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劉備的仁義到底是什麼樣的為何說劉禪是個好人,而且還是個偽君子呢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惟賢惟德,能服於人。”——劉備

少時看三國影視劇,人云亦云地認為劉備是好人。

長大後,以為懂了很多,便覺得劉備滿口仁義,不過是個假惺惺的偽君子。

到後來才發現,劉備從始至終都貫徹著“仁義”,臨終時也不忘告誡劉禪行善,他真的是個仁義之君。

劉備的仁義到底是什麼樣的為何說劉禪是個好人,而且還是個偽君子呢

劉備的仁德除了體現在愛民如子、攜民渡江上,對大臣也是如此。

一、待之如初

公元219年,東吳偷襲荊州,留守荊州的糜芳、傅士仁不戰而降,最終導致關羽身死,荊州被奪。

在諸葛亮的隆中對裡,曾為劉備制定過興復漢室的戰略藍圖。

首先“跨有荊益”,待天下有變,一路“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另一路“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

劉備的仁義到底是什麼樣的為何說劉禪是個好人,而且還是個偽君子呢

在這之前,劉備集團也按照隆中對的藍圖努力著,坐擁荊、益二州。

荊州的穩固可以說是劉備能否興復漢室的關鍵,

而關羽,不僅是劉備情同手足的兄弟,還是劉備麾下第一大將,是他欽定的將來荊州一路“討賊”的保證。

但糜芳、傅士仁的投降,不僅讓劉備失去了荊州,還間接害死了關羽。

劉備的仁義到底是什麼樣的為何說劉禪是個好人,而且還是個偽君子呢

戰略要地荊州的丟失,讓劉備興復漢室的可能化為泡影。關羽的身亡,更是雪上加霜。

理想破滅,兄弟遇害,在這雙重打擊下,劉備內心一定恨死了投降東吳的糜芳、傅士仁。

雖然糜芳降吳,但他的哥哥糜竺仍在蜀中做官。

另一邊,

糜竺也知道弟弟給糜氏惹來滔天大禍,急忙將自己綁起來向劉備請罪。

劉備的仁義到底是什麼樣的為何說劉禪是個好人,而且還是個偽君子呢

那麼劉備又是什麼反應呢?

三國志記載:竺面縛請罪,先主慰諭以兄弟罪不相及,崇待如初。

劉備不但沒有責怪糜竺,反而安慰開解他

:“雖然你弟弟糜芳降吳有罪,但這和先生你沒有關係,別在意。”在這次事件以後,劉備也沒有記恨糜竺,待之如初。

在古代,對於叛國者,君王的處罰都是很嚴厲的。

一般都是滿門抄斬,殘酷的甚至會誅九族。也不乏仁慈的,那也要家屬充軍,子孫不得仕官。

像劉備這樣的寬仁的君主,可謂是極少見的。

二、君臣相知

然而,東吳這次不顧結盟,襲取荊州的做法,徹底惹惱了劉備。

奮鬥大半生,眼看著慢慢實現的理想突然被掐滅,好兄弟關羽也因此犧牲。

劉備不顧群臣阻攔,發動了歷史上有名的夷陵之戰,誓滅吳賊。

而夷陵之戰的結局,大家也都知道,劉備棋差一著,中了陸遜的火攻,大敗而歸。不少蜀國將領因此陣亡,但也有投降他國的。

劉備的仁義到底是什麼樣的為何說劉禪是個好人,而且還是個偽君子呢

三國志記載:而道隔絕,權不得還,故率將所領降於魏。

黃權就是其中一個,由於返蜀道路被吳軍阻斷,他無奈之下率軍投靠了魏國。

因為黃權叛國,蜀國的執法部門按照法規,準備抓捕黃權的家人。

劉備這時卻說:“是我對不起黃權,黃權沒有對不起我。”仍然像以前那樣對待黃權的家人。

三國志記載:有司執法,白收權妻子。先主曰:“孤負黃權,權不負孤也。”待之如初。

劉備的仁義到底是什麼樣的為何說劉禪是個好人,而且還是個偽君子呢

數十年後,黃權之子黃崇升任尚書郎,隨諸葛瞻戰死綿竹,為蜀國盡忠。

後來,聽蜀國那邊投降的人說,劉備已經將黃權的家人都誅殺了。

黃權知道是假的,便對曹丕說:“我和劉備、諸葛亮推心置腹,表明心志。我覺得這個說法(劉備誅殺黃權家人)有疑點,請您盤問一下說這話的人。”後來經過審問,果真是謠言。

三國志記載:蜀降人或雲誅權妻子,權知其虛言,未便發喪,後得審問,果如所言。

漢魏春秋記載:文帝詔令發喪,權答曰:“臣與劉、葛推誠相信,明臣本志。疑惑未實,請須後問。”

君臣二人相知如此。

三、結語

糜芳投降,害得劉備理想破滅,兄弟慘死,儘管內心悲痛卻也沒有遷怒糜竺。

黃權投降,正當劉備夷陵大敗,眾叛親離,他卻能將心比心,對他的家人“待之如初”,黃權身在敵國也堅信劉備的為人與胸懷。

縱觀歷史長河,寬宏大量的君王有不少。但像劉備這樣能將心比心對待下屬的卻實在罕見。

劉備的仁義到底是什麼樣的為何說劉禪是個好人,而且還是個偽君子呢

漢武帝算是一代雄主了吧。但在對待下屬這方面,比起劉備可遠遠不如。

將軍李陵被匈奴大軍包圍,力戰不敵後詐降,想找機會逃回漢庭。漢武帝卻誤信謠言,以為李陵投降,將他全家殺光,

最終導致李陵無家可歸,詐降成真。

也正是因為君臣相知,蜀漢雖然是三國中最弱小的國家,卻歷來為後世稱道,甚至不少人奉其為三國正統。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