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平定昭義:為唐宣宗時代的政治穩定奠定了良好基礎

平定昭義:為唐宣宗時代的政治穩定奠定了良好基礎

關鍵詞

:劉從諫去世、仇士良之死

前因

劉從諫去世

:843年,昭義軍節度使劉從諫去世,其侄子劉稹妄圖繼承他的職位。劉稹受到朝廷拒絕後,便想以武力對抗中央,朝藩衝突已經難以避免。

平定昭義:為唐宣宗時代的政治穩定奠定了良好基礎

▲劉從諫(公元803年-843年)

後果

仇士良之死

:844年,澤潞最終被唐中央平定,唐武宗著手處理宦官干政問題。

平定昭義:為唐宣宗時代的政治穩定奠定了良好基礎

▲仇士良(781年~843年)

過程始末

一、劉稹妄圖繼承節度使之位

843年,昭義軍節度使劉從諫去世,其侄劉稹妄圖繼承節度使之位,朝廷對此決定出兵打擊。

劉稹這麼做的原因,是想相仿安史降將割據的河北藩鎮,把昭義變成獨立王國。實際上,從他的叔叔劉從諫鎮守昭義開始,昭義就已經開始向獨立的藩鎮轉變了。

平定昭義:為唐宣宗時代的政治穩定奠定了良好基礎

▲昭義地區

二、劉稹賄賂了很多朝廷大臣

劉從諫本人驕奢淫逸,還憑藉手中兵權,經常干預朝政,氣焰十分囂張。劉從諫的種種行為,使昭義和朝廷的分裂成了事實。

劉從諫去世後,部分昭義將領也不願受朝廷約束,積極為昭義的獨立出謀劃策,他們決定擁戴劉從諫之侄劉稹為昭義節度使,繼承昭義節度使。

劉稹在向朝廷申請自己接替節度使前,賄賂了很多朝廷大臣們,希望他們為自己幫忙。但時任宰相李德裕對劉稹的做法提出異議。

他說如果聽任劉稹接替節度使,就相當於朝廷對地方妥協,其他藩鎮會效仿這種分裂國家的行為,對朝廷的威望和實力都極為有害。

唐武宗知道這個道理,但不同意劉稹,面臨和昭義開戰的風險,他於朝廷的軍事實力並沒有十足信心。李德裕便把早已思考成熟的策略全盤托出,為唐武宗樹立戰勝昭義的信心。

平定昭義:為唐宣宗時代的政治穩定奠定了良好基礎

▲唐武宗

三、太原士兵譁變

李德裕對唐武宗說,昭義鎮和河北安史降將佔領的藩鎮不同,沒有割據自立的習慣和傳統。朝廷可以下詔,說昭義劉稹不遵法度,調撥其他藩鎮軍馬對其圍攻,這樣一來,既顯示了朝廷對河北藩鎮的信任和認可,也能增加平定昭義的力量,劉稹一定會失敗。

唐武宗接受了李德裕的建議,朝廷平定昭義戰事開啟。李德裕嚴明軍紀,賞罰分明,對於磨蹭不前的將領予以懲戒,對於堅決執行命令的將領則予以獎賞。

李德裕還不忘採取分化手段,對劉稹部下進行招降,想要歸降朝廷的人越來越多,戰爭形勢對朝廷極為有利。

平定昭義:為唐宣宗時代的政治穩定奠定了良好基礎

▲李德裕雕像

不過,雖然唐軍勝利不斷,很快也出現了問題,太原士兵譁變了。太原兵變是因唐中央緊急抽調太原士兵去前線參戰。

太原守軍此前剛參加對回鶻的戰爭,大多駐防在外,而朝廷催促徵集計程車兵數量,遠遠超出了太原的供應能力,軍中的很多伙伕、衙役甚都被抽調出來。

按照唐朝規定,軍隊出征,士兵可以領兩匹絹。但此時太原軍資不足,每個戰士只能領到一匹絹,加上臨近年關大家思念家中親人,對朝廷的不滿情緒逐漸累積,譁變士兵一哄而起。

平定昭義:為唐宣宗時代的政治穩定奠定了良好基礎

▲太原兵變

四、唐廷平定昭義

太原兵變後,太原叛軍首領楊弁甚至和劉稹取得聯絡,唐武宗本想就此放棄對昭義的征討,但李德裕堅持勸誡皇帝說,如果此時妥協,只能功虧一簣,朝廷的權威會蕩然無存。

在李德裕的部署下,朝廷委派到太原的新官員,給予了亂兵應得的獎賞,安撫住了士兵的情緒,帶頭作亂的叛兵被處理掉,太原軍亂平定了。

此時的劉稹陣營,見朝廷重整旗鼓,內部分化更加嚴重,劉稹的心腹將領高文端也投降朝廷,劉稹陣營的軍事勢力大減。這樣一來,唐軍很快對劉稹形成了包圍。

劉稹的部將郭誼見大勢已去,帶兵殺死劉稹歸順了朝廷,唐廷平定昭義以勝利告終。

平定昭義:為唐宣宗時代的政治穩定奠定了良好基礎

▲平定昭義漫畫

結論

昭義最終被唐中央平定,地方藩鎮的分裂傾向被及時遏制,有力地震懾其他藩鎮,維護了唐朝的國家統一,並且為唐武宗及後來的唐宣宗時代的政治穩定奠定了良好基礎。

【參考資料】《新唐書·李德裕傳》《舊唐書·李德裕傳》《資治通鑑》

相關文章

頂部