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讀完一本書,仍像沒讀過,為什麼?

一次打賭

小學五六年級時,曾有四位同學要跟我打一個賭:賭這學期的語文課本上到底存不存在某篇課文。賭注是一根冰棒。

那是篇泛讀課文,雖是泛讀,但夾在兩篇上過的精讀課文之間。四位同學沒有一個聽說過這篇課文,堅稱語文書上絕對沒有這課。

這等好事,讓我聽得如夢似幻——雖然是泛讀,就算上課一個字沒聽,但畢竟夾在兩篇精讀課文之間,偶爾總會不小心翻到吧?這一學期都上完了,難道還沒不小心翻到過?

然而事實證明,真有這麼多人,看起來“讀完了”一本書,其實離“讀完”還差得遠。有些書,我們認為“讀完了”,其實“讀了個寂寞”。

這四位同學只是一個比較極端的例子,那麼,如果知道這一課,如果能答出考卷,如果倒背如流,是不是就能代表這本書真的讀完了呢?是不是就可以沉浸在自我感動中了呢?

這些年來,每想起這事,我絕不會去笑話那四個同學,而是給自己敲警鐘——那些我自認為讀完了的書,是否就真的讀完了?每想到這裡,便一陣心虛與慚愧,忍不住翻出一些“讀過”的書,不出意外地,每次都能從中讀出一些未曾“讀”的部分。

1.參考文獻

一本書的參考文獻是“重頭戲”,卻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部分。不光參考文獻本身值得一探,它們的出處、引用範圍、所引型別,等等一切資訊都是十分有價值的,能讓人更好地參透這本書的理論。

2.章節邏輯

目錄是一本書至關重要的部分,作者的邏輯都包含其中。很多人看書不看目錄,翻到哪裡算哪裡,看完了整本書,邏輯都是散的,就像現在“碎片化”的新媒體閱讀一樣。新媒體還能靠博人眼球的內容讓你記住幾個片段,讀書如果沒有一個框架邏輯,那就真的是“讀了個寂寞”。

3.所舉範例

不光每一處範例本身需要拓展瞭解、推敲思索,範例整體的深度、廣度、出處等也有必要了解。讀一篇語言學論文,如果你不去推敲語料,只是走馬觀花,最後你能記住什麼?讀一篇文學史論文,如果連其中涉及的作品都懶得了解,不也是在建空中樓閣嗎?

4.作者生平

作者的出身、經歷、立場、師承、信仰等諸多因素都會影響到他的觀點。(還是那句話說得好:“司馬相如和卓文君如何好的我們都要知道,不然怎麼感受《白頭吟》的情真意切。漢武帝和陳皇后怎麼壞的我們也要知道,不然怎麼感受《長門賦》的昂貴价值?”)

5.作者其他書

也許是這本書之前寫的,也許是之後寫的,各種時期作品串聯起來可以看出作者的理論是如何演變與改進的,不論怎樣,都可以幫助理解手頭的這本書。

6.序言、薦語

不論自序還是代序,前言還是後記,都有一定參考價值。讀書前可以讀一遍,讀完後可以再讀一遍,有時候會發現,書中某些理論領悟得更透徹了。

未曾“讀”

一個作者有十成的功力,讀者卻往往只能從書中讀出一成。一本你認為“讀完了”的書,極大可能還有90%沒被“讀”到。翻開手邊一本本看似“已經翻爛”的書,仔細檢查,看看裡面是否有你未曾“讀”過的部分?

不求量,而求質。怕什麼真理無窮,進一寸有一寸的歡喜。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