀滅齊國,一怒之下將酈食其烹死後“引兵東走。”

【人物】通:劉邦手下最牛的謀士,他的死竟是因為他的一句話而來

(三)勸諫韓信

韓信平定齊地後,自立為齊假王(齊地代理國王),並報請劉邦批准。劉邦此時在滎陽被項羽圍困得焦頭爛額,為安撫韓信,“遣張良即立信為齊王。”於是,手握重兵的韓信,成為楚漢兩軍之外實力最雄厚的第三方力量。劉邦拼命拉攏韓信,項王同樣派特使商量聯合事宜。韓信由此成為“為漢則漢勝,與楚則楚勝”的決定性砝碼。

蒯通深知,天下局勢如何變化,完全取決於韓信,因此“欲說信令背漢。”他推心置腹勸諫韓信:“‘今劉、項分爭,使人肝腦塗地,流離中野,不可勝數’,給百姓造成深重災難!漢王雖率數十萬眾,但屢戰屢敗;楚王雖‘乘利席勝,威震天下’,但盛極而衰。現在,他們的命運完全掌握在您手中!臣為您謀劃,‘莫若兩利而俱存之,參分天下,鼎足而立。’以您的聲望與實力,‘則天下君王相率而朝齊矣!’”

韓信斷然拒絕:“漢王待我恩重如山,我豈能見利背恩!”

【人物】通:劉邦手下最牛的謀士,他的死竟是因為他的一句話而來

蒯通先以越國文種被勾踐殺害的事例,證明鳥盡弓藏歷來是君王的慣用伎倆,再以一些活生生的例項證明“患生於多欲而人心難測也”的觀點,水到渠成得出振聾發聵的結論:“勇略震主者身危,功蓋天下者不賞!”他警告韓信:“您功高蓋世,‘挾不賞之功,戴震主之威。歸楚,楚人不信;歸漢,漢人震恐。’您身為人臣,卻功高震主,難道沒有感覺到利劍高懸?”

數日後,蒯通再次勸諫韓信速下決心:“猶豫不決或者決而不行,這是‘百事之禍也。’‘時乎時,不再來。’希望您採納臣的建議!”韓信承認蒯通之言有理,但內心深處依然“不忍背漢”,且自以為勞苦功高,劉邦不至於奪取他的齊國統治權,於是婉言回絕。蒯通擔心訊息洩露導致殺身之罪,惶惶不可終日,裝瘋賣傻改行去當巫師避禍。

【人物】通:劉邦手下最牛的謀士,他的死竟是因為他的一句話而來

(韓信)

(四)直言免禍

韓信為自己的忠誠與短視付出沉重代價:劉邦滅楚後第一件事,便是直入齊王韓信軍營,收奪韓信兵權。其後,韓信被改封楚王,因被誣告謀反而被貶為淮陰侯,最終“謀反被誅。”蒯通也因此被惱羞成怒的劉邦判處烹刑。

面臨絕境,蒯通鎮定自若地回答劉邦當初為何唆使韓信謀反:“忠誠的狗,永遠會對主子之外的人狂吠不已!當時,臣是齊王韓信手下,當然只認主子韓信,並不知道有您!且秦朝帝位喪失後,‘天下共逐之,高材者先得。’天下大亂,各路豪傑爭先恐後做您所做的事。他們只是能力不足才失敗,您難道能把他們斬盡殺絕?”這番話,使“王乃赦之”。蒯通虎口脫險迴歸齊國,齊相曹參執政時,蒯通被聘為賓客,安度餘生。

【人物】通:劉邦手下最牛的謀士,他的死竟是因為他的一句話而來

蒯通能從劉邦屠刀下起死回生,原因主要有如下幾條:

首先,蒯通構不成威脅。劉邦建漢初期,主要精力集中在清除有實力且有野心的八大異姓王身上。蒯通雖在楚漢相爭時遊說韓信背漢,但韓信置若罔聞,並未造成既成事實。且蒯通並未結黨營私,即便罪大惡極,也僅是逞口舌之力的文士,對劉邦鞏固政權構不成實質性的威脅。劉邦釋放蒯通,即顯示出容人之量,又得以收買人心。

其次,蒯通之言點醒劉邦。除了項羽,欲與劉邦爭天下者不乏其人。劉邦勝出後,不可能將競爭對手悉數消滅。作為勝利者,理應高姿態對待失敗者以塑造仁君形象。殺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士,純屬自毀形象。

最後,蒯通語言藝術高超,不愧為馳名天下的“辯士”。當回答劉邦問話時,他針對劉邦大老粗出身的文化背景,放低身段,把自己貶喻為一條效忠主人的忠犬。這個比喻雖然粗鄙,但淺顯貼切,正中胸無點墨的劉邦下懷。

蒯通死裡逃生的經歷啟示後人:語言是一把雙刃劍,既可是獲取功名利祿流芳百世的利器,也會是導致人頭落地身敗名裂的兇器。人在江湖,江湖兇險,兇險之地,謹言慎行!

【人物】通:劉邦手下最牛的謀士,他的死竟是因為他的一句話而來

【作者簡介】許雲輝,男,1984年畢業於雲南師範大學中文系,現為雲南省保山一中教育集團高階講師。曾出版專著兩部,在省級以上文學刊物發表文章六十餘萬字。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轉發和評論。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