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司馬懿“陰養三千死士”,如何保證死士誓死效忠,手段實在高明

“夫將兵者,不戰則守,不守則逃,不逃則死。”司馬懿其用一生來告訴人們,不論是為人還是用兵,皆應學會變通知道,靈活對事,方能獲得更大的成功,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司馬懿“陰養三千死士”,如何保證死士誓死效忠,手段實在高明

東漢末年的三國,群雄聚集,其中數諸葛亮與司馬懿謀略最為出名。

可是歷史上對於二人的評價,諸葛亮要比司馬懿正面的多,大概就是因為諸葛亮一生對劉備不離不棄,而司馬懿一切都以自身與家族利益作為出發點,將自己一生的智謀都用在算計他人身上,最後他還企圖改天換地,自己坐上那個最權貴的位置。此外,在司馬懿行動之前就悄悄培養了死士。

那麼司馬懿“陰養三千死士”,如何保證死士誓死效忠,手段實在高明。

春秋時期,越王勾踐在位時就開始培養死士,去為自己辦理不適合出現在明面上的事情,而在電影《影》中,沛王派出偷襲靖州城的,就是所謂的死士。

他們不知道什麼是害怕,只知道完成主人的命令,即使失去自己的生命。

司馬懿“陰養三千死士”,如何保證死士誓死效忠,手段實在高明

在戰火紛飛的三國,培養死士無非兩個結果,

一保命二謀殺

。是以很多上流階層的家庭都會選擇暗地裡培養死士,當然也有明面上的死士,稱為刺客,列如《史記·刺客列傳》中的豫讓、聶政、荊軻等人,他們一般不會忠心於某一個人,只會隨著自己的心情而去行動,因此,

大多數能讓他們行動的人,也許是對他們有著無法言說的恩情的,而司馬懿就是憑藉第一種死士,成功顛覆朝政。

公元239年

,魏明帝去世,司馬懿和曹爽同時擔任曹芳的輔佐大臣,可曹爽卻容不下司馬懿,他逐漸收取司馬懿的權力,明升暗降,最後自己把持朝政。奈何司馬懿隱忍的功力在時間的流逝中得到大大提升,

最後經過激烈鬥爭,司馬懿奪得曹氏家族的皇

權。這時候,就有問題了,沒有實權的司馬懿是怎麼獲得這場戰鬥的勝利的呢?

司馬懿“陰養三千死士”,如何保證死士誓死效忠,手段實在高明

《晉書·景帝紀》記載有:

“帝陰養死士三千,散在人間,至是一朝而集,眾莫知所出也。”

當司馬懿一聲令下,分散在全國各地的司馬家死士迅速聚集,協助司馬懿成功奪權。可是為司馬家的死士是如何培養得如此忠心,一點都沒有想要叛變的想法呢?這就要論司馬家培養死士的技術之高明。

第一步就是死士的人選:

選擇棄嬰從小培養

。可是為什麼要選擇小小的棄嬰,費心費力,成本還比較高。第一:

古時候棄嬰人數之多,眾多縣誌都記載過“兵士苦役,生男多不養”;第二:棄嬰思想並未形成,在成長過程中會依賴撫育他們的人從而變得忠心。

司馬懿“陰養三千死士”,如何保證死士誓死效忠,手段實在高明

此外司馬懿還會

用金錢來僱傭死士,與死士形成僱傭關係。

在混亂的朝代裡,無數的家庭瀕臨餓死,因此,

出賣自己的生命去冒險成了貧窮人家獲得經濟的重要來源

,唐朝陳子昂清掃賊人時用到的死士,就是利用這種方式獲取的。

這裡比較好的就是,

他們有所求,必定會使出全身的力氣為主人家幹活

,他們有著犧牲自己的想法,同時有著

有錢後快意人生

的念頭,所以往往這類人會衝在最前面。不過這種僱傭關係的死士,完成任務後便會讓他們恢復自由。最後一種便是

將他們奉為座上賓,給他們優渥的生活,能力越大,條件越好。

司馬懿“陰養三千死士”,如何保證死士誓死效忠,手段實在高明

另外,司馬懿將這些死士分散在全國各地,

採用單向聯絡的方式,同時也拿捏著這些死士的軟肋,讓他們無法生出背叛的心思。

對於這些死士來說,他們彼此之間不知道彼此,唯一知曉的只有這個養育著自己的頂頭上司,自己不能背叛的主人。而把他們分散在世界各地,則是為了不引起國君的注意,以免自己的主意被知曉,從而因造反而被誅殺,如何維持死士的學問是一個大大的學問,而司馬懿大概在這方面已經領悟到了精髓。

善於隱藏自己的司馬懿,用自己特意表現出來的愚昧無知迷惑住曹操,用自己三朝元老的身份遊刃有餘地徘徊在每一位君王身側,用自己的智謀為自己的奪政鋪就一條光明大道,以上種種事蹟看來,司

馬懿堪稱三國最出色的政治家之一,可惜不光明的手段為他帶來許多不好的評價。

參考資料:

《晉書·景帝紀》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