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劉表為何不願與劉備結盟,反而想與劉備聯手?劉表為何要選擇曹操?

公元三世紀初,正值中國東漢獻帝建安年間。其時曹操正按部就班地併吞曾經稱雄一時的河北袁氏,統一華北指日可待;另一邊,被曹操視為眼中釘的劉備,被逼得只能棲身南方荊州,靜待時機到來。

統治荊州的劉表,表面上雖厚待劉備,內心卻是處處提防這個不請自來的同宗。劉表深知劉備實力雖不成氣候,但終非池中物,一遇風雲便化龍。加上劉備名滿天下,號召力亦不容小覷,若任他發展壯大,恐怕會反客為主,嚴重威脅劉表在荊州的地位。

劉表為何不願與劉備結盟,反而想與劉備聯手?劉表為何要選擇曹操?

劉表既要鞏固自己的權力,又不願橫生枝節與劉備結怨,因此只能將劉備安排在荊州北境投閒置散。

歷史性的會晤

數個寒暑過去,一日,在劉備屯駐的樊城裡,正進行一場公開會見。劉備寄寓荊州期間,時不時都會有當地的有志之士慕名前來拜訪,也許是類似的情形已經多不勝數,劉備顯得有些倦怠,並未特別留意參與這次會見的賓客。

會見結束,眾人散去,唯獨一位年輕書生依然留在會場上。劉備見狀也不理會,只是隨手拿起別人贈送的名貴犛牛毛,開始編織起一些小飾物;他早年就是靠販履織蓆為生,雖然現在身份不同了,還是會偶爾手癢,聊以自娛。

此時年輕書生出聲問道:

將軍胸懷大志,應當放眼天下,不會僅僅滿足於手中的小玩意兒吧?

劉備聽得書生唐突的提問,不禁愣了一下。他放下手中的犛牛毛,回答道:

年輕人,你知道你在說些什麼嗎?這只不過是我平時打發時間的小小興趣,有那麼嚴重嗎?

年輕書生並未繼續這個話題,而是轉問劉備道:「將軍認為劉表的才幹,可否與曹操相比?」

劉備面對這個問題,其實可以給出一個安全的答案,應付眼前這個無禮的年輕書生,但一想到這些年屢次向劉表建議出兵攻打日益壯大的曹操,最終總是不了了之,心中不免有許多怨懟。

劉備想了一下,決定誠實回答:「劉表不如曹操。」

年輕書生追問道:「那麼將軍認為自己可以與曹操相比嗎?」

劉備答道:「我當然也不如曹操。」

年輕書生再問道:「既然將軍認為自己和劉表都不如曹操,那麼當曹操率領大軍南下時,將軍手中那幾千兵馬,有辦法力挽狂瀾嗎?」

劉備回道:我對於你說的這件很有可能會發生的事,也是一籌莫展。既然閣下提出了疑問,想必已經有了什麼解決良策吧? 」

此時年輕書生露出微笑,徐徐說道:「北方戰亂,每年都有不少流落失所的難民,為了避禍而遷居荊州,如今政府有登入在冊的戶口,已遠遠不及荊州實際存在的人口數量。在下認為將軍可向劉表大人建議,應當重新執行全面性的人口普查,只要能夠確實掌握轄內戶口,往後可以使用的生產力和兵力,必定會大幅提升。這麼一來,便有了可與曹操一搏的本錢。」

劉備聽完年輕書生精闢的見解後茅塞頓開,不禁讚歎道:「想不到先生年紀輕輕,竟然有如此雄才大略!敢問先生大名?」

「在下姓諸葛名亮,表字孔明。」年輕書生回道。

劉表為何不願與劉備結盟,反而想與劉備聯手?劉表為何要選擇曹操?

「哇!是『臥龍』諸葛孔明!」劉備大驚。

「我也為此而來。」諸葛亮得意地道。

劉備見諸葛亮的不同版本,你相信哪一個?

以上劉備與諸葛亮相遇的事蹟,可不是什麼小說情節,而是出自曹魏官員魚豢所撰寫的史書《魏略》。此段記載後來也被南朝劉宋時期的史官裴松之註解在西晉陳壽所著的《三國志》中,是確實有所根據的史料。

不過,有沒有感覺,這段諸葛亮主動向劉備毛遂自薦的故事,與我們一般所熟知的「三顧茅廬」,有著很大的落差呢?

劉表為何不願與劉備結盟,反而想與劉備聯手?劉表為何要選擇曹操?

大眾印象中的諸葛亮,應當是清新脫俗又帶有神秘感,認識諸葛亮的人都把他贊到天上去,還強烈要求劉備得親自拜訪才顯得誠意。劉備去了又去、去了又去,直到第三次才終於見到諸葛亮的真身,然後又哭又拜,才將這位不世出的奇才給請出山,輔佐劉備開創三分天下的不朽功業。哪有「臥龍」自己飛出來投履歷的道理?

不管是作為官方認證的正史《三國志》,抑或是諸葛亮自己親筆所寫的《出師表》,諸葛亮加入劉備陣營的過程,都是「三顧茅廬」的版本,而《三國志》的作者陳壽,本身就是蜀漢人,陳壽所能收集到的史料,理應會是最為準確的。

劉表為何不願與劉備結盟,反而想與劉備聯手?劉表為何要選擇曹操?

