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張之洞的清流人生:一個以清流人物為核心的學人圈子的演變

1909年10月,晚清重臣張之洞去世。其時,仍在海外流亡的梁啟超接受日本記者採訪,對張之洞有一段蓋棺論定的話:“張公非政治家也,學人也耳,惜不使公專心學問,以大有所造詣也。其於政治,惟有失敗。

張之洞的清流人生:一個以清流人物為核心的學人圈子的演變

張之洞(1837-1909)歷官山西巡撫、兩廣總督、湖廣總督,1907年內召為軍機大臣。“政治家”的生涯,應該是他的本分。不過,利用封疆大吏的政治資本和社會影響力

在張之洞的贊助下,憑藉著種種學緣、地緣人緣的接近,逐漸形成一個以“清流”人物為核心的學人圈子,在近代中國思想嬗變和學術傳承的歷程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跡。

吸引大量學人。這跟他早年參與“清流”的經歷,也就是李鴻章所謂“書生習氣”的養成,有很大的關係。

張之洞的清流人生:一個以清流人物為核心的學人圈子的演變

張之洞功名早達:十六歲高中順天鄉試解元,二十七歲時會試中式,殿試被點為探花,隨後進入翰林院。在此前後,他結識了翁同龢、潘祖蔭、王懿榮、吳大澂等活躍於京城的學者型官僚,成為這一時期京城士大夫交遊的重要組織者。

同、光之交的京師學人交往,不僅孕育了金石考古的專門之學,更從學人之間頻繁的詩酒交遊當中,滋長出一股清議的意氣。光緒初年,隨著中俄伊犁之爭、中日琉球之爭、中法越南之爭等邊疆或藩屬問題的激化,外交局面再次嚴峻。

張之洞領會到這種風氣變化,及時從金石考訂圈子淡出身影,加入當時翰林院中熱衷於言事的“清流”行列。

張之洞的清流人生:一個以清流人物為核心的學人圈子的演變

所謂“清流”,是古已有之的對清議集團的稱呼,以朝臣的犯顏直諫為標誌,同時包涵了東漢黨錮、宋代太學生、明末東林黨等泛化計程車大夫言論勢力。

他們平日沉溺於詩酒唱酬、金石考據、校勘收藏,一旦有事,就聯翩上疏,鞭撻權貴,彈劾督撫,在朝堂上形成道德輿論的壓力。與以往近代史教科書塑造的“頑固派”印象不同,這些翰林院出身的清議分子由於品級較高,大多視野開闊,究心時務,既有與督撫進行交涉的資格,又具備相關學養和人脈。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