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古代公廁發展史:漢代蹲豬圈,唐宋更愛行動式,明清兩朝最講究

引言

在大眾印象裡,可能以為公廁都是建國後才有的公共設施。其實在我國,很早就出現了公共廁所,《墨子·旗幟》中有記載:“為民圂,垣高十二尺以上。”這句話中的“民圂”就是公廁的意思。而根據漢代時出土的陶器來看,至少從漢代開始,我國的公共廁所就已經是男女分開。

根據許多古代典籍以及出土文物來看,秦漢時期的皇宮官府、普通平民家庭、一些道路旁邊、野外駐紮軍營等地都設有廁所。這些廁所除了修築於家庭內的是私人廁所以外,其他的其實都是公用廁所。不過在當時的公用廁所的數量肯定遠遠少於私人廁所。

古代公廁發展史:漢代蹲豬圈,唐宋更愛行動式,明清兩朝最講究

01

而且那個時候的廁所比較簡陋,大多就是在露天的地上挖一個坑,人就在坑邊上上廁所。後來在這種露天的坑上,又加上了草棚和周圍的護欄;甚至有人還把廁所修在豬圈旁邊。但是這種廁所也比較危險,就像現在一些農村中的糞坑一樣。據《左傳》記載,晉景公就是因為上廁所的時候掉進糞坑淹死的。

在漢代時期,就已經有人專門管理廁所。據《太平廣記》記載,淮南王劉安一向喜歡與方士結交,學習修道成仙、黃白之事,後來他死後果然成為仙人。但是劉安從小就是皇子,一向養尊處優,趾高氣昂,所以對待其他仙人很不禮貌。結果劉安就被罰去守廁所:“謫守都廁三年。後為散仙人,不得處職,但得不死而已。”這個故事雖然只是一個神話故事,但是由此可以看出,在漢代已經有人管理公共廁所,而且也有了相應的管理規矩。

古代公廁發展史:漢代蹲豬圈,唐宋更愛行動式,明清兩朝最講究

02

在漢代時,也有行動式如廁器具出現,這種器具的外形好接近老虎,所以又被稱之為虎子。虎子其實也就是俗話說的夜壺,據說這種造型與著名的飛將軍李廣有關。《西京雜記》中記載了一個故事,說李廣在打獵的時候射殺了一隻老虎,後來就將老虎的形象鑄成便器,以表示厭惡。

根據虎子的造型來看,也是分男用和女用的。這種便器不但可以在室內使用,也可以攜帶出門,雖然那時候也有公廁,但是數量肯定非常稀少,對於愛好潔淨的女性而言,攜帶虎子出門,特別是乘坐馬車出遠門,可以為她們提供不少便利。

古代公廁發展史:漢代蹲豬圈,唐宋更愛行動式,明清兩朝最講究

到了唐宋時期,這種行動式的便器被改稱為馬子,這是因為唐太宗的叔叔叫李虎,所以為了避諱,就將虎子改為馬子,也就是從唐朝開始,這種便器的形狀慢慢轉變為桶,也就是最早的馬桶。而一些大城市中依然專門有人負責管理清潔公廁,被稱之為“司廁”。在宋朝一些經濟發達的大城市中,人們家庭中很少在使用坑式廁所,一般都使用馬桶。有專門負責收集這些人們的排洩物,而且這些排洩物是一種可以賺錢的好東西。

在中國乃至於亞洲很多地區,都會將人的排洩物作為植物的肥料。所以隨之而來的就是一個產業。宋代專門蒐集處理糞便的人被稱之“傾腳頭”,這些人各有各的主顧,也有行業規矩,不能隨便亂搶生意,要不然還會被告上官府追究責任。

古代公廁發展史:漢代蹲豬圈,唐宋更愛行動式,明清兩朝最講究

03

明代同樣有公廁,並且出現了由私人修建的公廁。在明末清初小說《照世杯》裡有一篇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在湖州有一個穆太公,因為看見附近的鄉民需要到處去撿拾糞便他回家種地,因為穆太公在城裡面見到過公共廁所,但是自己的村裡卻沒有。於是便靈機一動想出一個賺錢的好辦法。他請來工人在自己家門前挖了三個大坑,建起了一個公共廁所,然後還在廁所外貼上許多畫裝修一番。

古代公廁發展史:漢代蹲豬圈,唐宋更愛行動式,明清兩朝最講究

而到了清代,收費的公廁出現了。當時來到中國的一位朝鮮使者,在自己的記錄中就描述過北京街頭的收費公廁,要在這個公廁中出恭,要付一文錢到三文錢不等。不過在明清時期,由於朝廷的財政問題和廁所收費,所以常常會出現人們隨地大小便的問題。

結語

公共廁所的發展,其實緊隨著人們文化和科技的進步在變化。現在許多大城市裡,有條件非常優越、甚至堪稱豪華的廁所。在偏遠地區的廁所,卻依然同幾百年前差不多。所以單是從人的吃喝拉撒便能看出時代的變遷和歷史的發展,這也是歷史中的以小見大。

參考資料:

《墨子·旗幟》

《太平廣記》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