《魏略》的作者魚豢出身曹魏,當他在蒐集與蜀漢政權有關的資訊時,會有地理上的限制、口耳相傳的偏差,乃至魚豢本身的政治立場。當他遇到了數種邏輯相悖的史料時,也許會有意無意地採用最能夠貶抑敵國的版本。與其記錄「三顧茅廬」的蜀漢君臣佳話,還不如將諸葛亮塑造成一個汲汲於功名的人,更能符合曹魏政權的利益。

然而,這也不代表《魏略》的記載完全不可信。首先,魚豢與諸葛亮是同時代的人,他在魏明帝曹叡在位期間任職郎中,當時的諸葛亮正多次興兵北伐。對魚豢而言,諸葛亮是一個時事焦點人物,而且他有很多管道可以取得第一手資料。

例如《魏略》還有記載諸葛亮年輕時的一段軼事,大意是指諸葛亮曾評價與他一起遊學的好友徐庶、石韜、孟建三人,日後最多可以當到郡守刺史一類的地方大員。當三人反問諸葛亮時,諸葛亮則是笑而不語。這段故事顯然只會有在場的四個人知道,徐庶、石韜跟孟建都在曹魏仕官,而徐庶還曾與諸葛亮共事劉備一段時間,說不定魚豢正是從他們口中所得知的。

反觀陳壽,當他還在喝奶的時候,諸葛亮就已經去世,對陳壽來說,諸葛亮是一個歷史人物。再加上他開始動筆撰寫《三國志》的時間點,已經是三分歸一統的西晉時代了。比起魚豢,陳壽在蒐集、辨別史料的難度肯定更高。

從「三顧茅廬」,看見積極推銷自我的諸葛亮

甚至,再往更深一層想,「三顧茅廬」有沒有可能是蜀漢政權一個精彩的「大內宣」?蜀漢國力為三國之中最弱,又連年發動大規模北伐,人民長年承受各種軍役、勞役以及賦稅的負擔,肯定會累積許多不滿跟怨懟。

東晉習鑿齒所著的史書《漢晉春秋》,便記載了孫吳派人出使蜀漢後歸國,像皇帝回報蜀漢鄉野「民皆菜色」的狀況,可見得蜀漢百姓的生活並不好過。

那麼要如何紓解這樣一觸即發的壓力呢?創造出一個「開國神話」或許是其中一個最佳解。 「三顧茅廬」的故事一來可突顯先帝劉備的禮賢下士,二來又能最大程度地美化當朝丞相諸葛亮的品德與才幹,三來可建立一個君臣相得的標竿,也有助於凝聚國民的向心力。

這樣的宣傳手法,直到今時今日仍時有所聞。什麼「小時候看魚兒逆流而上,於是立志做大事」、「三歲會開槍,五歲懂騎馬,八歲能開大貨車」這類經不起推敲的政治寓言,不也是真真實實地發生過?

劉表為何不願與劉備結盟,反而想與劉備聯手?劉表為何要選擇曹操?

仔細檢視「三顧茅廬」的故事,不難發現出一些令人起疑的蛛絲馬跡。 《三國志.孔明傳》清楚記載諸葛亮早年喜歡自比為管仲、樂毅,而這兩位老前輩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輔佐弱小的主君逆轉勝,成就一番霸業。若諸葛亮以管仲、樂毅做為人生目標,為劉備效力不就剛好是他夢寐以求的志業?諸葛亮要被劉備「三顧」才點頭答應,豈不顯得矯揉造作?

再者,若沒有對時局的長期觀察與抱負,諸葛亮是不可能提出「三分天下之計」這樣遠見卓識又具備高度可行性的戰略,這也說明了諸葛亮確實有志建立功名。既然如此,《魏略》所記載的諸葛亮主動拜訪劉備版本,比起《三國志》的「三顧茅廬」更顯得合情合理。

當然所謂的「三顧茅廬大內宣」一說,只是個很粗淺的假設,並沒有充分的佐證。不過從《三國志.文帝紀》的記載中,倒是可以看到一個與「三顧茅廬」類似且真實發生過的事情。

曹操去世後,其子曹丕繼位魏王。已經位極人臣的曹丕,距離取代漢朝僅一步之遙。即便以魏代漢幾乎已是全民共識,但還是得先在各地出現許多「祥瑞」,朝中大臣也要紛紛上表勸進,漢獻帝已經明文「被」下詔要將帝位禪讓,曹丕仍舊要「誠惶誠恐」地拒絕兩次,直到第三次才「勉為其難」登上九五之尊。

劉表為何不願與劉備結盟,反而想與劉備聯手?劉表為何要選擇曹操?

中國古時的倫理價值觀,就是要演場你推我讓的拖臺前大戲,主動要求爽快答應反而廉價。同理,「三顧茅廬」某程度而言,也算是一場互相吹捧拉抬的政治活劇。然而隨著時代轉變,《魏略》版本那個積極表現自我才能的諸葛亮,也許會更受現代人的青睞吧!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